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五中有个“牛气”高中班

 门对千棵竹 2015-03-30
(2009-03-05 21:46:22)

北京:五中有个“牛气”高中班

 

晨雾 / 转贴
  
  晨报讯(记者徐虹)刚刚结束的北大、清华自主招生考试,北京五中高三(7)班一人被保送清华,15人参加考试,超过一半从北大、清华“捞”到了最高20分的加分。而上学期末的东城区数学统考,还是这个班,在全区25个满分人数里占了18个,而且平均分高达146分(满分150分),并一举包揽了全区理科考生总分的第一、第二和第四名。

 

  “不仅是成绩出色,这个班在各个方面都非常突出。高中三年,仅市级以上的各学科竞赛就拿了140多个大奖。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个班还有家一样和谐的氛围。”一向为人低调的尚金华校长连连表示,这是他30多年教龄中遇到的最优秀的集体之一。   

 

  高三(7)班为什么这么“牛”?近日,尚金华校长介绍说,这个班是五中和五中分校联手,历时6年打造的精品。这批好苗子升入初中后,很快就显示出了不俗的实力:初二时做中考数学试卷,成绩和毕业班相差无几;初三参加高一年级全国优胜杯数学大赛,就能捧回一堆优秀奖。

 

  为了给这些孩子继续提供一个超常规的成长环境,作为独立设置并且办学体制不同的两校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学生升入高中后,原班不拆,班主任不变,并给这个数学实验班配备最好的师资。

 

  就这样,三年前,五中分校的数学竞赛班升入五中,不仅班没被打散,而且连班主任都没换——五中分校的李维军老师也跟着他的学生升入了高中。鉴于当时,五中分校早已经是一所完全独立于五中的初中校,这种跨校大循环,在北京还极为罕见。

 

  “不管今年的高考成绩如何,这些孩子目前的发展至少能够说明,这种培养模式是成功的。”李维军老师透露,目前他还在关注小学教育,未来几年,如果条件允许,可能会尝试“九年大循环”的培养模式。尚金华校长也表示,五中现在每年都有几位老师在五中和五中分校之间流动,这种形式也将长期持续下去。
 
信息来源:2009-03-04《北京晨报》
http://www./bjcb/html/2009-03/04/content_105993.htm

 

晨雾点评:

 

    这是应试教育取得成功的一个例子。实际上就是从初中入学开始把关,集中优秀学生,集体升入高中,形成所谓“六年大循环”。并且还准备尝试“九年大循环”,把小学教育也拉进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