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还有不会送礼的人就点一下好了

 汉青的马甲 2015-03-31

  送礼是无数的职场策略之一,不一定丢人,也别抱着假清高的态度简单否定。


  陈平这样的智谋之士还曾经在白登送礼给单于,范蠡送过美女给夫差,汉明帝送过王昭君给匈奴,就你耿直,觉得这些都不是堂堂之阵,未免有些荒唐了。


  (民间传说中,错误地让领导对礼物估价让毛延寿付出了生命)


  给自己上司或者平级送礼,以赢得一个职位或者一次选举的事太高大上了,今天暂时不讨论。


  给生人送礼有两种目的,一曰坑人,二曰保命。


  前者比如三十个人里进五个,八个进复试你拍第八,你把评委搞定,最后算小分你赢了,有你笑有人哭,这叫坑人。这样做事的人,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留神别让人抓住了。


  保命式送礼,走投无路,比如头胎生个孩子,各种手续刁难,老家和工作地两头踢皮球,气得直哭这会儿与其让孩子当黑人再讨说法,不如送个礼把事情先搞定,没害谁,没妨碍谁,只是逃避恶政的一种方式,这类送礼,堂堂正正光明正大。


  送礼的第一件事,莫过于敲定预算,算算这件事如果黄了会损失多少钱,如果成了能省多少钱,这笔价值你大概打一个折扣,就是送礼的总额,总得有点利益。就像买一个官儿做,任上要挣回来一样。


  某姑娘考了一个职业资格证,高分通过,但自己疏忽漏填了资料,导致这个证今年可能没法发,明年要重考,今年可能是她评定职称的关键,她预计到年终奖大约损失3万元,这时就应该大胆拿出两万元甚至两万五来运动。


  谁的钱都不是风刮出来的,你自然可以想,也许一万元就够了啊,不过当一万元之后事情没办成,也不要怨念。如果你玩过大航海时代或许还记得,当你从北海道出发去探索俄罗斯附近的霸者之证村庄时,有老人会劝你“抱着随随便便心态去看看,会送命的”。


  别试图存在任何侥幸心理,对管事的人来说,只要你的行为给他们带来了麻烦,让他们蒙受了风险,你又渴望这东西,那好,出血。


  世界上从来不缺拿着钱想办事的傻帽,问题是素昧平生,我收谁的钱不是收,我为什么收你的?我不认识你,我敢信任你吗?


  首先要找到的就是关系,即使再闭塞的人,真正寻找关系也是可以找到的,我们拆一个实际的战例,比如你找到的第一位愿意帮你托人的人,是大学里的导师,我们以后称呼为“老师”,这是你直接认识的介绍者。


  (老师和同学是任何人都能有的关系来源,这也是为什么给孩子挑学校特别重要)


  而他帮你找到了一位能说得上话的领导,比如,我们称处长。


  电话打完就拉倒了?立刻先去见老师,送礼是一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最直接认识的人最为重要,再熟悉,如果必须办成,那就必须要面见。


  见到老师了解一下他和请托的领导有多熟,关系好到什么程度,处长好(四声)什么,爱什么,孩子多大,等等。


  老师如果是处长的上铺,俩人一起踢完球不洗脚的交情,你可能老师一个电话就能搞定,如果只是以前合作过,处长求过老师,那你肯定登门拜佛,得礼尚往来的。


  关系的介绍者如果是自己的老师或者长辈的话不要太客气,虚心请教。最关键的是,如果有可能的话,请这位介绍者带自己去见关系本人,最好不过。


  次优选择是书信。如果处长买老师的面子,可以托他写封亲笔信,或者老师才出了书,请老师一本签名书。


  这往往是保证你见到处长的关键,大家都很忙,我为什么要你登门拜访啊,你请我吃饭,我什么没吃过?但是带信,送书都是得体的。


  约去府上拜访最好,如果不能够,说明老师和处长关系有限,可以先去办公室见面。你不至于傻到把一堆礼物拎到办公室里吧。独立的旧式机关办公室里,能给的只有购物卡之类的东西,也需要见机行事。大办公室,就都别想了。


  如果去府上拜访,女孩最好是和先生同去,寒暄几句,说明情况,问清楚难度,放下礼物告辞,不要呆太久,这又不是八十年代,还要人给你沏茶送水,进这个门就是令老师给力了。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领导觉得你给力,这也是为什么需要先生陪着去,有的领导是色情狂,可能就想把你给办了。


  更常见的是领导夫人是醋瓶子,自己跑上门来的女人一律都是狐狸精。事情就失控了。


  如果确实男人没法来,领导夫人不在领导眼神不对,赶紧告诉领导你男人在车里等你,趁机溜掉。别觉得结了婚生了孩子的女人安全,三十岁的人妻好多领导喜欢。


  让你问老师领导孩子多大,你张口说“对啊,可以给孩子买玩具。”玩具,唉……玩具图书送孩子,这是朋友之间的随手礼,是,可以很贵,这东西价值很贵的领导也未必清楚,你还不知道人家孩子喜欢不喜欢。不建议。


  如果送钱和消费卡对方不敢收,你可能就要送实物,当然是送货币价值明显,可以出手损失不大的东西,比如孩子马上上大学了,送个iphone或者Mac都是可以的,现在比较火的还有谷歌眼镜,一万多一件,难度再大的事送个电的代步车,单轮的很轻便,不厚家瓜瓜吃过见过的主儿都吃这个。什么?问iphone送电信版5C行不行?


  不上道,一边玩去吧。


  (拜神其实也是一种请客送礼的方式,许愿还愿就是这个系统)


  一个人敢不敢收钱,请教介绍你们认识的人,或者跟别人打听类似的行规。就我所知现在的情况,不够铁大多数不敢收。不过有些时候肯定你要放一笔钱给对方,运作开支,从那里出。


  如果问老师要了关系,又出口请托,却又不加以跟进,那老师会有自己的判断:1.也许这件事不是这家伙很看重的事吧。2.这家伙不是很懂事,她自己都不操心,我也就随便跟跟好了。


  老师的次优选择,跟处长打个招呼,随便试试看。老师的最优选择,直接把这事给忘了。


  如果老师是个忠厚人,或者确实挺疼自己学生,真的请托了处长,然后因为你不跟进,老师也不会去盯着这事,处长也就明白了:1.你对于你老师不是很重要的关系。2.你老师的这个蠢学生不是很懂事。


  处长的最优选择是把这事忘了,然后说自己尽了力,如果你运气太好真的逃过一劫,他再强调自己请托了人。


  处长次差选择,软绵绵打个招呼,话带到“政策可以照顾一下嘛。”好给老师一个交代。


  处长的最差选择,真的当事办,自己请具体管这事的人吃饭,自己垫钱,然后血本无归,你老师可能都快忘了这事,然后蠢家伙可能最后办成了事,还觉得办事挺容易,乃至于生出“本来就该给我一个公道”的妄想。


  所以你会发现,随随便便开口托人基本上什么用处都没有。所谓送礼,也绝对不是用礼物去收买对方,而是在在一系列仪式性的接触当中,让对方切实感到你的难处,切实感到你是一个理性可沟通的人,是一个可以打交道的人,是一个不愤世嫉俗的人。


  后面这几点,比你礼物的贵三千贵五千,可能还要重要。


  记得千万要把你面临的所有困难都告诉处长,如果领导帮你去请托具体办事的人,你却隐瞒了你其实昨天大闹办事机构跟人吵架的事,处长会颜面尽失,你就是一个无法沟通的人。


  送过礼办事成功之后考虑要不要继续有来往,但是保持两三年内逢年过节有点心意,是不坏的选择。


  送礼太重会被人当土豪,以后如果遇到事以后还可能拉你埋单,展示活力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展示自己的办事能力和才华(别心头一喜,说的不是文采,即使是也是写讲话稿的文采,你那心情散文一文不值的),显示你以后也能在别的领域为领导做事,这是得到对方青睐的比较省钱的一种方式。


  不久前有个做医药生意的,和一位卫生局长关系很好,恩若父子,局长被双规,鉴定认为商人不会出卖自己,不过后来商人还是撂了(招了),这俩人的交情就算是生死之交,据说是2008年在四川,局长要下灾区工作,司机怕死请假,这个卖药的小经理开着车穿越塌方的公路,躲避着石头送领导下去,经历此事后,俩人基本上是干父子的交情,小经理每年的营业额从五六百万变成了几千万。他用勇气和冒险入股,获得了难得的信任。(佩服纪委的同志,死亡没吓住的一对父子被他们搞定了)


  最后一点,就是你办事办完了,千万别去跟人比,如果别人办了类似的事,花得比你多,你别却臭谝,花得比你少,你别觉得自己冤。这从来不是一个挂牌拍卖的市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每个人借助的力量不同,托的人,介绍人都不同,价格有差异是正常的。更别去找介绍人算账,如果家里老太太嘴不好爱到处嚷嚷去,办事的细节尤其是花多少钱,别让她知道。


  这些原则乃是最基本最粗浅的。如果这些还不会,那真的是被沿海开放省份惯坏了,生在福中不知福啊。


  在河北河南等中原地区,不会这种基本生存技能,只能用四个字来评价:


  “真不可思议!”


  ——太行 仕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