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冷眼看券商丨缘何上周五的行情成为“一日游”

 真友书屋 2015-03-28

文/骑行夜幕的统计客

来源:雪球


  无论何时,写这个话题总不得人心。持股的人说我唱空,轻则划清界限,重则口诛笔伐。没股的人也不会因我说对受益。万一涨上去了呢?更会被那些赚到钱的人落井下石。


  骑行客没有@小小辛巴 那样自嘲“一买就跌”的境界,但有一张任人评说的厚脸皮。


  想到一个别人的笑话,与球友分享:

  【问】:你作基金分析员每天都干些什么啊?

  【答】:向基金经理荐股呗。

  【问】:他一般买你荐的股吗?

  【答】:有时买有时不买。

  【问】:如果他买了呢?

  【答】:那我就回家插上一炷香,希望它涨。

  【问】:如果他不买呢?

  【答】:那我就回家插上十炷香,希望它明天就涨停!


  大不了成为大家赚钱之余的一个笑话。


  首先看【基本面】:


  1)券商的盈利模式从上轮牛市到此轮牛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轻资产 -> 重资产,无资本依赖的经纪业务佣金费率不断下降,成交量无法保持去年底开始的增速(注意是增速,原因见下图)。净资产通过07/10两轮再融资扩大数倍,去年底上涨后各券商再度巨额融资,直把模式往银行靠。


  2)重资产行业有怎样的特点?


  市净率不会太高,参照华尔街投行07年最高峰也未达到A股券商目前的PB水平。


  3)成交量放大下经纪业务的收入从长期来看面临怎样的威胁?


  互联网金融冲击下的佣金率进一步下降。


  4)资金业务利差的长期展望?


  与银行当年的净息差一样监管保护消失后展望偏负面。


  5. 好消息?


  今年一直到四季度前,每个季度的业绩都会大幅预增,看作成长股的话,业绩靓丽。但这些信息已被主力资金消化,等每季业绩公布时,冲击会一个不如一个。


  再看【资金面】:


  1)大家为什么都增发?


  卖股代表公司觉得价格合适。如果低估,除非活不下去没企业会再融资。看看中国银行/$建设银行(SH601939)$ /工商银行的上市时点,再看中石化/$中国石油(SH601857)$ 的上市时点,再看$中国平安(SH601318)$ 抛出再融资的时点,卖的永远比买的精。$广发证券(SZ000776)$ 在H股以50%的折价招股,中信证券12月大股东便已大幅减持。


  2)有多少持有券商股票的上市公司在抛售?


  不胜枚举!譬如说$片仔癀(SH600436)$ ,还有很多原本不怎么盈利季度同比业绩暴涨的公司。


  有无【消息面】?


  1)大券商市值都上两三千亿了,不是消息能推得动的。


  2)小券商原本便宜,现在也没有300亿以下的。互联网公司要并购都去找非上市公司。


  3) 原本$国金证券(SH600109)$ 借互联网概念能攻下几座城池,现在证监会要求全部券商都必须互联网+了。要注意券商搞互联网+不是可以炒的概念,充其量只是左口袋倒右口袋,散户的佣金就这么点,资金业务原本在交易软件中就已经可以做。资管么跟私人银行抢生意还真不容易。我们的大银行可是从来没倒过,大券商从二十年前的万国,到十年前的南方,倒的还少么?富人把钱交给私人银行主要图的还是安全。


  【技术面】:


  现在的图线,走好了就是上攻的起点,走坏了就是诱多,这种东西从来就是似是而非,除非有明确的均线趋势,不然骑行客是看不出门道的。


  说到量能关系,给大家提供一张别处看不到的图,独统计客一家,版权所有。


  以下是沪市主板、深市主板、$中小板指(SZ399005)$ 和$创业板指(SZ399006)$ 每月成交量和当月央行M2(广义货币)投放量对比图:




  股市资金的全部量能来自广义货币供应。07年牛市后的7年熊市,月成交量的峰值分别出现在07年5月6万亿,09年7月7万亿和10年11月的8万亿。现在,2014年12月的月成交额突破18万亿,2015年3月必将再创新高,有望攻破20万亿。而七年间M2从35万亿增长至130万亿。把这些数据等比例绘制在一张图上会发现,总成交量总是在M2曲线的下方。一旦接近或突破便有成交量短期内见顶的信号。


  【政策面】:


  1)如果你相信了国家要发展股市,国家会力挺牛市,那就相信国家要把$中信证券(SH600030)$ 打造成世界级券商。在骑行客看来这只是响亮的口号而已。


  2)现在的证监会主席肖刚的履历是人行行长秘书->人行副行长->空降中国银行董事长,这种非业务出身的干部强于理论研究。前不说2008年金融危机就是由那帮大投行猛搞衍生品自营所酿,99年后美国的投行被允许混业经营后理论界就不断批评华尔街搞垮了实业街。肖刚这种政治上那么敏感的干部革新的步伐绝对会小于你我的美好预期。


  3)至于新三板,期权等其它创新业务,看看体量,券商已经不是几十亿的“壳公司”了,完全不对等的政策预期是炒不动的。


  已经持股的球友,兼听则明。别被那些大V一个劲地忽悠,切莫把别人的女友当自己的老婆。要长期持有,也得发掘那些少人问津的“大家闺秀”。只是当下的市场,没被搞过的票已经几乎不存在了。随时多留给醒,总比一不小心套成股东的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