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单读 06 | 告别“南洋”,告别李光耀

 残云伴鹤归 2015-03-29




· 你听说过这样一个词“南洋”。在不少人的世界史,民族史甚至家族史上,这都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它会使人想起一个疲乏而勇敢的祖先,为了家族的未来离开熟悉的家乡,在陌生的国土上开枝散叶。它又能让人想起机器、枪炮、海洋、橡胶,近代化和近代历史中一系列的悲壮史诗。李光耀去世后,这个沉寂了很久的词语再度在中国人的印象中浮现。那么,究竟什么是“南洋”,它为何而生?因何而寂?李光耀与“南洋”又有怎样的关系?敬请听许知远为你带来的单读第六期:告别“南洋”,告别李光耀。




许知远将用 10+ 分钟的时间,与你分享一首音乐 + 一本书 + 一段朗读 + 一种视角。


Vol. 6

告别“南洋”,告别李光耀



告别南洋——聂耳





《经济腾飞路:李光耀回忆录》




“我们绝对不能忘记,不论是公共秩序、个人安全或是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与繁荣,都不是从天而降的,这一切都是一个诚实和有效率的政府专心致志、孜孜不倦地努力所换来的成果。”

——李光耀





过去60年来,我对日本人的印象改变了好几回。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我接触的是待人彬彬有礼的推销员和牙医。作为一个社群,他们爱干净,整洁,守纪律,自给不求人。因此,他们在1942年2月占领新加坡之后的残酷行径,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他们的残酷程度,令人难以置信。……1945年8月15日,天皇突然出人意料地下旨投降。日本人从作为我们的太上皇一下子变成了模范战俘……到70年代,日本人又生龙活虎起来。他们擅长生产纺织品、石油化学制品、电子产品、电视机、录音机和照相机,加上现代化的管理和销售方法,他们摇身变成了别国不易应付的工业强国。随着国力日益增强,日本人在鞠躬时腰也没那么弯了。





附:视角中提到的全文——李光耀《李光耀回忆录:经济腾飞路》序言


我的回忆录上册,对象主要是新加坡读者,没想到中国的普通读者也喜欢读,共销售了四万册。

中国读者对这一册会更有兴趣,因为本册叙述了新加坡人如何用一代人的时间,从第三世界跻身第一世界。在石油危机爆发之前,新加坡的经济能够随着蓬勃发展的世界贸易起步,真是幸运。当石油危机在1973年爆发时,我们的经济已经起飞,能够以稳定的速度增长。

然而新加坡是个城市化的岛国,国土小,人口也少。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所取得的成就并不是那么了不起。如果中国能在两代人的时间内,从第三世界跻身第一世界,那才是伟大的成就。有了健全的行政制度和法制,加之实行自由市场政策,喜欢竞争与追求卓越,中国人民一定能办到。

政府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设置架构,让人民平等地参与,通过自己的努力同其他人竞争,使企业成功。政府也有责任确保成功者愿意通过收入的重新分配,同普通劳动者分享他们的部分利润。新加坡就是这么做才得以维持社会团结的。

年轻一代的新加坡人把国家的稳定、增长和繁荣视为理所当然,是我写书的动机。我要让他们了解,这个没有天然资源、面积只有640平方公里的小国,要在比它大而且都推行民族主义政策的新独立国家乌黑的环境下生存,是很不容易的事。

那些经历过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日本占领时期,并参与重建新加坡经济的国人,就没那么轻松自在。我们绝对不能忘记,不论是公共秩序、个人安全或是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与繁荣,都不是从天而降的,这一切都是一个诚实和有效率的政府专心致志、孜孜不倦地努力所换来的成果。

在上册里,我讲述了我在战前新加坡和日治时期的经历,以及我在面对动荡和跟马来西亚合并那两件的种族纠纷的心路历程。

这一册阐述了我们在没有马来西亚作为腹地的情况下,尝试以各种方式维持独立地位和生存下去的漫长艰苦的路程。我们越过一道道看起来不能逾越的障碍,在30年内把新加坡从一个贫困的小岛发展成富强的国家。

1965年的日子非常忙乱也充满了焦虑。我们还在寻找立足点。英国在1971年从新加坡撤军时,市场上已有足够的就业机会,使我们避过了严重的失业问题,让我们松了口气。直到我们在1973年安然渡过全球石油危机,从容应付了油价上涨三倍的问题时,我们才对自己管理一个独立国家充满信心。之后,我们努力工作、策划和随机应变,把新加坡建设成一个能通过贸易和投资,跟主要工业国联系起来而生存的国家,同时作为一个在本区域成功转口货物、提供服务和传播信息的枢纽。

正当世界经历非常大的政治和经济变化的时候,我们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从1959年(我就任总理时)的400美元,增加到1990年(我卸任时)的1.2万美元。1999年则是2.2万美元。从物质方面来看,我们已远离第三世界所面对的贫困问题。然而我们还需要多一代人的时间,艺术、文化与社会行为水平才能同我们所发展的世界级基础设施相称。

这不是一本教你怎么发展经济、建立国家或军队的手册。它收录的是我和同僚们所面对的难题,以及我们如何想方设法解决这些问题的经验。上册是编年叙事。要是这次也这么做,恐怕篇幅会过于冗长。所以我决定按照主题,把30年的故事压缩成600多页的文字。


- END -



点击阅读原文,收听本期的「单读」音频节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