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拟方治蛲虫皮炎

 杏林脉香 2015-03-28

自拟方治蛲虫皮炎

朱时祥 安徽省望江县大北门中医门诊部

蛲虫皮炎是指蛲虫寄生于肛门而引起潮湿、瘙痒的一种皮肤病,又称为“线虫病”、“白芝麻虫病”等。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湿热生虫,虫居肛肠,繁衍滋长所致。患者肛门奇痒,夜间更甚,常因抓破皮肤引起肛门周围感染,导致滋水浸渍,湿润发白。肛门周围常出现红色小丘疹,长期不愈可形成色素沉着,皮肤增厚。女性患者常因蛲虫引发阴部瘙痒。夜间肛门口可见白线样小虫爬出,少则似线,多则成团。笔者在临床上常应用驱虫导滞的方法治疗本病,均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处方:使君子6克,榧子肉、萹蓄、苍术、百部、槟榔各5克,黄柏4克,甘草3克。水煎2次合并药液,分早、晚2次空腹服用。另用食醋适量,加2倍温水,洗浴肛门周围。

嘱患者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及未经消毒的瓜果食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常剪指甲,勤洗会阴部。妥善处理儿童粪便,衣服、被单要用开水洗烫或煮沸,以杀灭虫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