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区之间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自然衍生出了迥异的内政、外交思路。 在“条顿骑士团”的帮助之下,成功击败了凯斯图蒂斯父子。 雅盖沃随即成为了立陶宛本土无可争议的最高统治者。 而此时更大的好消息从南方传来。 公元1382年9月10日,兼任匈牙利和波兰国王的路易一世病逝。 由于膝下无子,且长女叶卡特琳娜早夭。 因此路易一世在临终之前订立遗嘱:匈牙利和波兰的王位将由自己的次女玛丽亚继承。 路易一世画像 尽管路易一世为了给自己的千金铺就“女王之路”费尽了心力。 早早将其许配给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之子——“卢森堡家族”的勃兰登堡侯爵—西吉斯蒙德。 安排自己的妻子伊丽莎白以太后身份摄政。 但这些安排并无法改变传统的匈牙利人对一个女性君主的反感。 路易一世尸骨未寒,匈牙利国内便陷入了持久的政治动荡之中。 直到公元1385年西吉斯蒙德率领勃兰登堡军队进入布达,与玛丽亚完婚局势才有所好转。 路易一世死后匈牙利的纷乱 借助着丈夫西吉斯蒙德的帮助,玛丽亚于公元1386年成功的暗杀了觊觎匈牙利王位的堂兄——那不勒斯国王查理三世。 从而巩固了自己的统治。 但失去了共同的敌人之后,玛丽亚与西吉斯蒙德之间也为了争夺权力而日益貌合神离。 公元1395年身怀六甲的玛丽亚坠马身亡。 西吉斯蒙德修改家谱,自称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的七世孙,从而独揽大权。 “安茹王朝”在匈牙利的统治由此终结。 相较于乐于接受神圣罗马帝国统治的匈牙利人而言。 大、小波兰的贵族从一开始便对玛丽亚及其来自德意志地区的未婚夫充满了抵触情绪。 面对着群情激奋的波兰议会,摄政太后伊丽莎白不得不于公元1383年2月,将路易一世的幼女雅德薇嘉送往波兰。 雅德薇嘉画像 事实形成了匈牙利与波兰分而治之的局面。 波兰人对于年仅10岁的雅德薇嘉没有太大的恶感。 但无法接受路易一世生前为其与“哈布斯堡家族”成员——奥地利公爵之子威廉订立婚约。 大波兰地区的贵族希望雅德薇嘉能够与波兰本地贵族——马佐夫舍公爵齐莫维特四世联姻。 但小波兰方面却依旧对马佐夫舍公国抱有敌意。 在西吉斯蒙德急吼吼的率军进入波兰,试图强行在克拉科夫加冕之际。 小波兰贵族开始为自己未来的女王寻找一位更为强大的夫婿。 最终立陶宛大公雅盖沃映入了他们的眼帘。 雅盖沃画像 公元1384年10月15日,在雅德薇嘉于波兰正式加冕为女王的同时。 小波兰的贵族阶层事实上已经与雅盖沃达成了协议。 公元1385年1月,雅盖沃委派自己的弟弟斯克盖拉及维尔纽斯当地的里加商人领袖海诺为特使,前往克拉科夫求婚。 在雅德薇嘉女王表示“全凭我母亲做主”的情况之下,雅盖沃的特使不得不又转向匈牙利。 而恰在此时奥地利公爵利奥波特三世也抵达了布达,要求雅德薇嘉尽快与自己的儿子威廉完婚。 相比于信仰多神教、且仍处于文明世界边缘地带的立陶宛而言。 身为摄政太后的伊丽莎白,自然更愿意接受一位来自的奥地利女婿。 公元1385年8月23日,威廉来到克拉科夫并与雅德薇嘉举行了婚礼。 但就在两位新人步入洞房之际,克拉科夫当地掀起了一场针对奥地利人的暴动。 面对着波兰人的刀斧,威廉被迫抛下妻子,狼狈逃命。 而据说雅德薇嘉曾挥舞利斧,砸开紧锁的城堡大门,追随自己的丈夫一起离开波兰。 但最终在当地贵族的规劝之下,女王还是冷静了下来。
关于雅德薇嘉和威廉之间是否有过夫妻之实,波兰史料中众说纷纭。 保守派的意见认为女王当时尚未年满12周岁,不具备圆房的条件。 而好事者则宣称威廉早在婚礼之前便已偷偷潜入女王的卧室,两人同床共枕长达2周之久。 但无论如何,由于波兰贵族的阻挠,雅德薇嘉和威廉之间的婚姻只能如此草草的画上了句号。 波兰贵族之所以如此急吼吼的要将威廉赶走,是因为几乎就在克拉科夫方面操办女王婚礼的同时。 立陶宛大公雅盖沃同意了波兰方面所提出的一系列条件。 承诺在带领立陶宛人皈依天主教之余,还将在加冕之后接受波兰议会的制约。 公元1385年8月14日,立陶宛与波兰方面的特使于今天白俄罗斯境内的克列瓦签署了一份共计560字的盟约。 当时几乎没有人会想到,这份仅仅是为了尽快促成雅盖沃与雅德薇嘉婚事。 日后竟然会成为未来长达4个世纪的“波兰—立陶宛联邦”的起点。 纪念女王雅德薇嘉与大公雅盖沃婚事的雕塑 消息传到克拉科夫,据说女王雅德薇嘉在瓦维尔大教堂的耶稣受难像前,长时间的跪拜祷告,才最终同意了这门婚事。 但波兰贵族们却早已急不可耐。 他们向雅盖沃发出一份时间表,要求其必须在公元1386年1月11日之前,赶到波兰境内完婚。 对于一国之君而言,雅盖沃赶在这个时间节点之前,前往波兰完婚本不是难事。 但偏偏此时立陶宛与“条顿骑士团”之间龌龊不断,“克列瓦协议”墨迹未干,“条顿骑士团”便再度杀入了立陶宛境内。 后世常将“条顿骑士团”与雅盖沃的决裂,归咎于公元1382年从立陶宛西逃至普鲁士的凯斯图蒂斯之子维陶塔斯。 维陶塔斯 认为正是因为其从中的挑唆,才最终导致了14世纪末期“条顿骑士团”与立陶宛之间的频繁的战事。 但事实上维陶塔斯抵达普鲁士之初,“条顿骑士团”并未给予其特别的礼遇。 相反公元1382年10月接替病故的温里希·冯·奈普奥德出任“条顿骑士团”第23任大团长的康拉德·佐林格·冯·罗斯坦,此时正与雅盖沃就重新划定双方边界问题而打的火热。 公元1382年10月31日,经过为期6天的谈判。 康拉德·佐林格与雅盖沃于涅曼河口的一个名为杜比萨的小岛之上,正式签署了一份被后世称为《杜比萨条约》的协议。 根据相关条款的约定,雅盖沃向“条顿骑士团”方面承诺将在四年之内完成立陶宛全境对天主教的皈依。 同时割让萨莫吉希亚地区,并继续维持与“条顿骑士团”的军事同盟关系。 《杜比萨条约》的签署,在“条顿骑士团”方面看来,是帮助雅盖沃最终战胜凯斯图蒂斯、坐稳立陶宛大公之位所应得的回报。 但对于雅盖沃而言,却是为赢得更多时间以整顿内政的权益之计。 正是这种认知上的差异,令“条顿骑士团”对于立陶宛方面迟迟没有履行协议而耿耿于怀。 最终于公元1383年夏天于边境地区集结重兵。 公元1383年7月19日,“条顿骑士团”大团长康拉德·佐林格与雅盖沃再度约定在《杜比萨条约》的签署地见面。 但双方隔河相望,却谁也不愿意先迈出第一步。 这种颇为尴尬的局面,最终导致了“条顿骑士团”于7月30日向立陶宛宣战。 并于当年的10月21日为维陶塔斯举行了皈依天主教的洗礼。 支持其以涅曼河西岸为基地,招揽其父的旧部,向雅盖沃发起复仇之战。 在“条顿骑士团”的支持之下,维陶塔斯所部迅速收复了其家族的核心领土特拉凯。 公元1384年1月30日,维陶塔斯在柯尼斯堡正式宣布特拉凯公国效忠“条顿骑士团”,并割让萨莫吉希亚地区。 柯尼斯堡 眼见维陶塔斯将成为“条顿骑士团”在立陶宛的主要代理人。 雅盖沃无奈之下于公元1384年的夏天再度与“条顿骑士团”和维陶塔斯媾和。 并许诺在全面恢复维陶塔斯家族领地的基础之上,尽快落实《杜比萨条约》的相关协议。 但事实证明,雅盖沃的承诺依旧不过是缓兵之计。 他之所以愿意恢复维陶塔斯的领地,更多是希望出于离间其与“条顿骑士团”关系的目的。 在雅盖沃的怂恿之下,维陶塔斯最终于公元1384年7月公然向“条顿骑士团”发起了进攻。 配合雅盖沃麾下的军队拔除了涅曼东岸“条顿骑士团”新建的一系列城堡。 遭到背叛而损失惨重的“条顿骑士团”,随即在涅曼河沿线不断对立陶宛人发动全面的进攻。 疲于奔命之际,雅盖沃直到公元1386年2月15日才抵达克拉科夫。 克拉科夫 3天之后35岁的雅盖沃正式迎娶了年仅12岁的雅德薇嘉。 雅盖沃之所以冒险丢下整个公国,前往波兰求亲。 很大程度上缘于在“条顿骑士团”日益强大的攻势之下,立陶宛必须抛弃多神教信仰。 投入天主教阵营才能避免遭遇更大规模的“十字军”讨伐。 而对于波兰而言,放眼东欧整个也唯有雅盖沃和立陶宛这样的盟友才能保证其独立性。 因此尽管雅盖沃与雅德薇嘉之间年龄相差悬殊,甚至不会说一种可以沟通的语言。 但却丝毫不影响他们很快便成为贵族和民众心目中的天作之合。 合并之后的“波兰—立陶宛联邦” 雅盖沃和雅德薇嘉的婚事,给了“条顿骑士团”新的战争借口。 以支持奥地利公爵威廉与雅德薇嘉婚姻的合法性为由。 “条顿骑士团”向罗马教廷提出了宣布立陶宛与波兰联姻无效,并组织“十字军”予以讨伐的申述。 但在罗马教廷显然更为关心的是,雅盖沃是否能真正带领立陶宛人皈依天主教。 因此虽然装模作样的派出使者对雅盖沃和雅德薇嘉的婚姻情况进行调查。 但在公元1387年初雅盖沃在立陶宛正式推广天主教,并在维尔纽斯设立主教区之后。 随即顺水推舟的于公元1388年宣布雅盖沃和雅德薇嘉完全合法。 “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两国的实力,更对“条顿骑士团”形成了合围之势。 也就为后来“十字军”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作者简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