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赋跋孙君继纲之《三赋》(现.王志清)

 临泉书屋 2015-03-30

作者:王志清

   丁亥仲春,应洛阳大学之邀,成洛阳之行而遂寻根之愿。洛阳山川形胜,风俗人情,甚释下怀。然余之尤庆幸者,结缘孙君继纲也①。久闻盛名而幸识荆,大慰余思齐之渴也。孙君以牡丹一赋而名满天下,然其温文尔雅,谦谦焉彬彬焉,纯属文人之范懿,丝毫未存官宦之作派,未生名家之矜持。难得孙君厚睐于余,亲驾余之下榻处,抵足谈艺,妙语夥夥,乃尔遂成知音。今孙君有辞赋三章即付梓②,谨索余序。余自知浅微,推之再三,终出于恭敬而赧颜涂鸦,弄斧班门。诚惶诚恐,退而是为跋焉:

   若夫遂余赴洛之宿愿兮,正国花之盛开时节。拜高贤于伊洛之畔,谒名士于邙山之矶。以辞赋会友,豪发兴致;以牡丹为媒,广结交谊。乃尔得继纲君之宴邀,余把盅敬曰:“孙君壮哉,拔萃荟于银屏,运匠心于石阙。”

   继纲云:承蒙谬奖,吾既无高学历,亦非专攻术。

   客曰:最宜诗赋洛阳地。洛城者也,炎黄发祥之乡域,诗赋辉煌之故里。名胜星罗,古迹棋布。景佳千秋,花好四季。自古骚人往来之要,历代鸿儒集散之地。孙君根植如斯之人文膏沃,自当饱得斯地气,理应深受其润泽。夫学可以功而得,气难以学而致。孙君养气而厚学,蓄情而富识,临文化之渊而入辞赋之薮,集二水之柔性③,凝三山之精气④。岂有能不:生包罗万象之赋家心,具囊括浩莽之诗人臆!

   继纲云:盛世太平,国学复兴,岂无歌赋也尔邪?

   客曰:若夫今日之洛阳,繁荣经济,大兴文化,足食丰衣。值逢盛世,孙君发复兴国学之愿,创研究辞赋之所,中兴赋业,弘扬国粹,铺陈以赋,敷博以辞,抢滩文坛,革新文体,前鉴古史,及惠当即。传楚辞之神韵,续汉赋之鸿业。袭六朝之清绮,承唐宋之典丽。荟萃百家,兼容豪放婉约;集薮古今,彰显赋心骚题。孙君之三赋,实乃文坛之盛事。斯山因之而愈俊,斯水因之而加丽,继纲君之功大矣。⑤

   继纲云:全凭一时之兴致,徒增一哂耳,敬请先生指瑕。

   客赞曰:伊洛古都九朝,河山甲秀,其颂词歌赋焕焕焉难以数记。且夫河洛可赋者万千何止!继纲君踏访形胜山川,追寻先贤踪迹,结缘牡丹而知己红颜,登跻龙门而心仪菩萨,攀陟白云山而畅神无极。采烟霞于叠嶂,折兰桂于峰岫。撷馨兰以作佩,呼洛神以挽臂。继纲君有叹曰:“於是时也,独有飘飘欲仙之感;处斯景焉,绝无怅怅不愉之情。少者唏嘘,妙也宇宙;长者嗟叹,美哉乾坤。或曰,大自然之万化;或云,开启者之百灵。”⑥

   于是焉,思如白云而纷飞飘飘,情若杲日而溢光晔晔。踵武班固⑦,激情与白鹭共飞;学步左思⑧,灵感与祥云同熙。登高而赋,风骨接续三曹⑨;临水以抒,情韵比高四杰⑩。铺采以洛水潋滟之波,摛文以邙山苍翠之栎。凝虹霁以为才情,宏衍博丽;挽云霓以为神思,飘忽超逸。千秋胜景,四时美色,尽收孙君之诗赋囊底。至若《白云山赋》、《牡丹赋》、《龙门赋》问世焉,仿佛《三都》之复出,而令洛阳之再贵纸。其词如上林之叠锦,其篇如洛河之惊鳍;其格如在泉之珠玉,其调如出林之黄鹂。款款焉金桂送芬,祁祁焉碧岭献奇。奉先雅典,菩萨范仪,尽展飞天之神契;云山晴翠,秀岭阴郁,皆集绝伦之恣意;牡丹丰姿,妩媚而圣洁,艳艳焉天香独步,姣姣乎国色无匹。孙君之赋真可谓:一笺光鲜,满纸珠玑。

   嗟夫!山高而水长,余可否以孙君为知音而自诩?

   奈何舍下才疏而辞拙,如此而已,如此而已。

   是为跋矣。

   丁亥谷雨赋于南通

注:

①孙继纲,现为洛阳大学辞赋研究所所长,原洛阳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有《牡丹赋》、《龙门石窟赋》、《白云山赋》等。其《牡丹赋》、《龙门石窟赋》在中央电视台“诗歌散文”栏目配音配乐配画播出。孙赋播出后,反响较大,辞赋之体裁,也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和关注。

②孙继纲《牡丹赋》、《龙门石窟赋》、《白云山赋》三赋,今由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  月出版。

③二水:洛阳地域,洛河、伊河分流。相传在大禹治水时,洛阳境内的洛河中有神龟出水,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划天下为九州。《易经》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即著名的“河图洛书”的来源。据说武则天也是借洛河的力而登位的。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慌称在洛水发现一块刻有“圣母临人,永昌帝业”的白石头,武后随即改帝号为“永昌”,

④三山:虚数,指洛阳境内的邙山、伏牛山、白云山等。邙山东西绵延三、四百里,犹如一条长龙般横卧在洛阳城北,是洛阳北面的一道天然屏障。相传老子曾在此炼丹。“邙山晚眺”被誉为“洛阳八景”之一。邙山上还有秦相吕不韦、南朝陈后主、南唐李后主、西晋司马氏等历代名人之墓。伏牛山也东西走向,位于洛阳之南,是我国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分区线和中国动物区划古北界和东洋界的分界线,也是华北、华中、西南植物的镶嵌地带,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向北亚热带常绿落叶混交林的过渡区。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天然森林生态。白云山位于嵩县南部,属天然原始森林,山峰雄奇巍峨,海拔在1500米以上的山峰有37座,玉皇顶海拔2211.6米,为中原第一高峰。云烟深锁,峰峦隐现,古松倒挂,壁立千仞。白龙瀑布和九龙瀑布气势动人魂魄。此山具有横跨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流域之奇观,发源于白云山的伊河、汝河、白河分别注入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

⑤嵩县开发白云山,邀请孙继刚到白云山旅游并为白云山命笔作赋。孙继刚的《白云山赋》在新闻媒体发表后,即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大提升了白云山知名度,此后不久,白云山被中国生态    评为“全国最美的地方”。

⑥此引出自孙继纲《白云山赋》之篇末。

⑦班固:《两都赋》(即《西都赋》和《东都赋》)的作者,东汉人。《西都赋》由假想人物西都宾叙述长安形势险要、物产富蔗、宫廷华丽等情况,以暗示建都长安的优越性;《东都赋》则由另一假想人物东都主人对东汉建都洛阳后的各种政治措施进行美化和歌颂,意谓洛阳当日的盛况,已远远超过了西汉首都长安。赋末附《明堂》、《辟雍》等诗五首。后来张衡《二京赋》、左思《三都赋》,在形势上皆颇受其影响。

⑧左思:西晋太康年间人,《三都赋》的作者,“洛阳纸贵”这个成语的由来。《三都赋》新出时受到冷遇,著名文学家张华读《三都赋》后,爱不释手,即推荐给皇甫谧。皇甫谧看过《三都赋》后对文章予以高度评价,并且欣然提笔为其序言,还请来著作郎张载为《三都赋》中人魏都赋做注,请朱中书郎刘逵为蜀都赋和吴都赋做注。《三都赋》很快风靡京都,人们竞相传抄,一下子使纸昂贵了几倍。

⑨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因他们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所以后人合称之为“三曹”。建安文学主要代表作家是“三曹七子”,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反映丰富社会生活,表现及时建立功业、拯济天下,追求人生的不朽精神品格;作品情感真挚强烈,格调慷慨悲壮,文笔健美有力。抒写情志畅所欲言,力求充分表现自我,十分注重文章的思想逻辑与艺术表达力量,文风清峻气盛词壮。文学独特艺术个性开始受到文人的自觉重视。以上的特征被后人标举为“建安风力”或“汉魏风骨”。这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⑩四杰:“四杰”大都生于唐贞观年间,王勃(650~676)、杨炯(650~693)、卢照邻(634?~689)和骆宾王(619~684?)。四人的创作个性不同,所长亦异,其中卢、骆长于歌行,王、杨长于五律。但他们都心中充满了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郁积着不甘居人之下的雄杰之气,怀有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有一种十分明确的审美追求: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这是当时诗风变革的关键,也是以“四杰”为代表的一般士人的诗风与宫廷诗风的不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