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琴院讲堂——琴曲赏析《欸乃》

 逸雨轩v 2015-03-30

您可以回复关键词【欸乃】(第一个字请用拼音输入法输入ai),欣赏由张子盛老师演奏的《欸乃》片段。


琴曲《欸乃》,最早见于明代汪芝的《西麓堂琴统》(1549),是一首明代以前的优秀琴曲。


《欸乃》,历来对其曲意的解释都是依据唐人柳宗元的诗《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此诗是作者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时的作品。他在著名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里说:“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歌声飘荡之处,山青水绿,简直是与尘世隔绝的另一个世界。诗写“渔翁”,他放舟中流,一声“欸乃”,其悠闲自得的神态跃然纸上;而放眼一看,山青水绿,悦目怡神,心物交感,融合无间,达到了《始得西山宴游记》所说的“与万化冥合”的境界,表达的是一种寄情山水的高洁情怀。若取《永州八记》与此诗同读,必能相互印证,加深领悟。


欸乃,一般对其理解为渔家号子声,或者是桨橹之声。唐时湘中棹歌即有《欸乃曲》,唐人元结《欸乃曲》云:“谁能听欸乃,欸乃感人情。不恨湘波深,不怨湘水清。所磋岂敢道,空羡江月明。昔闻扣断舟,引钓歌此声。始歌悲风起,歌竟愁云生。遗曲今何在,逸为渔父行。”再如唐人元稹名篇《欸乃曲》:

  千里枫林烟雨深,无朝无暮有猿吟。

  停桡静听曲中意,好是云山韶疑音。


明人周诞评论此诗说:“烟雨晦冥,猿吟朝暮,此际欺乃时发,静而听之自有无穷之思。谁谓山讴野唱,非清庙明堂之响,不足以娱耳也。”


唐以后,以诗、画表现浪花片片、桨橹欸乃之情之景无数。如朱熹于淳熙十年(1183)初在五曲隐屏峰下的平林创建武夷精舍。筹建时就是寄居在渡头“金谷洞”内的,至四月屋宇建成才迁出。“金谷洞”实际上只是一个深邃的峡谷,两旁壁立的岩峦就是曦真岩和金谷岩。这里环境清幽,朱熹时常在此流连,诵文吟诗,对这一胜处给予极高的评价,以致一直萦绕在怀,至老不忘。他的长诗《九曲棹歌》云:“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林间有客无人识,欸乃声中万古心。”


宋人黄庭坚也写有《欸乃歌二章戏王稚川》:“花上盈盈人不归,枣下纂纂实已垂。腊雪在时听马嘶,长安城中花片飞”, “从师学道鱼千里,盖世成功黍一炊。日日倚门人不见,看尽林乌反哺儿。”


因此,听渔家之桨橹欸乃之声,成为文人生活之情趣。在清人张潮的《幽梦影》中,随处可见山水云雨、风花雪月、鸟兽虫鱼、香草美人、琴棋书画、园林建筑、读书著书、谈禅交游、饮酒赏玩等等字眼,所谈最多的也是这方面内容。在“谈声”中也说到桨橹欸乃之声: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此生耳。


以前每每读到《幽梦影》里的这些话,心灵便领略到一种旷世绝尘的美妙,仿佛置身于那不加雕琢的风花雪月的自然天籁中,物我交融,也真切感受到了琴棋书画,欸乃声声的淡雅韵致,悠闲自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