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菊兰梅竹四君子

 兴星600 2015-03-30

              菊  兰  梅  竹  四  君  子

                                    菊兰梅竹四君子
 

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客都把菊、兰、梅、竹视为四君子,尽情挥毫泼墨,百般吟诵。或赞其志,或颂其傲,或抒其情,或寄其

 
思……。 


 
 
 

我也常讲落花无语,心素如简,人淡如菊。菊花高雅,端庄秀美。秋日清晨:旭日东升,丛丛秀菊,饱含露水,湿润晶莹,明艳可爱;

 
缕缕幽香,飘满池岸,令人心旷神怡,菊花独具的神韵风采,一揽无遗。菊花片片花瓣缀满露珠,分外滋润,分外明丽。那清香是如何

 
沁人心脾,不绝如缕。菊花它隽美多姿,然不以娇艳姿色取媚,却以素雅坚贞取胜,盛开在百花凋零之后。人们爱它的清秀神韵,更爱

 
它凌霜盛开,西风不落的一身傲骨。中国赋予它高尚坚强的情操,以民族精神的象征视为国萃受人爱重,菊作为傲霜之花,一直为诗人

 
所偏爱,古人尤爱以菊名志,以此比拟自己的高洁情操,坚贞不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身傲骨,悠然自得。
 

 
 


兰草,也许你想那兰草貌不惊人,犹如狗尾巴草一样,哪是稀奇?何以受古今名士垂青呢?我的窗前,曾经也养了一株兰草。忽一日,

 
起床,一缕清香袭来,是那么地淡雅宜人。那香不浓不浊,不邪不异,芬芳清醇,沁人心脾…… 这是哪里来的清香呢?快步来到窗

 

 
前,来兰草几片深绿色的叶儿中,硬生生地冲出两支白嫩嫩的花梗,那花梗上错落有致横生着几颗花骨朵。最先发出的花蕾竟有两朵

 
绽开花瓣,透着阵阵幽香。于是我顿悟到,兰之香倾倒了古今文人学士。你看那兰花株形不骄不纵,简洁无华,素静朴实;其香气却是

 
那样的清新淡雅,幽香酣淳,着实让人大有沉醉之感…… 那兰花的香是淡淡地,醇淳的,不浓不浊,不邪不异,还带有一股幽幽的沉

 
醉…… 做人又何不可一比兰草?株形恰似低调为人,幽香恰如积德造福!兰草堪同隐者心,自荣自萎白云深。 


 
 

 
曾在惊蛰前后梅花含苞欲放之时,飞去梅园体验那种“赏梅人儿花间走,花攀衣袖步生香”的美妙,你会觉得人与梅花一样清。这干枝

 
梅确能带给您融融的春意。你看!那白梅如雪、红梅如霞、绿梅如翠玉,但无不清雅秀丽,妩媚动人。梅,树姿苍劲,铁骨铮铮,疏影

 
横斜,暗香浮动;花态文雅,婀娜多姿,高雅清秀,生机盎然。于百花凋零之时,乃傲然挺立,喷红吐绿,向人们展示出春光明媚。 

 
 

梅花有一种凛然骨气,它是一种精神象征,在梅花的自然美中赋予了人文的隽永韵味。如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

 
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元代王冕有“不用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一代

 
伟人毛泽东平生酷爱梅花,在《咏梅》中唱吟梅花:“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

 
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我对竹更加偏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