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书法理论三题

 鸿墨轩3dec 2015-04-29

苏轼书法理论三题

                
刘 石
 
 
自出新意 不践古人

魏晋以前,甲骨金文、秦篆汉隶固已“作为永不复返的阶段而显示出永久的魅力”(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魏晋以降,书法更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得到蓬勃发展。有唐一代,名家辈出,欧褚颜柳,竞相争妍。在这种“天下之能事毕矣”(《书吴道子画后》,《苏轼文集》卷七十,中华书局,1986年。下引仅注卷数)的形势下,要想与前人争雄,非另辟蹊径不可。
       学究天际、才气横放的苏东坡,是一位不容陈规旧矩束缚,在艺术天地里纵横捭阖的风流人物。在文学创作上,他要求自成一家:“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与鲜于子骏三首》之三,卷五十三)在书法创作上,也鲜明地提出了创新的主张:
        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评草书》,卷六十九)
        文学艺术的发展,总以继承作为前提。对于书法这门艺术,继承更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东坡早年最喜二王父子,反复临摹《兰亭》,中晚年转爱颜真卿、杨凝式,对于同代书家如蔡襄、米芾等,也非常推崇。遍法诸家,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他知道,唐贤诸家很讲法度,各人相对他人来说,未尝没有变化。他说:“柳少师 书本出于颜,而能自出新意,一字百金,非虚语也。”(《书唐氏六家书后》,卷六十九)又说:“颜公变法出新意。”(《孙莘老求墨妙亭诗》,《苏轼诗集》卷八,中华书局,1982年)无不着眼于“新意”二字。
        正因如此,他清楚地认识到,“工摹临者非自得”(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五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不主亦步亦趋,而主唯神是求这就是清人周星莲所说的:“坡翁学书,将古人字帖悬诸壁间,观其举止动静,心摹手追,得其大意。”(《临池管见》,《美术丛书》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明人董其昌说:“东坡先生书,世谓其学徐浩。以予观之,乃出于王僧虔耳。但坡公用其结体,而中有偃笔,又杂以颜常山法,故世人不知其所自来。……书家未有学古而不变者也。”(《画禅室随笔?评法书》,《艺林名著丛刊》本,中国书店,1983年)且不论董云确否,但他是抓住了东坡临池特色的,即善变众体,汇粹百家,铸己之长。刘熙载《艺载?书概》评东坡的书法,亦云:“其正书字间栉比,近颜书《东方画赞》者为多,然未尝不自出新意也。”他的创作是达到了他理论的要求的。
       东坡书法的创新精神,还清晰地表现在学书的历程中。他自少即喜作书,终生未曾辍笔,总是孜孜不倦地探索,不满足已有的成就。与之过从甚密的李之仪有两段记载:
       东坡从少至老所作字,聚而观之,几不出于一人之手。(《跋东坡帖》,《姑溪居士文集》卷三十八,《丛书集成初编》本)
       予从东坡游旧矣,其所作字,每别后所得,即与相从时小异。(《跋东坡大庾岭所寄诗》,同上)在东坡生前就曾编纂其诗文集的刘沔 ,跋东坡所书《九歌》时亦云:先生晚年字画老劲雄放,元丰中作字华丽工妙,后生不见前作,往往便谓赝本。(《东坡先生书〈九歌〉卷跋》 ,明郁逢庆《续书画题跋记》卷六载,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6年)东坡一生书法的变化确实很大,这有其留下的大量墨迹作为佐证。其中固然有书艺发展的原因,更主要的是他不止息的创新精神。东坡的胸怀宽容博大,他容得下、极喜欢、也很需要各种各样的艺术风格。他曾指摘王安石“好使人同己”(《答张文潜县丞书》,卷四十九),他门下四学士的文风迥然各异,他自己作词也是豪放则气势逼人,婉约则缠绵悱恻。可见其书法风格的不断变化实属必然。
       众所周知,东坡的执笔及有关执笔的看法曾引起过非议 。他说:“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欧阳文忠公谓余,当使指运而腕不知,此语最妙。方其运也,左右前后却不免欹侧,及其定也,上下如引绳,此之谓笔正。”(《记欧阳公论把笔》,卷七十)当时便有人讥讽他执笔不合古法,至明人丰坊《书诀》更贬斥道:“'执笔无定法,大要虚而宽’,由不能虚掌实指,而肉必衬纸,故其遗迹扁阔肥浊,猥俗可厌。不唯自误,亦且误人。”(《美术丛书》本)而究其实,这未尝不是东坡创新精神的另一表现。他论同代书家沈辽的一段话,很能看出这一点:“沈辽少时本学其家传师者,晚乃讳之,自云学子敬,病其似传师也,故出私意新之,遂不如寻常人。”(《论沈辽米芾书》,卷六十九)无疑,他是很赞成沈辽的“出私意”的。
通常,人们都认为写字要提管悬腕,尤其大字行草,不可浅执,但东坡偏违背这一“古法”而出以“私意”,“握笔近下”(李之仪《庄居阻雨,邻人以纸求书,因而信笔》之三,《姑溪居士文集》卷十七),腕不悬而笔卧。东坡就是用这种大逆于古的执笔方法,写出了自己独特的风貌。
       曾有人指摘东坡的词多不协律,晁补之认为“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能改斋漫录》卷十六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对其执笔的不合古法,也正可作如是观。
       不过,应该承认,东坡有充足的临池经验,有极高的艺术修养,加之天资过人,才气横溢,所以才能“用病态的方法自由自在地写出他自己的一种风神来”(潘伯鹰《中国书法简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貌妍容有颦,璧美何妨椭”(《次韵子由论书》,《苏轼诗集》卷五),东坡这两句诗,拿来作为对他执笔方法的总结,正非常合适。
       至于前人指摘他“扁阔肥浊,猥俗可厌”,“猥俗”固是偏见 ,“扁肥”却近事实,但这不是东坡执笔法带来的恶果,而是其审美趣味的表露。东坡一贯不喜瘦硬的书风,对杜甫“书贵瘦硬方通神”(《李潮八分小篆歌》,浦起龙《读杜心解》卷二之三,中华书局,1981年)的观点表示异见:“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孙莘老求墨妙亭诗》)。他自云“东坡平时作字,骨撑肉,肉没骨,未尝作此瘦妙也”(《题自作字》,卷六十九),而且达到了黄庭坚所说的效果:“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于今为天下第一。”(《跋自所书与宗室景道》,《山谷题跋》卷五,《丛书集成初编》本)总而言之,墨丰字扁,气韵有余,这是他艺术趣味的有意追求,如果说与他的执笔法有何联系,只能是执笔法促进了这种艺术追求的实现。
       值得指出,东坡的执笔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他当然也采用常规的执笔方法,例如著名的《黄州寒食帖》墨迹,其中“年年欲惜春”的第一个“年”字,末笔长直,一拖而下,决非“腕著笔卧”所能写出,非悬腕中锋不可。另外他的书法以肥扁为重要特色,同时也不乏瘦劲之作,即使肥扁,也肥而不失其力,扁而觉其挺拔东坡自评:“余书如绵裹铁” 诚如所云。

苏轼书法理论三题 - 红荷彩韵 - 红荷彩韵 (宋赫博客)

 

苏轼书法理论三题 - 红荷彩韵 - 红荷彩韵 (宋赫博客)

 

苏轼书法理论三题 - 红荷彩韵 - 红荷彩韵 (宋赫博客)

 
     落笔如风  初不经意

      天才只有在勤奋的前提下方能显出其存在,这对任何人也不例外。苏轼曾说过这样的话:“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墨磨万锭,不作张芝作索靖。”(《题二王书》,卷六十九)同时,他还对书法艺术作过理论的探讨。例如他探讨学书的步骤,当依书体发生的先后。“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行立而能走者也”《书唐氏六家书后》。卷六十九《跋君谟书赋》及《跋陈隐居书》均有类似见解)。又指出各种书体的诀窍,其难在于其体之特性相反的一面,所谓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跋王晋卿所藏莲华经》,卷六十九)。凡有书法创作经历者,定不河汉此言。他还强调: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论书》,卷六十九)这些都反映出东坡在书法上的研精钩深。
       然而,从东坡书法的美学思想来看,他强调的是一种与其个性、才气十分吻合的境界,这就是称赞文同时所用的八字“落笔如风,初不经意(《跋文与可草书》,卷六十九)。这一美学思想有其世界观的根据,他认为:“日行于天,委照万物之上,光气所及,或流为庆云,或结为丹砂,初岂有意哉!”(《书王奥所藏太宗御书后》,卷六十九)也有其哲学观的根据,所谓“不留于一物,故其神与万物交,其智与百工通”(《书李伯时〈山庄图〉后》,卷六十九)。具体到艺术创作,他进而认为:“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宝绘堂记》,卷十一)从这一观点出发,他十分强调书法“不经意”而作,认为“书初无意于佳乃佳耳”(《评草书》)。在《跋王巩所收藏真书》中,他有一段具体阐述:
       余尝爱梁武帝评书善取物象,而此公尤能自誉。观者不以为过,信乎其书之工也。然其为人傥荡,本不求工,所以能工此。如没人之操舟,无意于济否,是以覆却万变,而举止自若,其近于有道者耶?(卷六十九)
       由此可知,他不反对“求工”,但要求“本不求工”。“本不求工”而至于“工”,这就是他的理想境界。他以此评人:“此数十纸皆文忠公冲口而出,纵手而成,初不加意者也。”(《跋刘景文欧公帖》,卷六十九)别人也以此评他:“余谓东坡天分绝高,随手写去,修短合度,并无意为书家,是其不可及处。”(清钱泳《书学》,《履园丛话》卷十一“宋四家书”条,道光十八年述德堂刊本)
      苏轼很注意理和意的表达,反对汲汲于形式和形似:
我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次韵子由论书》)
物一理也,通其意则无适而不可。(《跋君谟飞白》,卷六十九)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之一,《苏轼诗集》卷二十九)
岂举体皆似?亦得其意思所在而已。(《传神记》,卷十二)
      他鄙视那些“与印板水纸争工拙于毫厘间”(《书蒲永升画后》,《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六十,《四部丛刊初编》本)的画工,因为他们“或能曲尽其形,而至于其理,非高人逸才不能办”(《净因院画记》,卷十一)。他欣赏的是“高人逸才”孙知微的作画之态:
       始知微欲于大慈寺寿宁院壁作湖滩水石四堵,营度经岁,终不肯下笔。一日仓皇入寺,索笔甚急,奋袂如风,须臾而成,作输泻跳蹙之势,汹汹欲崩屋也。(《书蒲永升画后》)
        这其实也是他自己作书的写照。请看黄庭坚精彩的描述:性喜酒,然不能四五龠已烂醉,不辞谢而就卧,鼻鼾如雷,少焉苏醒,落笔如风雨,虽谑弄皆有义味,真神仙中人,此岂与今世翰墨之士争衡哉!(《题东坡字后》,《山谷题跋》卷五)
       应该看到,东坡书法看似信手点画,随意出之;实则成竹在胸,修短合度。没有严格的训练,没有娴熟的技艺,是不能达到的。他是既雕既琢,复归于朴。我们在欣赏他落笔如风雨、随意挥洒的风采时,不要忘了他“笔秃千管、墨磨万锭”的艰辛。
东坡曾说:
书之美者,莫如颜鲁公。然书法之坏,自鲁公始。(《王直方诗话》引,见曾慥《类说》卷五十七,王汝寿等《类说校注》本,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
怎样理解看似矛盾的这段话?这也同他上述的美学思想相关。东坡并非不推重有唐各家,对颜鲁公更是用力甚勤。但总体来说,更符合他的精神气质和审美趣味的,不是应规入矩、庄重森严的唐人书法,而是超然飘逸、通脱放达的魏晋艺术。他不无惋惜地说:
予尝论书,以为钟、王之迹,肃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至唐颜、柳,始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极书之变,天下翕然以为宗师,而钟、王之法益微。(《书黄子思诗集后》,卷六十七)
这正可取作上面那段话的注脚。
东坡的书法,一变唐风,变规矩为荡漾的气韵,变法度为舒散的意态。天真烂漫,高风绝尘,与魏晋风神息息相通。当然,如同他临帖不为帖所囿一样,他学晋也不是全盘复古,而是在追求魏晋风韵的同时,加进了黄山谷所说的“怒猊挟石,渴骥奔泉”(《跋东坡水陆赞》,《山谷题跋》卷五)的气势。明人董其昌曾精辟地概括晋、唐、宋三朝书风的差异:“晋人书取其韵,唐人书取其法,宋人书取其意。”(《容台别集》卷二,明崇祯三年刻本)周星莲又加发挥:“晋书如仙,唐书如圣,宋书如豪杰。”(《临池管见》)无疑,在宋书面目形成的过程中,苏轼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苏轼书法理论三题 - 红荷彩韵 - 红荷彩韵 (宋赫博客)

 

苏轼书法理论三题 - 红荷彩韵 - 红荷彩韵 (宋赫博客)

 

苏轼书法理论三题 - 红荷彩韵 - 红荷彩韵 (宋赫博客)

 
文章妙天下  忠义填骨髓

“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之一)这里引用东坡的这两句诗,是因为它能借来说明同样出于东坡的两句诗所表达的一个道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苏轼诗集》卷二十三)
毋庸说,东坡当然最明乎此中三昧。他在谈论书法时,不是仅仅局限于书法艺术本身,而是十分强调字外功夫的作用,以及人品对书品的特别影响。
东坡曾发“笔冢墨池”之语,已见上引。但他还有两句千古不易的名言,就是“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柳氏二外甥求笔迹二首》之一,《苏轼诗集》卷十一)。显然,他认为艺术的成就有赖于读书和文学的修养。
众所周知,东坡学问之广大精微,鲜有其匹。其文、其诗、其词,均开一代风气。极高的文学修养,不仅使他的书法书卷气浓,格高韵远,还直接影响他书法的风格。他的文章,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自评文》,卷六十六),其书则“涣涣如流水,逡巡盈纸”(李之仪《庄居阻雨,邻人以纸求书,因而信笔》之三,《姑溪居士前集》卷十七)。其诗“打通后壁说话”,“推倒扶起,无施不可”(《艺概?诗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其书则“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失法度”(《书所作字后》,卷六十九),“或按或提,肥瘦如意”(清梁巘《评书帖》,《美术丛书》本)。其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度,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埃之外”(宋胡寅《题酒边词》,《酒边词》卷首,《六十名家词》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其书则“如华岳三峰,卓立参昂,虽造物之炉锤,不自知其妙也”(《跋东坡书》,《山谷题跋》卷五)。
当然,东坡文学创作的造诣对其书法的影响,并非如上面所云可以各自独立、分而论之的。他的书法受文学修养的影响太明显,前人的评论太丰富,使得我们可以用这种并不科学的方法来表述。
总之,字外功夫对东坡书法的影响极大,黄山谷说:“余谓东坡书,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此所以他人终莫能及尔。”(《跋东坡书远景楼赋后》,《山谷题跋》卷五)实非虚语。
古人云:“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艺概?书概》)苏东坡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中国古代文论有个传统,就是论文往往兼人。两千年前的孟子已认识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孟子?万章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本,中华书局,1983年)汉代扬雄则云:“言,心声也,书,心画也。”(《法言?问神》,汪荣宝《法言义疏》本,中华书局,1987年)晋人潘岳就是因行不附言招致“心声心画总失真”(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之六,郭绍虞《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小笺》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之讥。宋人蔡京则是因为人品拖了书品的后腿,失去了厕身宋四家的荣誉。欧阳修说:“古之人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然后世不推此,但务于书。不知前日工书,随与纸墨泯弃者不可胜数也。使颜公书虽不佳,后世见者必宝也。”(《世人作肥字说》,《欧阳修全集》卷一二九,中华书局,2001年)南宋初沈作喆说:“昔贤谓,见佞人书迹,入眼便有睢盱侧媚之态,唯恐其污人不可近也。予观颜平原书凛凛正色,如在廊庙,直言鲠论,天威不能屈。至于行草,虽纵横超逸绝尘,犹不失正体。未必翰墨全类其人也,人心之所尊贱,油然而生,自然见异耳。”(《寓简》卷九,《四库全书》本)明人项穆云:“论书如论相,观书如观人。人品既殊,识见亦异。”(《书法雅言?知识》,《美术丛书》本)清人何绍基说得更为鲜明:
诗文字画不成家数,便是枉费精神,然成家尚不从诗文字画起,要从做人起。……然后用功于文字,渐渐搬移,其艺必成,适肖其人。(《题冯鲁川小像册论诗》,《东洲草堂文钞》卷五,光绪刻本)
东坡亦为此传统中之一人。他十分重视人品在文品中的作用,强调“凡学术之邪正,视其为人”(《书篆髓后》,卷六十九),并将其用于书法,说:
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跋钱君倚书〈遗教经〉》,卷六十九)
又说:
凡书象其为人。……古之论书者,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书唐氏六家书后》)
《旧唐书?柳公权传》载,“唐穆宗政僻,尝问公权笔何尽善。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上改容,知其笔谏也。”(中华书局,1975年)连穆宗都知其为“笔谏”,东坡却偏偏说:“其言心正则笔正者,非独讽谏,理固然也。”(《书唐氏六家书后》)
他把人品作为评骘书家的一条准则,如他崇仰欧阳修之为人,故认为“公墨迹自当为世所宝,不待笔画之工也”(《题欧阳帖》,卷六十九)。又说钱君倚:“钱公虽不学书,然观其书,知其为挺然忠信礼义人也。”(《跋钱君倚书〈遗教经〉》)又评王献之:“子敬虽无过人事业,然谢安欲使书宫殿榜,竟不敢发口。其气节高逸,有足嘉者。此书一卷,尤可爱。”(《题子敬书》,卷六十九)同样,他很鄙弃品格低下的书家,至认为:“世之小人,书字虽工,而其神情终有睢盱侧媚之态。”(《书唐氏六家书后》)
后世也有人从人品与书品相关联的角度论东坡。如同为书法家的清人何绍基说:“东坡书画诗文皆汪洋出奇,想见其人豪宕闲远可喜也。”(《题冯鲁川小像册论诗》)
当然,苏东坡未必不知道,单从书法上并不能区分人品之高低,“以貌取人,且犹不可,而况书乎?”(《题鲁公帖》,卷六十九)这里面有审美心理因素在起作用,所谓:
吾观颜公书,未尝不想见其风采,非徒得其为人而已。凛乎若见其诮卢杞而叱希烈,何也?其理与韩非窃斧之说无异。(同上)
就是说,当我们对书家的生平事迹有所了解,在欣赏和评价他的书法时,往往会因其人品的高下而产生相应的好恶之情。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相比于司空图所说的“人之格状或峻,其心必劲。心之劲,則视其笔迹,亦足见其人矣”(《书屏记》,《司空表圣文集》卷三,《四部丛刊初编》本),其见识更为通达。
以人取书或因人废书,从艺术的角度来说都是不十分恰当的。但这一文艺评论的民族传统,正反映了我国历代知识分子耿介正直的高风亮节。苏东坡,就是这类知识分子当之无愧的代表。他的一生,光明坦荡,不随俗俯仰,王安石新党变法时,抗颜反对,一贬再贬;旧党掌权后,又从大局着想,反对全废新法,以致终生郁郁,长才未展。但他襟怀宽广,气度豁达,观世间万物如浮蚁,未尝一事横于胸中。他给朋友的一封信中说:
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死生之际。(《与李公择十七首》之十一,卷五十一)
比之他所崇仰的前辈英烈,殆在伯仲之间。
黄庭坚《跋东坡墨迹》云:
东坡道人少日学《兰亭》,故其书姿媚似徐季海。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乃似柳诚悬。中岁喜学颜鲁公、杨风子书,其合处不减李北海。至于笔圜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当推为第一。数百年后,必有知余此论者。(《山谷题跋》卷五)
要言不烦地概括了苏东坡的学书历程、书法特色、历史地位,同时道及影响其书法的修养与人品二因素:“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揭示出一位中国古代优秀士大夫的磊落胸臆与艺术品格。

苏轼书法理论三题 - 红荷彩韵 - 红荷彩韵 (宋赫博客)

 

苏轼书法理论三题 - 红荷彩韵 - 红荷彩韵 (宋赫博客)

 

苏轼书法理论三题 - 红荷彩韵 - 红荷彩韵 (宋赫博客)


 

苏轼书法理论三题 - 红荷彩韵 - 红荷彩韵 (宋赫博客)

 

苏轼书法理论三题 - 红荷彩韵 - 红荷彩韵 (宋赫博客)

 

苏轼书法理论三题 - 红荷彩韵 - 红荷彩韵 (宋赫博客)

 

苏轼书法理论三题 - 红荷彩韵 - 红荷彩韵 (宋赫博客)

 

苏轼书法理论三题 - 红荷彩韵 - 红荷彩韵 (宋赫博客)

 

苏轼书法理论三题 - 红荷彩韵 - 红荷彩韵 (宋赫博客)

 

苏轼书法理论三题 - 红荷彩韵 - 红荷彩韵 (宋赫博客)

 

苏轼书法理论三题 - 红荷彩韵 - 红荷彩韵 (宋赫博客)

 

苏轼书法理论三题 - 红荷彩韵 - 红荷彩韵 (宋赫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