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虎符来由和特点知识

 RK588 2015-03-30
 

  根据史料,虎符是周代军事家姜子牙发明的,是用玉石、青铜等材料做成虎状,劈为左右两半符,有子母口可以相合,左半符交给将帅,右半符由皇帝保存(以右为尊),是中国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发军队的兵符信物。

  西周 黄玉谷纹犀虎符


  历史上,虎符的材料和形状,都有较大的变化。起初用玉石、青铜、黄金,从汉朝开始至隋朝,虎符均为铜质。隋朝时改为麟符,唐朝改用鱼符或兔符,后来又改用龟符,南宋时恢复使用虎符,元朝则用虎头牌,后世演变为铜牌。



  目前所公示并藏于博物馆的虎符仅有:阳陵虎符、秦杜虎符和新郭虎符三尊铜符,十分珍贵。其中“阳陵虎符”更是作为国宝珍藏在国家博物馆,但因年代久远,它的对合处已生锈,现在左右不能分开了;“秦杜虎符”收藏于陕西省博物馆;“新郭虎符” 收藏于陕西省周至县文物管理所。而仅存的一尊玉虎符现藏于山东省济南市博物馆,这四件珍贵虎符其年代都属战国时期的。



  本文展示的西周黄玉虎符,玉质为“鸡油黄”,是黄玉中的极品,更显玉虎符的珍贵。虎身满雕云纹,纹饰精美,虎口吐卷舌,具西周玉器纹饰典型特征。这尊西周玉虎符是周代军事家姜子牙发明,并在周代已用作信物的史料提供了实物依据。



  虎符是古代帝王调兵遣将用的兵符,这件西周谷纹玉犀虎符,是目前所公示及博物馆收藏的存世虎符实物中,年代最久远的,极具历史研究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藏品极为珍稀,将在海西拍卖会上与收藏家见面。


  赏析:汉代“大司马府第六”玉虎符

  规格:长35.6cm 宽19cm

  估价:380万--580 万



  “虎符”为古代帝王调动军队之信和物。授予地方官吏或者统兵将领以兵权,既以虎符的左半授予,待要调动军队时,即派使臣持虎符的右半前往驻地。地方官吏或统兵将领两半虎符对合,验明无误,即应发兵。虎符盛行於战国、秦、汉。

  此虎符岫岩玉质,整体雕刻成一扁平的卧虎形。伏卧,前足外张前伸,粗壮有力,四爪锋利,粗眉、大眼、阔口、胡须上勾;背部宽实,尾巴上卷,背部减地刻“大司马府第六”铭。

 

  大司马是中国古代对中央政府中专司武职的最高长官的称呼。《周礼》以大司马为夏官之长,“大司马之职,掌建邦国之九法,以佐王平邦国……以九伐之法正邦国”。汉承秦制,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汉武帝罢太尉置大司马。西汉一朝,常以之授掌权的外戚,多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等联称。

  此虎符地子上铭两侧分别阴刻执矛及短剑甲胄武士,线条短促,用刀直切,凸显武士粗犷威严,不怒而威之态。虎腰分别镂空圆雕小虎,生动而富立体感。底有“大汉武帝敕命尚方制兵虎符”两行篆书款。从款及铭分析,应为御赐的兵符,极为罕见。现存世的虎符中,著名的有鄂君启节、阳陵虎符等,均为铜质,合二为一,或合四为一。且铭文均有一定的规律以说明分属、使用规矩,同时大小也应方便持拿、携带。此玉质符虎形体硕大,并单独成虎形,不用组合呈符,据此推测应为武帝御赐的陪葬虎符,以彰显死者生前的荣威。这类玉质虎符极为罕见,做工大气,为一件集工艺及史料价值为一体的汉代老玉精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