分享

丰城一退休妇女绣出22米长《清明上河图》

 丰城往事 2015-09-18
 


巨幅十字绣需要七八个人才把整幅长卷展开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众所周知的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这幅创作于公元 1115年的北宋风俗画作品,生动记录了我国十二世纪的城市生活面貌,体现了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而最近,丰城市一名52岁的退休妇女唐华珍,历时两年零10个月的时间,千针万线,日夜赶制,独自一人绣成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清明上河图》十字绣。

    10月底,记者来到丰城,见到了唐华珍独自完成的这幅《清明上河图》十字绣,该绣品全长22米,需要七八个人联手才能把整幅长卷展开。记者靠近长卷,立即能感受到一股气势磅礴的力量。据了解,这幅《清明上河图》十字绣人物多达814人,神态各异;有桥梁、铺面、酒家、住宅、城门楼等各种建筑,8顶轿子、13辆车、29只大小客货船舶,造型生动形象; 180棵树、83头牲畜,贯穿整个画面,栩栩如生;还有家具、食品、衣饰等点缀其中。共使用绣线10万米,用针 200万针,其壮观程度让人赞叹不已,引来众多市民围观。一围观市民说:“真是不容易,她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们很受启发,也让我们十分佩服。要是让我来绣,怕是一辈子都绣不出来。”

    由于此幅《清明上河图》十字绣的工程量巨大,令大多数十字绣爱好者望而却步。据十字绣专卖店老板介绍,目前丰城市只有唐华珍一人尝试并顺利完成了这幅长卷的制作。

    唐华珍告诉记者,她于 2008年10月花费7000多元购买了这幅《清明上河图》的绣制画卷、针线材料,经过近三年的日夜绣制,于今年 8月底顺利完工。唐华珍说,她自幼酷爱刺绣,退休赋闲在家的她已有七八年的十字绣经历。自从决定独自绣制《清明上河图》后,她便越来越痴迷这项浩大的工程,她的执着和坚韧也得到了丈夫和家人的大力支持,丈夫胡建成主动承担了家务,让她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喜爱的刺绣中。

    正是有了丈夫和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唐华珍经受住了每天长达十多个小时的枯燥与疲劳的煎熬,完成了自己心中的梦想,她对自己的付出感觉很值得,也在其中感受到了生活的充实和价值。

    对于这幅巨幅十字绣的未来,唐华珍表示,她只是想把这幅作品好好珍藏,因为这也是她人生价值的一种体现。接下来,品尝到了成功喜悦的唐华珍又按捺不住了,要开始新的征程,这次她要绣一幅15米长的《富春山居图》十字绣,这幅图象征着我们祖国的统一,她希望自己能早点绣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