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围棋规则与道艺犹如生存与尊严

 七彩年华 2015-03-28

这次要说的一位棋手拒绝利用规则抵抗、爽快认输的一件小事。第12届倡棋杯复赛第二轮比赛中,刘星七段对阵张强四段,在对手仅剩12秒超时罚点的情况下,刘星停钟认输。
这件事最早见于孟泰龄六段的微博,他写道:“(刘星)说棋谱又记错了,应该是盘5,不过后来可能可以打劫收后,对手还有12秒超时。我问:那你为什么不打劫啊?他答:不好意思啊。这就是他。”如果强行撑住单片劫,抢占单官,加上对手仅有12秒即超时罚点,若被罚去2点的话,刘星极可能凭借规则小胜。
实战中刘星觉得这样做的话胜之不武,有失其风度,不忍为之,遂爽快认输。这样的事情在他身上不是第一次发生,2012年第六届应氏杯第二轮,刘星对阵赵治勋九段,本局下到最后,差距很小,且最后赵治勋仅剩不到1分钟,眼看就要被罚点,当时他手拿棋子时都有些发抖,但刘星点清他的盘面只有7目,即使单官填完,也不会逆转胜负,爽快投子认输。


2012年应氏杯第二轮,形势稍稍落后的刘星七段在赵治勋九段行将超时之际,主动认输。


刘星这样认输,不知道赵治勋当时会不会也感到意外。赵治勋是出了名的读秒专家,但在应氏规则下,读秒毫无意义,只要保留用时告罄,直接进入延时罚点阶段,以目数来换取时间。这样的规则对于长考派是一大打击,逼迫他们必须提高落子速度,过去陶醉于读到8、9时再从容落子的做法行不通。
李喆六段在孟泰龄六段的微博里留言:“将对一张干净棋谱的敬意置于胜负之上,这是围棋的竞技时代中棋手所能坚守的道与艺。我相信有一些棋手即使在面临这局棋决定世界冠军归属的情况下仍然会选择停钟——虽然我不会喝酒,但仍然要和他(刘星)干一杯。”
李喆也是一位恪守围棋道与艺的棋手,所以他对刘星的做法大加赞赏。围棋是胜负竞技,在规则范围内以任何方式取胜,都不该被指责,然而,围棋也是艺术,有一种“道”的至善至美追求。比如,当对弈一方大龙遭屠,逆转无望时,如果这位棋手兀自坚持不认输,拼死抵抗至终局,那么,肯定会有无数棋迷指责其“没风度”。可是,在马拉松比赛中,那些与名次无关却坚持到最后的运动员不是都受到所有人的尊敬与赞赏吗?
但也不得不承认,在棋盘上看似“没风度”的争议越来越多,2003年三星杯“黄金事件”、2010年三星杯“鲁金事件”还有刚刚在韩国元老棋圣战中发生的“悔棋门”事件等等,都与“道”和“艺”毫无关联。前两次事件因中国棋手将提子没有放入指定的棋盒盖子而发生;最后一件事则在于是否悔棋的争执上——这都是规则内的争议,似乎也都很有理,但面对这类争执时,每位旁观者内心里真的没有不以为然?
3月20日进行的韩国元老棋圣战八强赛中,两位老棋手权甲龙六段与罗钟勋七段发生争议。棋局本已是权甲龙大胜,但罗钟勋投诉权甲龙放下一手棋后又拿起来(悔棋),权甲龙拒不承认。争执不下,提交裁判长韩相烈四段裁决,裁决结果是,该局为和棋,双方重下。加赛的结果是罗钟勋获胜。
在这件事情中,裁判长是基于无法判定权甲龙是否悔棋而做出的判决,这样的判决恐怕也很难让两位对局者皆满意,但裁判长除了判决和棋之外也别无他法,主要原因在于,悔棋与否并没有有力证明。
要杜绝此类事件发生,方法也不是没有。在棋盘上方安装摄像头,棋手每个落子动作都有记录,一旦有争议,调取录像即可。然而,再严谨的法规,也做不到万无一失,也会有防不胜防的漏洞。其实,最严密的规则,永远在每个人的心中。围棋高尚雅致,还应该有与之相配的气度与品格。
也有棋迷对刘星的做法表示异议,“竞技体育在规则之下不全力争胜,就是对对手的不尊重。刘星认输很高尚,将对手置于不光彩的赢棋地位,让大家觉得他胜之不武,有意思吗?”这大概是恪守规则的一种反应,肯定也有棋手对之认同。
但不管怎样,刘星、李喆能坚守棋盘上的一种道与艺,总让我们能在这个日趋功利、传统渐失的棋界里,感受到了久违的古道侠骨情怀,这也是我们对围棋抱有敬畏之心的一大理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