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注宝宝的四种心灵需求

 长沙7喜 2015-03-31

当每个孩子哇哇坠地时,他们的心灵最为纯净。他们的心灵都是一块没有杂质的净土,没有谎言,没有欺骗,一切都直来直去,他们的行为都是基于想满足自己某种单纯需要所致。

面对纯真可爱的宝宝,如果父母对他们的行为缺乏敏锐触觉,很可能会引起孩子不良的行为问题,但如能关注到宝宝的常见的心理需求,则有助于了解掌握他们的心理变化及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孩子常见的四种心理需求:

1.父母的爱护和关怀;

2.被接受、被尊重;

3.得到别人的赞赏;

4.在家里有地位。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孩子会利用自已好的行为表现,来取悦父母以便得到父母的赞赏,从而满足其心理需要;但有些孩子可能不会或不能做到这点。当他们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以不适当的行为来获得心理上的补偿。

孩子可能会有的四种不适当行为:

第一种:引起注意

每个孩子都想得到父母的注意,获得父母的重视。但当孩子长时间不能从自己好的行为中取得父母的注意,他们便会用不当的行为来达致目的。

第二种:用反抗争取权力

如同成年人一样,每个孩子也都会觉得自己是很重要的,也都有得到别人尊重和接受的内心需求。而当孩子感到父母常用权威来指使自己,就会以反抗来表现自己的能力。父母愈是行使权威,孩子的反抗就愈大。

第三种:报复

孩子在与父母争权力的过程中,往往是失败者;内心的失败感就会促使孩子用报复的行为来刺伤父母的心。因为他们觉得只有这样才会让父母知道他的重要。

第四种:自暴自弃

当孩子长时间生活在挫败无助的环境中,便会觉得自己全无价值,甚至连对抗和报复的勇气也失去,这时就会通过表现无能来逃避别人对他的要求。

总之,过分保护、同情、控制和支配孩子,均是不尊重孩子的行为。负责任的父母应多了解掌握些孩子的心理特点,多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把准孩子的内心需求。以友善和严谨的态度,尊重孩子的心理需求,给予孩子选择自由,同时让孩子亲历此抉择的结果,帮助孩子积极、健康、愉悦地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