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别关注】老师,您的作业学生爱做吗?

 文渊论教 2015-03-31

感谢您关注中国教育报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关注,请点击标题下方的“中国教育报”关注我们


相信不少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给学生布置作业,真是件费力不讨好的差事。但您知道为什么学生对您的作业叫苦连连吗?其实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他们并不讨厌“作业”本身,而是讨厌那些没有质量的作业。也有人作过调查,发现作业量大、形式单一是学生普遍不喜欢学校作业的原因。

各位老师,既然我们找到了症结所在,那小编就带您对症下药吧!找出到底什么才是学生、家长心目中“有质量”的作业?什么样的作业学生才爱做?老师该布置什么样的作业?

“定制化”作业,让学校特色融入其中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所完全相同的学校、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

寒假期间,青岛26中体育老师李刚结合学校和学科特色,制定了因校为宜、因人而异的“定制化”作业。作业主题为如何将体育融入到学生平时生活,以达到合理膳食、加强锻炼的目的。作业要求,首先长跑是所有学生要做的;其次,依据男生女生的生理差异,男生主要打篮球,女生则注重仰卧起坐的训练。另外,再针对个别身体素质较差、特殊的学生,“私人定制”属于这个学生的体育作业。此外,作业的规划安排也配合班级特色,比如有的班级以篮球为特色,有的以足球为特色,班级的特色多是大部分学生喜欢的。

“定制化”作业实际上就是要求,根据学校的要求和状况,结合班级的特色,做到因校为宜、因人而异,争取实现“私人定制”。学生不同,作业也应该不同。学校、老师应根据学生特色,灵活布置,让学生发挥所长、各得其乐。“作业”不再是必须应付完成的任务,而是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量身定做”。

动手、观察,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中小学生喜欢观察、动手,好奇新奇的东西,那么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到这一点。

无土栽培作业是青岛普集路学校安排的、学生们特别喜欢的特色作业之一。青岛普集路小学老师董千瑜介绍,其实作业很简单,要求学生们假期利用无土栽培养殖一种植物,并记录观察它的生长变化。“这种植物很好找,大蒜、水仙、洋葱等简单的植物都可以,材料既便宜又方便寻找,而且操作简单,”不同于一般的土栽植物在冬天生长缓慢,不易于观察,无土栽培的植物生长变化明显,“小学的学生无法做出复杂的观察实践报告,就要求学生们像记日记一样,做观察记录,既考察学生的观察,又可以增强他们的语文写作功底,”在寒假之后学校会开展展示评比,作为对学生作业的反馈。

青岛市实验小学语文老师刘佳佳也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份特殊的课后作业——要求孩子们学会做一道面,之后根据指定日期上交,要求色香味俱全,且选用有机食材者可得满分。刘老师解释,这个作业看上去很简单,但是考验了孩子们很多方面的能力,选材料,什么是有机菜,怎样能选到有机菜;购买时,钱从哪里来,购买时怎样分配;学习制作,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做多少次能成功,损耗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吃的时候,哪些人品尝,有没有周围的亲戚朋友共同分享,评价如何,体会又是什么等等。一道小面什么都有了,考验了孩子们的综合能力,写作、实践、评价、孝亲等。

好的作业不在多,而在精。栽种植物、学习做面,简单但却不易,可以说是投其所好,符合、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体验式作业,让学生用“心”来感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作业兴起了“体验式”之风,学生乐此不疲。

山西省太原市东岗小学的学生中,有将近一半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为了让孩子们体会父母平日的不易,该校三年级有一个班的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作业:到父母工作的地方当小帮手,上一天班。体验的内容可以用日记、图画或者影像的形式记录下来。

老师的作业目的不言而喻,体验父母工作、体贴父母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感恩、学会孝。这份学习没有书本上来得简单直接,但却记忆深刻,感受真切。

成都泡桐树小学的孩子们也收到了老师精心布置的一项“美差”——逛成都大庙会,品味三国文化、民族文化和民间传统的时候,尝尝各种美味,然后用步行的方式游览大街小巷,品味名小吃,了解名小吃的历史由来和故事,了解小吃的歌曲和童谣。同时,用照片记录下行踪和尝过的小吃,做成一张成都美食小报。

多项研究表明,学生对体验式的作业乐此不疲。甚至有人认为,体验式作业正掀起了一场作业改革。学生做社区服务、公益活动,例如 ' 帮助孤寡老人 '、' 清扫小区 ' 等,已是平常事。

玩个游戏吧!让学习快乐起来

传统的学校教育注重知识教育,老师的教学任务也局限于课本,以学生完成的作业本量、取得的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一个班级的学习,而往往忽略了生活中的教育。

重庆巴南区小学数学老师在假期里布置了8项作业,作业量看似庞大,但却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喜爱。具体作业如下:1.种下新春的种子,取个温暖的名字;2.算一次账,当一天家庭小管家;3.用扑克算24点游戏,每天5至10分钟;4.用零花钱为家长包个红包,帮其实现一个愿望……全与书本知识无关,有一条还是玩游戏。

老师另类的作业方式,让学生从书本知识中“抽离”,接地气,在乐趣中学习。老师的作业看似与知识无关,但实际上,学生在游戏玩乐中收获颇丰,当管家学生能学会感恩、播种能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观察力、玩扑克提高算术能力等等,做到在玩耍中学习,在乐趣中学习。

三维目标,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新课改提出教学的“三维目标”,在作业中,老师又该如何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有机结合?

河南省新安县中学历史老师刘俊伟策划了两道新式作业:一是家乡、家庭史研究,比如村名变迁研究,家庭收入变化研究等;二是搜集家乡年节材料,透过这些材料的演变折射沧桑历史。学生任选其一完成。作业的出发点,最关键的一条就是体现教学的“三维目标”。刘老师的用心,使其收获了不少惊喜成果,其中两位学生的调查研究作业被刘老师编成材料分析题。一方面利用调查成果,与其他学生分享,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的表扬,肯定其作业成果。

为了引导学生吸取近代中国史的历史教训,认真思考现实问题,广东肇庆中学老师曹凯设计了一道开放性作业: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有没有获胜的可能?即使今天中日之间不再计较历史问题,领土、能源这些严峻的现实问题就能妥善解决吗?你认为中日之间还会有一场战争吗?最后一个问题在学生当中引起激烈争论,必战和必和两种观点都有不少的支持者。

这种开放性、调查性的作业要求,学生需要通过调查学习,根据搜集了解到的资料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可以发现,这种作业书本上没有标准答案,需要学生关注实际,靠搜集资料、观察体验,充分学习了解后,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作业不仅体现了学科的特色,也锻炼学生的思维,真正达到“三维目标”。

一份“有质量”的作业,除了老师会布置,学生爱做之外,同时也应该使学生受益无穷。


(中国教育报全媒体中心实习生方艺芬 综合人民网、半岛都市报、重庆商报、山东商报、华西都市报 综合整理)


盘点减负时代的创意寒假作业 人民网

寒假作业里的大天地 新浪博客

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历史作业 《历史教学》

上海:全家一起演练火灾逃生 山东商报

小学教师李祥游的创意命题深受家长和学生好评重庆商报

这个“超长寒假”,你打算怎么过 半岛都市报

“吃遍成都小吃”怎么样? 华西都市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