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悲剧的大波波——从平独镇露走向灭亡

 老谭3250 2015-03-31
悲剧的大波波——从平独镇露走向灭亡

事情起因是……因为某次在龙空遇到一个妹子……参见帖子http://www./thread-1159902-1-1.html。嗯,调戏了一会妹子之后,突然发现这件事情相当有趣。那就是波兰王室的绝后到底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注意:下面都是一家之言,大家看看罢了。

前言

首先,稍微对历史有点了解到人就知道,欧洲国家不像中国,有合法的后宫三千妃子。在中世纪,有一种不太人道的习俗,叫做私生子无继承权。在中国,人们重视父系血统,特别是皇帝。皇帝的儿子就是王子,就有继承大宝的权力,到底儿子她妈是什么身份什么血统却是次要的。明朝就有这么一个从女奴肚子里出现的皇帝,汉朝也有一个从牢房里放出来皇帝(还都是很不错的那一种,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了)。

总之了,欧洲人不人道,不给私生子继承权。玩过“十字军之王”这个游戏的人估计有深刻印象,那私生子要是真的上了位,很容易一群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欺上门来,就凭你是私生子这一点,就要你滚蛋。其性质,正好和祥林嫂那个来收屋的大伯类似。偏偏这种话还能说的理直气壮,至少符合大部分人的观念。那个宗教挂帅的年代又是流行一夫一妻制,就算是好色的男人也只有非法的情妇,没有合法的妾。再加上欧洲又不统一,大国小国一大堆,国王数量挺多的,那种“生不出儿子”的事件自然而然的增多了。

没儿子,那么王位怎么办?放心,欧洲人落后归落后,但是也不笨。天下想当国王的人可从来不缺的。有那么一个简单的办法:让亲戚来继承。相关的故事可以参考一下法国。波旁王朝就是卡佩王朝的旁系。没错,嫡系绝后了,让旁系来继承。真的没有了,还可以贵族联合推举选拔。总之,国王不怕没人当。真不行,还可以一个人戴多顶王冠的么。

但是么,这个继承权的合法性也许没问题,其他方面就难说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把国王送上了断头台,实在是充满了革命精神。但是要记得,这个国王可是不是“本国”的国王。是来自外国的斯图亚特王朝。《人类的故事》里这么说的:“……都铎王室的成员可以堂而皇之地盗走一匹马,但斯图亚特王朝的成员连看一眼马缰绳,都会引起公众极大的非议。老女王随心所欲地统治着她的子民,还尽享爱戴……”这段话很悲催的点出了这些“外国国王”的遭遇。没办法,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全世界都是这样的。“自己人”和“外来人”之间还是有所区别的。别说古代,哪怕是今天也是如此。大家身边可能都有感觉,“本地人”、“外地人”这样的用词始终存在。

清王朝任用外国人担任海关关长(应该是海关吧……汗,没时间细查了……)至今被国人引为耻辱。倘若现在是封建年代,某个从未在中国生活过的外国人(比方说朝鲜、东南亚什么的)因为遥远的血统关系,来中国当皇帝……至少给我投票的机会,我一定投反对票。

好了,闲话不提,单单说我们这次的主角:波兰。波兰,人称平独镇露大波波。这个称号可不是韩国人一样吹出来的,那是祖上真正阔过。平独镇露绝非谎言,而是不容置辩的历史事实。那可是名副其实的曾经东欧一霸。

早期的王统

波兰人是斯拉夫人的一支,早期历史就不说了。反正能简单的话来概括:一群部落,生活在一片土地上。然后其中某个部落发愤图强,慢慢的就把波兰统一了。这些和我们所说的“平独镇露”的没什么关系,本文就不细说了。总之呢,1025年,博莱斯瓦夫一世(992~1025年在位)加冕为波兰国王。这位国王翘了辫子之后,波兰就慢慢的,或者是快快的,重新开始分裂了。前面说过,这段历史和本文无关,我也不去细加考证到底是快还是慢,反正就是一句话:最后的结果就是短暂的统一后又分裂了。

也许有人问了,先分裂,然后短暂统一,然后再分裂,这不是回到原点了吗?话可不能这么熟哦,这可是关键性的,对历史造成重大影响的事情。它影响了后人的思维模式。从那以后,就存在了一个“波兰”的概念。这就好像秦汉大一统一样,自从有了这么一个例子,就存在了一个“中国”的概念,哪怕五代十国、藩镇割据,最后还是会回到统一的路上来的,只是时间问题。波兰也不例外。

一些历史背景

时间过了几百年之后,发生了几件重大的历史事件。其中之一就是条顿骑士团的事情。条顿骑士团原本和波兰半根毛的关系都没有。骑士团是1198年3月5日于巴勒斯坦的阿克成立,受教廷和德皇的双重领导。经教皇恩准,条顿骑士披圣殿骑士一样的黑十字白披风。以后,条顿骑士团在东方非常卖力地与穆斯林作战,还参加了劫掠君士坦丁堡。到1221年1月,教皇乌诺利斯三世授予了条顿骑士团113项特权,条顿骑士团从而与圣殿、医院两 骑士团并立为三大骑士团。1221年第五次十字军在埃及失败后,条顿骑士团一度移驻匈牙利(仍保留有中东的领地)。不料1225年条顿骑士团与匈牙利国王安得鲁斯二世闹翻,被驱逐出境。但天无绝人之路,北面波兰的玛佐夫舍公国向骑士团伸出了召唤之手。

这个玛佐夫舍公国就是波兰分裂出来的小国之一。当时波兰分裂的很彻底。莱斯齐克一世统治小波兰,有波兰大公的称号,实际上只是克拉科夫公国的王公;康拉德(莱斯齐克的弟弟)占有波兰中部和东北部的玛佐夫舍;瓦迪斯瓦夫(外号叫细腿)占据西部的大波兰;瓦迪斯瓦夫二世的后代分割着西南部的西里西亚。

内部分裂理所当然会引来外来的入侵力量。原属于波兰的波麦拉尼亚(奥得河至维斯瓦河之间的滨海地区)西部的大公于1181年向德皇红胡子腓特烈一世称臣,这块土地就入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版图。波兰的出海口只剩下了包括格但斯克在内的东波麦拉尼亚地区,但这一地区也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在波兰疆域以西的斯拉夫人的土地上,也发生了不利的变迁。那就是在十二世纪建立了勃兰登堡侯国,它成了德国东向的前进堡垒。向东推进的勃兰登堡的侯爵们逐步蚕食了瓦尔塔河下游和奥得河一带的地区。同时,占领区的德国移民加强了对该地区的日耳曼化。

而在波兰的东北部,维斯瓦河下游和涅曼河之间的滨海地区定居着信奉多神教的普鲁士人(注意:后来德国人的叫法与波兰人不同,德国人把这一地区称为东普鲁士,而把东波麦拉尼亚称为西普鲁士,表达了日耳曼民族的一种倾向)。普鲁士人还没有建立统一的国家,分为九个大部落:波梅扎尼亚、波盖扎尼亚、瓦尔米亚、纳坦贾、巴尔恰、萨姆比亚、纳德罗维亚、斯卡洛绍亚、亚奇维耶日。从l2世纪起,玛佐夫舍王公不断袭击普鲁士人,强迫他们纳贡称臣。1216年,玛佐夫舍 王公康拉德在克拉科夫王公莱谢克和西里西亚王公亨里克的参与下,在赫翁诺建立了普鲁士主教区,企图强迫普鲁士人接受基督教。1222年和1223年,波兰的王公们在教皇的支持下,对普鲁土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战争。普鲁士人英勇善战,先后打败了波兰王公的进攻,并发动报复性反击,不断袭击玛佐夫舍和东波麦拉尼亚的村镇,甚至还深入到普洛次克。

玛佐夫舍的康拉德大公眼见无法战胜普鲁士人,时正值落魄的条顿骑士团被赶出匈牙利。康拉德脑子一激灵,居然委托条顿骑士团来占领普鲁士,使其臣服于玛佐夫舍公国。骑士团当然大喜过望了。从1226年起条顿骑士团应康拉德的邀请,逐次逐批地来到了波兰,他们从康拉德那里得到赫翁诺地区作为封地。 1233年,条顿骑士团开始了征服普鲁士人的军事行动。1234年,罗马教皇格列高里九世颁布诏书,宣布被征服的普鲁士为骑士团私产。l237年4月,根 据罗马数皇的旨意,条顿骑士团同宝剑骑士团合并,组成了一个强大的骑士团国家(以后宝剑骑士团一般也称为立窝尼亚骑士团)。

知道历史的人就明白,从此波兰和条顿,或者说,日耳曼人,就成了不太好的邻居了。看过“十字军骑士”这本小说的朋友恐怕都有印象。总之呢,到1260年左右,西部的波梅扎尼亚、波盖扎尼亚、瓦尔米亚、纳坦贾、巴尔恰、萨姆比亚先后被征服。1283年,东部的纳德罗维亚、斯卡洛维亚、亚奇维耶日也被征服。十字军骑士们强迫当地居民进行奴役劳动,同时把许多德国移民引进到新建立的城镇和乡村,这导致了整个地区的逐步日耳曼化。到十三世纪末,这里就被日耳曼化很彻底,直到今天。

骑士团在开始征服之初,与波兰各公国关系还不错。著名的1241年4月9日对蒙古贝达尔(察合台之子)侵略军的利格尼茨之战,西里西亚大公亨里克二世组织5个军团迎击,其中半数是日耳曼人,第4军团完全是以条顿骑士团组成,由骑士团大团长指挥。这种阵容清楚的说明,双方当年还睦邻友好。但是,说不清楚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偶然,到十三世纪末,十字军骑士团就显露出要和勃兰登堡联结起来的趋势,并不断蚕食、侵占波兰领土,还时而干涉波兰的内部事务,力求从政治上削弱波兰国家。

这个时候,勃兰登堡侯国(前面说过,是日耳曼入侵的先锋),正在波兰的西部发展。德意志人利用波兰内战,不断蚕食波兰西部领土。而波兰西里西亚的王公们在内战中为了削弱对方,又请求德意志诸侯们的帮助,为他们的东侵敞开了方便之门。利格尼茨王公鲍菜斯瓦夫求助于马格德堡大主教韦利勃兰特,把位于奥得河中游和瓦尔塔河下游的波兰领土卢布什的―半土地送 给他。1253年,马格德堡大主教把这块土地转送给勃兰登堡侯国。不久,勃兰登堡侯国占领了全部卢布什。这样,在西波麦拉尼亚和大波兰之间打进了一个楔子,为进一步进窥波兰创造了条件。

好了,现在波兰终于有了“平独镇露”的外部条件了——人家终于逼上门来啦,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但是单单有了外部条件还不够,还有内部条件。没错,这段时间内又发生了另外一件重大事情,那就是波兰的统一。或者说,重新统一。

波兰王统的确立

最先进行统一尝试的是谢拉兹王公莱斯齐克二世,他被克拉科夫和散多梅希的权贵推上克拉科夫大公宝座(1279―1288年),开始以小波兰为基地进行统一国家的尝试。1288年,莱斯齐克暴卒,克拉科夫市民不顾贵族的反对,拥立弗罗茨瓦大王公亨里克四世为克拉科夫王公。亨里克四世计划先统一西里西亚,然后以西里西亚为基地来统一全波兰。他试图依靠同德意志和捷克结盟来达到统一的目的,这一主张遭到小波兰权贵和骑士的反对。因为他们害怕德意志贵族的力量过分强大,提出波洛次克王公鲍菜斯瓦夫为克拉科夫王公的候选人,后来又提出库雅维―布列斯特王公瓦迪斯瓦夫沃凯太克(即矮子瓦迪斯瓦夫)为候选人。双方进行了激战,沃凯太克在罗斯军队的帮助下在1289年占领了克拉科夫,但不久就被亨里克四世赶出,退居散多梅希。 1290年,亨里克四世被毒死。他在临死前立下遗嘱,把克拉科夫公国交给大波兰王公普舍梅斯尔二世,并把弗罗茨瓦夫公国交给西里西亚最强大的格沃古夫王公亨里克,希望以此推动统一事业。

当普舍梅斯尔二世准备来克拉科夫接受王位的时候,波希米亚国王瓦茨拉夫二世派兵占领了克拉科夫而成为克拉科夫―散多梅希王公(1291年)。当时沃凯太克(矮子瓦迪斯瓦夫)还占领着散多梅希。13世纪后半期,捷克处于盛世,瓦茨拉夫二世野心勃勃,觊觎波兰和匈牙利的王位。他得到了西里西亚和小波兰德意志族城市贵族的支持,却遭到骑士和下层人士的反对。1292年,他出兵讨伐沃凯太克,把他赶出散多梅希,迫使他放弃小波兰并纳贡称臣。1305年,当瓦茨拉夫二世请求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加冕为波兰国王的时候,被迫放弃克拉科夫的普舍梅斯尔二世,却经教皇同意在格涅兹诺由大主教耶古布?希文卡加冕为波兰国王(这是骑士团进入以来加冕的第一个波兰国王)。但普舍梅斯尔二世只占有大波兰和保持臣属关系的东波麦拉尼亚,即位不到一年,就被刺杀。

普舍梅斯尔死后,沃凯太克继承了普舍梅斯尔二世在大波兰和东波美拉尼亚的遗产,但是新的反对者很快地就使他的统治垮了台。1300年,波希米亚国王瓦茨拉夫二世出兵占领大波兰、谢拉茨、库雅维一布列斯特和东波麦拉尼亚,并于同年在格涅兹诺加冕为波兰国王。沃凯太克被赶出了波兰。

瓦茨拉夫二世和移居波兰的德国人关系密切,实际上和日耳曼人穿了一条裤子,他的政策自然引起了波兰上下的不满。再加上他野心太大,领有波希米亚和波兰两国还不满足,又与法国的安茹家族争夺匈牙利王位,因而还引起了教皇的不满。沃凯太克同瓦茨拉夫的死敌、匈牙利国王卡尔?罗伯特(属于安茹家族)结成同盟卷土重来。1305年瓦茨拉夫二世在内外交困中死去,其子瓦茨拉夫三世继承波兰王位。次年,瓦茨拉夫三世在讨伐沃凯太克的战争中被人刺杀,结束了波希米亚人对波兰的统治。沃凯太克终于重新统治了小波兰和东波麦拉尼亚克地区。1314年,沃凯太克又控制了大波兰。

这样,沃凯太克把波兰的两个主要部分――小波兰和大波兰以及库雅维的一部分和温奇察、谢拉兹统一在自己的政权之下,为波兰的统一事业奠定了基础。只有西里西亚(被并入了波希米亚)、波美拉尼亚(分成东西,分别被骑士团和勃兰登堡占领)以及玛佐夫舍(半独立状态的公国,1355年承认了波兰的宗主权)等地还处在波兰版 图之外。沃凯太克把统一的国家重新定名为“波兰王国”,并自称“全波兰的王公”。1320年1月20日,沃凯太克由格涅兹诺大主教雅尼斯瓦夫在克拉科夫瓦 书尔宫的大教堂加冕为波兰王国国王,称瓦迪斯瓦夫一世(1320―1333年)。这次加冕标志着波兰割据时期的告终。

从此以后,我们今天通常概念上的“平独镇露大波波”终于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波兰也有了它的第一个王族,既皮雅斯特王朝。从此,波兰要开始他“平独镇露”的光辉岁月。

波兰王统的第一次断绝及后果

瓦迪斯瓦夫一世死后,他的儿子卡齐米日三世(大王)(波兰语:KazimierzIII Wielki,1310年-1370年)即位。这是第一位很伟大的君主,被冠以和平君王、农民之王,熟练的外交家等称号,是波兰历史上唯一得到“大王”这个称呼的统治者(此事有多种说法,其中之一认为他并不是波兰史上唯一的有大王称号的人。但是确实他的大王名声比较常用)。他的成绩很多,我们就不一一细说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找书看。总之,他把父亲留下来的遗产给大大扩张了,兼并雷德罗斯和马佐维亚两个重要地区,使波兰成为14世纪中欧的强国。他的统治大大增强了波兰民族的团结,不只使波兰成为强国;也为日后与立陶宛结盟等等的伟业奠下基石。

只不过这位国王有一个弱点,一个致命的弱点——他没儿子。

没错,刚刚诞生的波兰王国,王族绝后——卡齐米日三世只有女儿,没有儿子!按照一种中国人的“皇帝代表国家”的传统观点。这等于是让新建立,蓬勃发展的波兰遭遇迎头一棒。王统断绝啦!这也是波兰未来一系列悲剧的起源。也是波兰第一次王统的断绝。

我们甚至可以惋惜的说,如果不是这个国王生殖能力欠缺,波兰绝不会落到日后的地步。一切的灾难起源于此。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位合法的波兰国王死后,王位落到了一个外国人手里。

1370年11月,卡齐米日三世病逝,匈牙利安茹王朝的路易(也是卡齐米日三世的外甥)来到克拉科夫,加冕为波兰国王,开始了为期12年的波兰和匈牙利的王朝联合(1370――1382年)。没错,就像我们之前说的一样,一个和波兰没啥关系的外国人来波兰做国王了。

要是这个外国人一无所有倒还好,他至少会把波兰当成“自己的”国家,好好用心统治,可惜的是,这位头上还有另外一顶王冠,屁股下还有另外一个宝座,因为他也是匈牙利国王。这位路易国王忙于安茹王朝的扩张政策,把精力主要用于在诸如与威尼斯的斗争上面,无暇顾及波兰的利益,即位一个月就离开了克拉科夫。他把管理波兰的大权交给他的母亲、也就是卡齐米日三世的姐姐埃尔日别塔。1380年,埃尔日别塔死后,政权转到一小部分小波兰权贵手里。这位“外国的”国王压根就没在乎波兰的统一事业,1372年甚至为了巩固匈牙利对加里奇罗斯的统治,路易同德意志皇帝查理四世达成协议,放弃收回西里西亚和西波麦拉尼亚。

摊上这种国王,波兰也算倒了八辈子霉了。也难怪英国国民对斯图亚特王朝没好感,波兰就是历史教训之一。可这怪谁呢?一句话,只能怪波兰国王不能生,王统断绝了。

这也罢了,领土么,就算今天放弃了,明天也能再收回来。国力衰弱时放弃了,国力强盛时自然再能去争取。世界上国家与国家之间历来都是拳头说话的。有实力,继承权甚至可以伪造出来(此事历史上其实相当常见)。就算没继承权照样能打过来。但是我们这位路易国王实在太不在意波兰了,他犯下的错远不止这一个。

前面说了,路易国王对波兰与其说是不闻不问放任自流,不如说他是拿着波兰受损交换匈牙利的利益。嗯,对匈牙利而言,路易绝对是个“本国的”国王,值得拥护,对于波兰而言,这位“外国的”国王就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了。我们甚至能猜出来,波兰上上下下,对这个国王肯定没什么好脸色。

于是,路易国王为了确保统治——或者说,为了让自己的后代能够继承波兰王位,做出了一件伟大的蠢事。1374年,这位国王颁布了科希策特典。特典的内容就是波兰贵族以承认路易的一个女儿将来当波兰女王为交换条件,获得了一系列限制国王权力的重要特权:把贵族的土地税从每畹(1畹=16.796公顷)12格罗什减到2格罗什,今后增加税收,必须经全体贵族同意。法令还规定贵族只在国内服义务兵役,如到国外服兵役,则须给予特殊的报酬。1381年,教会也获得了减税的特权。这在历史上称为科希策特权。

这种特权的后果是严重的,因为过分地降低贵族的纳税率以后一旦突然需要增加国库收入时,波兰的国王们就不得不去征求全体贵族的同意。这就使得贵族们可以提出各种要求,以扩大自己政治、社会和经济的权利。科希策特权提高了贵族等级的社会地位,限制了王权,其后遗症在未来逐步显现。可以说,波兰走向灭亡,这个事情是第一个被埋下的地雷。它会越来越膨胀,直到某天爆炸,将波兰变成碎末。

而这一切的错误,直接原因就在于王统断绝,让一个不合适的人登上了王位。

至于用这种特权换取一个女儿继承王位值不值——站在客观角度,笔者倒是认为起码不算最亏。女性的继承权在中世纪从来都是一件模糊的事情,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著名的英法百年战争,双方打了一百年,死伤无数,最终的源头就在于女性能不能继承问题上。此外,卡齐米日三世也未能让女儿继承。

波兰王统的第二次确立

好吧,闲话少数,对于不幸的波兰来说,这个“外国的”国王终于在1382年死了,经过一番明争暗斗,1384年10月,路易的幼女,11岁的雅德薇嘉来到克拉科夫,加冕为波兰女王(真正的萝莉女王啊,流口水……)。

这一次,波兰终于有了“自己的”女王了。因为这位女王的年龄很小,还没有形成国家的认同感(当然,这是我猜的),此外,最重要的是,她脑袋上也没有其他的王冠。波兰就是她的国家,她理所当然,有责任,有动力,也有能力(?)让波兰统一和强盛。她也将很快的做到这一点。

言归正传。任何人都能很自然的推断出,经过这位“外国的”路易国王统治,波兰的情况肯定好不到哪里去。事实也是这样,波兰内部混乱,外敌自然加紧了入侵的脚步。条顿骑士团,也就是日耳曼势力的入侵日甚一日。现在的波兰,已经难以对抗这强大的外敌。他需要一个同盟。

这个同盟不难找,那就是立陶宛。这个国家同样面对着条顿骑士团的入侵。拥有同样的敌人,波兰和立陶宛终于走到了一起。两个国家的联合在了战争和吞并,还有另外一种方式。波兰和立陶宛选择了联姻。

1385年1月,波兰和立陶宛的代表在克拉科夫就实行王朝联合问题达成了协议。同年8月在克列沃签订了条约。立陶宛大公将成为雅德薇嘉女王的丈夫和波兰国王,立陶宛大公国将按拉丁仪式接受天主教。1386年2月,立陶宛大公雅盖洛来到克拉科夫,接受了基督教洗礼,取名瓦迪斯瓦夫。然后同12岁(一说13岁,不管是几岁,反正是个彻头彻尾的萝莉,而且据说精通5国语言,很聪明也很漂亮……流口水……)的雅德薇嘉举行了婚礼(禽兽啊!!!12岁你都能下手……羡慕嫉妒恨……)。这年3月,雅盖洛加冕为波兰国王,称瓦迪斯瓦夫二世(1386一1434年)。

这次合并也不是完全的一帆风顺。雅盖洛的堂弟,维托尔德在1389年底发动了反对雅盖洛的叛乱。但双方最终达成协议,维托尔德成为立陶宛的终身大公,在他死后,立陶宛的统治权将并转交给瓦迪斯瓦夫二世的后裔。

这次联姻将带来丰厚的果实。它不仅给波兰带来了立陶宛,还将让波兰走向辉煌。它也给波兰带来了“镇露”的机会。因为立陶宛和俄罗斯之间有着领土矛盾。在1320年,西罗斯人的公国不是向立陶宛称臣,就是被立陶宛直接吞并。1321年立陶宛攻占基辅,流放统治基辅的统治者。但是等到1492年的时候,俄罗斯在关键之战维德罗沙战役取胜后,收复了基辅罗斯故土。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1409年春,日姆兹爆发了反骑士团的总起义。以此为契机,波兰/立陶宛和骑士团的矛盾终于彻底爆发了。1409 年 8月6日,骑士团对波兰王国宣战,骑士团军队随即越过国界,占领了波兰多布任地区。瓦迪斯瓦夫二世遂宣布全国实行“全民武装”,战争爆发,波兰史称“伟大的战争”(1409-1411)。1410年7月15日,波兰/立陶宛联军在格伦瓦尔德会战中给予骑士团歼灭性的打击,雍宁根大团长以下的骑士团所有指挥官全部战死。相关历史大家可以看历史书,或者可以看显克微支的《十字军骑士》,这里就不细说了。格伦瓦尔德会战是决定性的历史事件,从此以后,骑士团(也就是普鲁士)的扩张终止了。波兰走向了“平独”的第一步。

波兰王统的第二次断绝及后果


在这次战争之后,波兰终于摆脱了来自骑士团的巨大威胁。对外的胜利,国内政治相对稳定,而且更好的是传说瓦迪斯瓦夫二世和萝莉女王的关系同样很不错(这个该死的萝莉控……)。同时前面也说过,立陶宛和波兰之间的矛盾最终得到了比较和平的化解。立陶宛大公的头衔和权利在维托尔德死后,将由瓦迪斯瓦夫二世的子孙继承。假如瓦迪斯瓦夫二世无子嗣而亡,波兰贵族不允许在不与维托尔德商议的情况下选举新国王。波兰和立陶宛贵族的关系更为紧密,而且两国构成了永久性的防御同盟。


接下去的日子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说明:瓦迪斯瓦夫二世一生戎马,为了波立联邦的利益而奋战,把领土从黑海一直连到波罗的海。开创了波兰历史上的又一个全盛时期。

总之,一切都很好很强大。原本波兰将就这样走向高峰,也许波兰将由机会扭转第一次王统断绝造成的科希策特权这个潜在的隐患。很可惜,不幸第二次落到波兰头上。

那就是波兰的王统第二次断绝了:1399年6月22日,26岁雅德薇嘉生了一个女儿(萝莉终于成少妇了啊……呜呜……),但在一个月内,母亲和女儿双双死于分娩并发症。

这对于波兰王统来说,可以说是第二次断绝。尽管雅德薇嘉死后,瓦迪斯瓦夫二世依然能够保持着自己的王冠,但是这件事情同样造成了深远的影响。那就是王位的合法性。波兰对连说波兰语都说得不流利的瓦迪斯瓦夫相当长时间的不信任,这体现在一个世纪后的编年史作者的这段话上:“他爱他的国家立陶宛与他的家人和兄弟,所以他从来都不犹豫地将所有的战争和麻烦带给波兰。官方的财富全都被他运到立陶宛,并在立陶宛保护它们,这也是立陶宛能够发达的原因。”

前面说过,原本身为立陶宛大公的瓦迪斯瓦夫二世的波兰王权来自他的妻子。当雅德薇嘉活着的时候,没人可以质疑瓦迪斯瓦夫二世的统治权力。如果他们之间有一个儿子,那么就算雅德薇嘉不幸离世,那么瓦迪斯瓦夫二世依然可以凭借儿子的血统权力而拥有无可置疑的王权。但是很遗憾,雅德薇嘉死了,而且没有留下两个人的共同子嗣。从现在开始,没人可以凭借血统的权力认为自己是波兰合法的君主。

瓦迪斯瓦夫二世当时将近五十岁。由于雅德薇嘉女王死和绝嗣,瓦迪斯瓦夫的王权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而且因此导致了王国内部的冲突。在1402年,瓦迪斯瓦夫作为对国内反对派的回应,与卡齐米日三世的孙女安娜结婚。

但是哪怕我们今人看到这段历史也能明白,瓦迪斯瓦夫二世无论娶了谁,其王位的正统性和合法性都不能和雅德薇嘉在世的时候媲美。所以我们很自然的看到这样一个结果,尽管瓦迪斯瓦夫二世是一个很有能力,很有威望,很有功绩(同时也是个萝莉控)的君主。但是他却没办法修正波兰王统第一次断绝造成的恶劣后果,也就是科希策特权。

他的子孙也不能。

因为这个变故(或者至少受此影响)波兰和立陶宛形成一个联合王国被拖延了多年。波兰和立陶宛之间始终存在一定的分歧。等到最终两国最终彻底的,全面的并为一个国家的时候(如果雅德薇嘉女王有儿子,这本来是可以在几十年,甚至几年内做到的),时间已经到了十八世纪,波兰灭亡前夕了。一切都太晚了。

波兰王统的第三次确立

瓦迪斯瓦夫二世的第二位妻子切列的安娜死于1416年,留下了一位女儿。在1417年,瓦迪斯瓦夫与皮里查的伊丽莎白结婚,伊丽莎白于1420年死亡,没有留下任何子女。两年后,瓦迪斯瓦夫与哈尔沙尼的索菲亚结婚,索菲亚为他生下了两个活到成年的儿子。

尽管继承的权力并不是那么充足和理直气壮,但是新的王统终于被确立了。瓦迪斯瓦夫二世这两个儿子最终还是先后继承了波兰的王位。之所以说是先后,是因为瓦迪斯瓦夫二世原本安排两个儿子一个继承波兰王位,一个继承立陶宛大公。继承波兰王位的叫做瓦迪斯瓦夫三世,不幸,他前后当了十年国王(期间他成功夺取了匈牙利的王位)就在和土耳其人的战斗中阵亡了。于是他的弟弟,卡齐米日四世,先成为立陶宛大公,然后在兄长死后成为了波兰国王。

卡齐米日四世在“镇露”方面乏善可陈,基本上处于守势,没有对俄罗斯采用什么特别的政策,也没什么成绩。但是在“平独”方面战果显赫。1454年3月6日,卡齐米日四世宣布普鲁士并入波兰并向骑士团宣战。由于德国源源不断地向骑士团提供援助,使得波兰和骑士团的战争延续了13年(1454一1466年),史称“十三年战争”。

1462年9月17日,波军在希维齐诺战役中彻底击溃了骑士团军队的主力,随后控制了维斯瓦河下游的主要城市。1465年,骑士团国家被分割成东西两部分。1466年9月28日,波军攻克霍伊尼策。骑士团的败局已定,不得不请求议和。双方签订和约,东波莫瑞和赫翁诺等地区交还波兰,马尔堡、埃尔布拉格和瓦尔米亚主教区也划归波兰。骑士团国家的首都迁到东北部的哥尼斯堡(今苏联加里宁格勒)。 骑士团团长必须向波兰国王纳贡称臣。波兰收复了沦陷150多年的东波麦拉尼亚和赫翁诺地区,重新有了波罗的海出海口。十三年战争波兰取得完胜,使波兰的主要敌人条顿骑士团从此一蹶不振,不再为患。从此,“平独镇露大波波”终于完成了他伟大业绩的第一部分“平独”。

就在卡齐米日四世时期,科希策特权的第一次恶果得以体现。卡齐米日四世是一位强硬的君主,之前就曾不曾因波兰王位而接受波兰贵族开出的条件。在他最终在1447年回到波兰并加冕为国王卡齐米日四世时,他也摆脱了立陶宛统治集团对自己的控制;在1447年的维尔纽斯特权法中,他宣布立陶宛贵族与什拉赫塔(波兰贵族)享有同等权利。到后来,他将枢机主教奥莱希尼茨基和他的党羽排除出权力中心,转而依靠由较为年轻的中等贵族所组成的阵营。卡齐米日也以对自己有利的方式化解了教皇与本地教会之间关于补充空缺教职之权的矛盾,主导了教职选举权。

但是无论如何,1454年11月,卡齐米日四世为了得到支撑十三年战争的财力人力最终做出妥协,在涅沙瓦发布两个条令,给大波兰和小波兰的贵族授予特权。国王答应今后征召民团和征收赋税都必须由地方议会通过。涅沙瓦条令进一步扩大了贵族的特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科希策特权,这个由于波兰王统第一次断绝而产生的恶性肿瘤,终于此时做出了第一次爆发。涅沙瓦条令就是这个肿瘤的第一次扩大,但绝不是最后一次扩大。它不是一次性致命的恶疾,但是除非将其挖除,否则它会无限的扩大,最后毁灭波兰本身。至于能不能挖除呢……历史告诉我们,在1505年的腊多姆会议上通过了一部所谓的“毫无新内容”宪法,宪法规定:一切新宪法、新法律必须经由两院(即元老院和众议院)一致同意才能通过;国王及其王位继承者在没有两院代表一致同意的情况下无权做出新的决定。这部1505年宪法标志着贵族民主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国王从此失去了立法权。1506年,齐格蒙特一世即位。在执政期间为了改变不利的国家形势,加强王权,他和王后搏娜即意大利的米兰公主一道致力于改革。但改革损害了贵族们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抗,最终国王和王后加强王权的努力付诸东流。

根据历史记载,在卡齐米日四世统治的后期,以及他几个儿子统治的期间,波兰面对着俄罗斯咄咄逼人的态势始终采取守势。1486年,俄罗斯发起对立陶宛的进攻时,不少附庸于立陶宛大公国的俄罗斯小王迅速的脱离立陶宛的控制,成为莫斯科大公国的附庸。这种对外软弱无力的源头可能就是波兰内部斗争的表现。

顺带说一下,卡齐米日四世是波兰历史上一个难得的君主。除了他征服骑士团“平独”的功绩之外,还在于他优越的生育能力。卡齐米日与他的老婆,哈布斯堡的伊丽莎白共生育十三名子女,有十一个活到成年,有三个儿子先后成为波兰国王。如果之前的那些波兰国王(特别是卡齐米日三世)有他一半能生,波兰的命运肯定就截然不同了。

闲话休提,先说正话。虽然“平独”胜利结束,但是“镇露”才刚刚开始。俄罗斯(或者说莫斯科大公国)连续对立陶宛发动了攻势,夺取大片领土。双方态势越来越紧张。

到16世纪初的时候,宝剑骑士团(也叫立窝尼亚骑士团)到由于内部矛盾逐渐分崩离析,分裂为若干不同的领地。在普鲁士的条顿骑士团的还俗和著名的宗教改革的影响下,宝剑骑士团经历着严重的内部危机。立窝尼亚的贵族和市民展开了反骑士团政权的斗争并努力寻求外部的帮助。立窝尼亚土地肥沃,盛产粮食,里加、列维尔、纳尔瓦等港口城市是东西欧贸易的枢纽。围绕着争夺骑士团遗产的斗争,最终演变成为一场国际性的争夺波罗的海统治权的战争――立窝尼亚战争(波兰人称为第一次北方战争)。战争的一方是立陶宛/波兰,另一方是俄国。波罗的海其他两个国家――瑞典和丹麦也卷入了战争。

当时,波兰的统治者是齐格蒙特一世的儿子奥古斯特,而俄罗斯的统治者是伊凡雷帝。这位伊凡雷帝是俄罗斯著名的君主。他的能力和脾气一样出名。至今有一副油画,叫做伊凡雷帝杀子,记载着一个著名的事件——他把自己唯一的儿子和继承人打死了。

战争打了25年,俄军初战胜利,但是最终战争以波兰的胜利告终。到了最后,经罗马教皇调停,波俄两国于1582年初签订了亚姆-扎波利斯克停战协定。俄军从立窝尼亚占领的地方全部撤退,大部分立窝尼亚归波兰所有,波洛茨克仍归立陶宛。1583年,瑞典也同俄国订立了和约,瑞典保有纳尔瓦和爱沙尼亚北部。丹麦占有厄塞尔岛和达哥岛。这样,战后立窝尼亚的领土瓜分的大致格局是:北部(相当今爱沙尼亚北部)被瑞典占领,其余的大部(相当今拉托维亚全部和爱沙尼亚南部)归属波兰,此外丹麦也占去了几个岛。

换句话说,这场战争俄罗斯耗费了巨大的力气却一无所获,而波兰赢得了双方交战的第二回合。波兰终于走出了“镇露”的第一步。

期间,由于俄罗斯压力,波兰和立陶宛结合的更加紧密。1569年的卢布林联合中,两国合并为波兰立陶宛联邦(两国联邦,也就是只有一个王冠了,不再是波兰国王兼任立陶宛大公这种形式)。

无论如何,波兰终于赢得了和俄罗斯对抗的第二回合。原本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正应该宜将剩勇追穷寇,再接再厉,扩大优势。但是很不幸……战争还没彻底结束,又一个同样的打击降临了(我为什么要说“又”呢?)。

那就是波兰王统第三次断绝。

波兰王统的第三次断绝以及君主选举制


王统断绝的理由很多,但是这一次没什么好说的,完全是波兰国王奥古斯特实在太不给力了。

奥古斯特能力很强,对外,他在北方战争中对抗俄罗斯,对内,他已经逐渐控制了国内局势。他先后娶了四个老婆,但是却没有子女。因为他是雅盖隆家族最后一位直系男性子嗣,素以他试图通过与他最美丽的两个情妇芭芭拉·吉然卡和安娜·扎扬奇科夫斯卡私通来解决这个问题。而波兰议会(就是“瑟姆”)也愿意将齐格蒙特的任一男性子嗣立为嫡嗣,并承认其为齐格蒙特的继承者,哪怕他是私生子。但是,不幸的是,国王去世时仍然膝下无子。

于是,波兰的悲剧开始了。由第一次王统断绝而产生的肿瘤,也就是科希策特权所埋下的深深隐患,抓住了有利时机,迅速膨胀。在外部与俄国的战争还在持续的情况下,贵族们召开了全国议会,最后遵照大多数贵族的意见,由全体贵族在全国议会期间选举国王。从此,波兰进入了君主选举制。

用脚趾头也想得出来,这种选举出来的国王,必须做出种种妥协让步。他的王权,决不能和那些因为征服或者因为血统而产生的王权媲美。

第一个为被选为波兰国王的是法国国王查理九世的弟弟亨利。但波兰贵族为了限制其权利,还迫使亨利签订了所谓的“亨利王约”。主要是不准国王把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引入波兰,并接受波兰的政治制度和贵族享有的特权,如果国王不遵守任何一条原则,国民可以不服从国王的命令。

  这个国王的王权有多大,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出来了。

好吧,亨利也是有点底气的。这种憋屈的国王,不当也罢。在1574年其兄夏尔九世去世后,他就放弃让他感到不自在的波兰王位,回国即位为法国国王。他在波兰只呆了6个月。波兰错过了一个还算不错的国王(虽然无雄才大略,但是有相当高的政治手腕和权术,也算凑合),法国迎来了一个还算过得去的国王。

好吧,到了这个地步,王统也就没意义了。反正每次都由贵族自由选举下一个国王。我们就不提王统了,继续说说“镇露”的事迹。

1598年,沙皇伊凡雷帝去世,留里克王朝终结,国内一片混乱。1601年,波兰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前后推出了两个冒牌货,冒充皇太子德米特里(也译作季米特里),来争夺俄罗斯的王权。两个冒牌货失败后,波兰从暗中支持改为直接干涉,波兰正规军攻入俄国。1611年6月,波军主力攻克了斯摩棱斯克,这场围城战使这个城市的人口由8万锐减到8000。

1612年,俄国税务官科齐玛·米宁和德·米·波扎尔斯基王公指挥的义勇军击败波兰军队,夺回莫斯科。1613年2月,俄国缙绅会议选举了莫斯科旧领主米哈伊尔·费奥尔多罗维奇·罗曼诺夫出任沙皇,俄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王朝--罗曼诺夫王朝开始。1618年,波兰军队再次逼近莫斯科,但被俄军击退。


苏联时期的历史学者称:“17世纪初期外国干涉和农民战争的结果,使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时人称之为'莫斯科的浩劫'。大量耕地草木丛生,许多村庄荒无人烟。俄罗斯中部不少县在17世纪20年代前,荒芜的土地竟达60%。”

虽然没能占领莫斯科,但是基辅和斯摩棱斯克等斯拉夫人居住的名城都落在波兰手中。波兰与俄国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反复拉锯战,双方所辖的哥萨克人,也相互侵袭。在乌克兰,俄、波和奥斯曼土耳其及其藩属克里米亚汗国三方反复厮杀长达百年。波兰从此有了“镇露”的伟大业绩。

但是很遗憾,17世纪中叶是波兰贵族共和国由极盛走向衰亡的转折点。17世纪上半叶,波兰同土耳其、乌克兰的哥萨克、克里木鞑靼汗国及瑞典爆发了一系列战争,严重消弱了波兰在波罗的海的地位。特别是哥萨克大起义(参考显克微支的名著《火与剑》,乌克兰哥萨克起义的原因就在于贵族拒不执行国王颁布的,有利于哥萨克的命令。如果没有王权的衰落,如何能发生这种狗屁事情?),对波兰打击尤其严重。同时,弱小的王权和贵族共和制度使波兰大部分力量都陷入内耗。

但是悲剧还在进一步发展。1652年的议会上,由波兰王统的第一次断绝埋下的肿瘤终于彻底爆发了。立陶宛大贵族的代理人西青斯基反对多数议员通过的关于延长议会会期的决定,他的否决虽然受到众多议员的谴责,但仍被认为是合法有效的,从而开创了波兰历史上只要有一个议员反对,议案就无法成立的先例,这就是史家通称的自由否决权。自由否决权使波兰最重要的权力中心议会瘫痪。它的确立,实际上意味着波兰贵族民主制度的全面崩溃,波兰进入大贵族专权的混乱时期。

波兰历史上最后一位国王——斯坦尼斯瓦夫·波尼亚托夫斯基上任后力图通过改革取消自由否决权和自由选王制,实行王位世袭,加强国王权力。虽然他是俄国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前情夫,但他上任后,并没有对俄国惟命是从,而是致力于改革。可是这些改革政策破坏了大贵族的“黄金自由”,为此大贵族于1767年结 成同盟投靠俄国,要求俄国沙皇对波兰国王的改革进行干预。于是,俄国伙同普鲁士以宗教问题为借口,对波兰进行了无理而粗野的干涉,最终迫使波兰议会于1768年通过所谓的“基本法”,其中包括坚持自由否决权和自由选王制。波尼亚托夫斯基的改革宣告失败。

1768年,在沙俄的鼓动下,波兰议会通过的异教徒权力平等法案引起了广大贵族的不满,他们反对俄国对波兰内政的干涉,也反对国王,但终因双方力量悬殊,无法抵御俄国的进攻。俄国的节节胜利引起了奥地利和普鲁士两国的嫉妒和担忧,普奥二国既不愿看到俄国过分强大,也不希望俄国侵害到他们的利益,于是俄、普、奥三国于1772年8月在彼得堡签订了瓜分波兰的条约,此后又分别在1793和1795年彻底瓜分了波兰。

作为一个王国,从此波兰不复存在。

平独镇露大波波的灭亡,和她三次的王统断绝是离不开的。如果波兰的王统能像俄罗斯的罗曼诺夫王朝一样稳定,持续数百年,也许平独镇露再不仅仅是历史。如果卡齐米日三世有儿子,如果雅德薇嘉有儿子,甚至如果奥古斯特有儿子,事情也许会完全不同。
当然,历史不容假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