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应收票据
应收票据主要也是企业由于生产经营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获取的商业汇票,从这个意义上讲,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有相似之处。应收票据说白了,就是企业实现收入时允许对方以票据来代替现金进行结算,用于应收票据具有到期支付或者贴现率等原因,相对现金的便利还有些许的限制。不过,在商业成熟社会,商业票据应该会成为一种非常发达的支付手段。对于企业来说,既可以在实现收入时收到票据,也可以在进行支付时将票据背书转让作为支付手段,同时企业也可以自己申请票据作为支付手段。
商业票据作为企业商业行为的重要的支付手段有着独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①企业申请商业票据需要向银行支付保证金,而保证金的比例多少不一,很多情况下不是100%,这就给企业提供了一个杠杆的机会。②企业申请的商业票据是一个授信额度,企业可以在这个额度内无限的循环,这也可以增加企业资金运用的效率。
同时,我们在考量企业的应收票据问题时,有几个问题也需要重点关注一下:①如果企业的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大幅增加,那么需要关注企业增加的原因是什么,是收款条件发生变化还是其他的原因。②企业应收票据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是不是与可比公司存在重大差异,这个道理与应收账款的类似。③票据结算由于不经过企业的现金账户,那么如果企业大量通过商业票据的方式进行结算,那么可能会使企业的经营现金流极度失真。目前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实务界的一些思考,比如在某些审计报告中已经开始尝试将票据结算进行还原来观察企业的现金流实际情况。关于这个问题,小兵后续专题也会专门研究这个问题。
4、预付账款/预收账款
预付账款这个科目就很好理解了,就是企业提前支付给别人的钱,这个钱主要就是在原材料采购的时候发生的,或者说最大的金额就在这里。这个很好理解,比如你要购买人家的产品,那么可能你需要支付一部分定金人家才可能开工生产,就好像你去家具城要订做一个书桌也要交定金是一个样子。与此相对应的一个科目就是预收账款,其实预收和预付的科目只是甲方和乙方不同角度的看法而已,既然你买东西要先交定金,那么企业要是销售产品也是可以先向客户收到钱的。
预付账款的金额大小或者变动趋势也体现出一个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对于上下游的控制力:①一个企业的预付账款金额很大,有可能是企业对于上游的控制力较弱,在原材料采购等方面没有绝对的市场优势。②一个企业的预付款期末金额突然增加很多,那么也有可能说明这个企业有可能是为了大量采购原材料,或者是为了降低原材料采购价格等原因而愿意付出更大的资金成本。③反之,预收账款金额较大则说明企业对于下游客户的控制力较强,如果企业在收入确认之前就收到了大部分的款项,那么企业的收入质量就会很高,应收账款就会相应降低。
从会计处理的角度简单说说一句:①预付账款在材料到库之后是要作为采购成本入账最终体现为原材料的,在原材料到来之前这钱还是企业的钱,如果钱付了而最后原材料没有到,那么企业是可以打官司把钱追回来的,也就是这个原因,预付账款才是企业的资产。预收账款恰恰相反,预收账款在企业真正把产品发给客户确认收入之前,这钱尽管已经到账还不能算自己,同样企业收了钱没有干活人家也可以打官司追偿,所以在财务报表上列为负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