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宋)黄庭坚行书《香严十九颂卷》

 鳳舞抚仙 2015-03-31
 

       《香严十九颂卷》文字见载于《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九,十九颂标题依次为:一、《授指》;二、《最后语》;三、《畅玄与崔大夫》;四、《达道场与城阴行者》;五、《与薛判官》;六、《与临濡县行者》;七、《显旨》;八、《三句后意》;九、《答郑郎中问二首》;十、《谈道》;十一、《与学人玄机》;十二、《明道》;十三、《玄旨》;十四、《与邓州行者》;十五、《三跳后》;十六、《上根》;十七、《破法身见》;十八、《独脚》。

 
[转载]北宋黄山谷《筠清馆法帖路杂记二则》等

[转载]北宋黄山谷《筠清馆法帖路杂记二则》等

[转载]北宋黄山谷《筠清馆法帖路杂记二则》等

[转载]北宋黄山谷《筠清馆法帖路杂记二则》等

[转载]北宋黄山谷《筠清馆法帖路杂记二则》等

[转载]北宋黄山谷《筠清馆法帖路杂记二则》等

[转载]北宋黄山谷《筠清馆法帖路杂记二则》等

[转载]北宋黄山谷《筠清馆法帖路杂记二则》等

[转载]北宋黄山谷《筠清馆法帖路杂记二则》等

[转载]北宋黄山谷《筠清馆法帖路杂记二则》等

[转载]北宋黄山谷《筠清馆法帖路杂记二则》等

[转载]北宋黄山谷《筠清馆法帖路杂记二则》等

[转载]北宋黄山谷《筠清馆法帖路杂记二则》等

    黄山谷《香严十九颂卷》

         现存《香严十九颂卷》残拓计十五开,草书九十四字,楷书七十四字,按原文顺序整理释文如下:答郑郎中问二首语中埋迹,声前露容。即时妙会,古人同风。响应机宜,无自他宗。诃起騃蟒,奋迅成龙。语里埋筋骨,即时才妙会,音声染道容。拍手趁乘龙。谈道的的无兼带,独运何依赖,路逢达道人,莫将语默对。与学人玄机妙旨迅速,言说来迟才随语会,迷却神机扬眉当问,对面熙怡。是何境界,同道方知。明道思思似有踪,明明不知处。借问示宗宾,徐徐暗回顾。玄旨去去无标的,来来只么来。有人相借问,不语笑咳咳。与郑州行者林下觉身愚,缘不带心珠。开口无言说,笔头无可书。人问香严旨,莫道在山居。三跳后三门前合掌,两廊下行道。中庭上作舞,后门外摇头。上根咄哉莫错,顿尔无觉。空处发言,龙惊一著。小语呼召,妙绝名貌。巍巍道流,无可披剥。破法身见向上无耶娘,向下无男女。独自一个身,切须了却去。闻我有此言,人人竞来取。对他一句子,不道无言语。  有独脚一首,纸尽不书。香严智闲十九颂,所谓十二部经清净法眼目,《传灯》备载而《玉英集》止取五颂,不知具何种择法眼也。  
       对照现存拓片可知,《十九颂》前十首仅剩两个标题《答郑郎中问二首》,《谈道》)和七个残字:即《答郑郎中二首》之二末尾二字“乘龙”一各本均误释为“华严”二字,这便是前述水赉佑先生所定(华严帖》之原由)及《谈道》)首句“的的无兼带”。不过自第十一首《与学人玄机》的第二句末字“迟”字起,一直到帖尾题跋却保存完好。这使我们得以欣赏这件山谷草书杰作的最后精彩一段。  无论是书写格式,还是书法的气息神韵,《香严十九颂卷》都与《谈道章卷》惊人地相似,看来这也是《郁孤台法帖》残拓的收藏者无法分辨两件作品,造成装裱次序严重混乱的直接原因。不过,由此我们也得出一个推论:大抵两件作品的创作时间、背景应该基本相同。  
       与《谈道章卷》相比,《香严十九颂卷》的流传情况则不甚了了。目前所掌握的资料,除元末明初人谢应芳(1296-1392)《龟巢集》卷十八著录此作并有一段题跋外,没有更多关于此作的著录。谢应芳跋云:  宋高宗谓书学废于五季,至本朝蔡襄等方入格律,苏、黄、米、薛各有旨趣。然山谷之书为一代名笔,岂易得哉? 
        谢应芳转述高宗赵构评宋人书法的原话,见《翰墨志》,而其谓“山谷之书,为一代名笔”则应是一个时代话语特征的反映。因南宋以降,山谷书法倍受尊崇,深识书者,往往宗其为宋代以来第一大家,尤其在谈到山谷草书成就时,更几乎是众口一词,有如上述谢应芳语。  
       大字行楷书与狂草的交替,是《香严十九颂卷》给人的强烈印象,可以说这也是山谷晚年草书形成的一种基本模式。试看他的许多草书名作,无不有大段的楷书题跋,而这一件《香严十九颂卷》,不管作者在创作时是否有意,客观上突显了山谷老人两种代表书体交相辉映的特殊情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