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汇总10个陶瓷釉彩知识

 孔_夫子 2015-04-01

说“釉”


  釉是附着于陶瓷坯体表面的一种连续的玻璃质层,或者是一种玻璃体与晶体的混合层。釉的产生可能是古代垒石烹食时所用含钙石头与炭灰而生成,也可能是受贝壳表面美观质感的启发,有意识地用贝壳粉作为原料制成。其实,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学会了用岩石和泥巴制成釉来装饰陶瓷了。后来陶瓷艺人利用窑灰自然降落在坯体上能化合成釉的现象,进而用草木 灰作为制釉的一种原料。现代日用陶瓷生产所用的釉分为石灰釉和长石釉。石灰釉是用釉果(类似瓷石的一种天然矿物原料)和二灰(主要成分氧化钙)配制而成,长石釉主要由石英、长石、大理石、高岭土等组成。在石灰釉和长石釉中加入金属氧化物,或渗进其它化学成分,就会成为各种各样的釉色。

  一般坯体釉的厚度有0.1厘米,但经过窑火焙烧后,就紧紧附着在瓷胎上,使瓷器致密化、光泽柔和,又不透水和气,给人明亮如镜的感觉。同时可以提高使用强度,起到防止污染,便于清洗等作用。
  釉的种类很多,按性质类分,有瓷釉、陶釉及火石器釉;按烧成温度分,800—1100°C烧成的釉称为低温釉,1100°C—1250°C之间烧成的釉为中温釉,1250°C以上烧成的釉为高温釉;按釉面特征分类,白釉受到元朝蒙古民族的喜欢,颜色釉是以其五彩缤纷受到人们的欢迎,结晶釉的纹样变幻美丽动人,窑变纹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裂纹釉清晰古朴、高雅别致。除上述外,现代的还有无光釉、乳浊釉、食盐釉等。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千姿百态的流动釉、神奇莫测的变色釉、霞光闪烁的彩虹釉、贵如明珠的夜光釉等新品种。


历代粉彩瓷的特点


  景德镇的粉彩于大清康熙朝晚期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受“瓷胎之上画珐琅”的影响后开始形成;雍正朝,粉彩趋于成熟,并形成基本风格;乾隆朝,粉彩发展到顶峰。
  1)康熙粉彩有两种,第一种实际上是在五彩瓷的基础上加入了粉彩的元素——比如:仅在红花的花朵中运用粉彩洗染,其它纹饰仍用五彩绘制;还有一种实际上是三彩的基础上加入“红彩”,也采用“洗染”手法。所以说标志着康熙粉彩诞生有两点:一是“洗染”的粉彩手法的运用;一是粉彩颜料的运用。
  2) 雍正粉彩瓷使用的粉彩颜料开始成熟,颗粒精细(注:颗粒精细是一个积极因素,因为直接促成洗染过程中用笔皴染能使层次更多,烧成色彩也就更粉润柔和,尤其是花卉纹饰,取得前所未有的效果),纹饰丰富(注:由于粉彩洗染花头特别每秒,所以促成了大量花卉纹饰的发展,比如:牡丹、月季、海棠、四季花等)。另外,雍正粉彩的题材体现“吉祥寓意”成风(注:“蝠”“鹿”“桃”寓意为“福”“禄”“寿”)。此外雍正粉彩的绘制多“过枝”特点(注:“过枝”的意思是,在一个块面上的纹饰,在邻近的另一块面上继续补充绘制,常见于大盘,从盘外“过枝”到盘里;“棱型”器物上也常见)。雍正粉彩的款识主要有:“大清雍正年制”两行六字楷书款。
  3) 乾隆朝,粉彩瓷器在官窑瓷器中所占比重和青花瓷器势均力敌,所以粉彩装饰迅速蔓延到各种器形的瓷器身上(注:瓷尊、交泰瓶、转颈瓶等是乾隆朝的重要品种)。在装饰形式上,乾隆朝开始流行“开光”(注:“开光粉彩”以外还流行“色地粉彩”,康熙、雍正两朝在白瓷胎上进行的粉彩被叫做“白地粉彩”);乾隆粉彩更加铺张、热闹、精细、繁杂,器物身上往往粉彩绘满纹饰(注:民间对乾隆朝的这种粉彩做法叫做“万花不露地”); 乾隆朝还有部分器物的内壁及底足内被施绿彩用以装饰(注:俗称“绿里绿底”,这种装饰和顺治朝、康熙朝的青花瓷器口有“酱釉”可以说是彼此呼应);乾隆粉彩在雍正粉彩的基础上发展到了顶峰,在题材形式上和雍正朝有意体现差别(注:最典型的就是绘制寿桃时,乾隆朝一改雍正朝“八桃仙寿”的装饰,全部改画九颗寿桃,这被叫做“雍八乾九”)。 乾隆粉彩的款识主要有:“大清乾隆年制”两行六字青花篆书款。
  4)嘉庆朝,粉彩瓷器超越青花瓷器成为主流,所以粉彩装饰进一步渗透到日用瓷其领域,包括餐具、文具、茶具、酒具等。嘉庆朝新创了如帽筒、折沿洗、格碟、茶船、渣斗等器型;另外,嘉庆粉彩从高一米多的大件花瓶到鼻烟壶都有,可见粉彩装饰成风;嘉庆朝继续乾隆朝的审美情趣,大力发展“色地粉彩”和“万花不露地”, “彩地万花”粉彩装饰流行;另外“开光粉彩”数量也不断上升;吉祥题材也继续增多(注:加清前期的粉彩瓷器充分继承了乾隆朝的粉彩瓷器特点,有“乾嘉不分”之说,但是嘉庆中后期的粉彩工艺水平明显下降,不如雍正、乾隆两朝)。其款识为红彩或金彩或青花 “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两篆书款。
  5)道光朝,是清宫三百年的转折期,粉彩瓷器也出现了明显转折。总体上现有颓势,但仍有一些亮点。仍以各种“色地粉彩”以及“开光装饰”为主(注:开光内常绘山水人物或富有吉祥内容的画面)。道光粉彩的造型基本上延用乾、嘉时的传统器形,冬瓜罐为新创,此外,小笔筒、小冬瓜罐、小鼻烟壶、小鸟食罐等为道光粉彩中的典型器(注:道光粉彩中有大量酒令盅,可见当时“行酒令”已成为民间习俗);道光粉彩中出现了大量新的纹饰,主要是动物纹;道光粉彩此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瓷胎釉面有破浪纹(注:俗称“波浪釉”,实际上是道光朝瓷器生产工艺开始衰弱的表现)。道光粉彩有“大清道光年制”款或“慎德堂制”款两种(注:慎德堂是道光帝的书堂款)。
  6)咸丰朝时间短,又处战乱,官窑粉彩传世极少。制作技术上保持道光水平,咸丰粉彩的纹饰喜用博古纹;咸丰粉彩延伸到对花盆的装饰;款识为“大清咸丰年制”。
  7)同治朝,国力衰微,粉彩瓷器质量明显下降,现存官窑粉彩瓷器大部分是为同治帝和慈禧太后所烧制的餐具和陈设瓷。继续仿制前朝“色地粉彩”;同治朝的白地粉彩瓷器色彩较浅淡,喜绘折枝花卉;“开光粉彩”存世很少;款识为红彩“同治年制”四字楷书。
  8)光绪朝,粉彩瓷器有所回升,光绪粉彩赏瓶较多赏瓶是宫廷内赏赐与陈设用品。光绪粉彩多仿乾隆粉彩(注:有一部分比较精美但胎体较厚重,洗染浓艳)。款识为青花或红彩“大清光绪年制”六字楷书。
  9) 宣统朝,仅三年,所以宣统粉彩瓷器基本上是光绪遗物,只是款识被书写“大清宣统年制”六字红彩楷书而已。
  10)民国粉彩主要是以郭世五仿制的雍、乾粉彩和带有斋堂款识的粉彩最精美,即所谓的“洪宪粉彩”(注:郭世五,原名郭葆昌,受袁世凯委派,前往景德镇担任陶务监督,是我国陶瓷史上最后一个督陶官)。“居仁堂制”款粉彩瓷器属专门为袁世凯督造的瓷器。


青花瓷所用青料一览


  苏麻离青,即苏泥麻青、苏勃泥青、苏泥勃青等。其名称的来源,一说是来自波斯语“苏来曼”的译音。这种钴料的产地在波斯卡山夸姆萨村,村民们认为是一名叫苏来曼的人发现了这种钴料,故以其名字来命名此料。另一种说法是,苏泥麻青应为苏麻离青,是英文smalt的译音,意为深蓝色或绘画用的深蓝色粉末颜料。此料属低锰高铁类钴料,故青花呈色浓重青翠,有“铁锈斑痕”,俗称“锡光”。元青花的一部分和明永乐、宣德官窑所用青料均是这种,产地均在古波斯或今叙利亚一带。
  平等青,又称陂唐青,产于江西乐平。明“空白期”晚期和成化、弘治、正德早期时使用。此料呈色淡雅、青亮、稳定,尤其使成化
青花器名噪一时。
  石子青,又称石青,产于江西高安、宜丰、上高一带。此料单独使用时,
青花发色灰暗甚至发黑,明清二代民窑普遍采用此料,官窑则用于与回青调和使用。
  回青,有产于西域、新疆、云南等多种说法。此料发色菁幽泛紫,若单独使用则浑散不收,故多与石子青混合使用。明代嘉靖至万历前期多用此料。其中分上青:混入石子青10%,用于混水(填色),发色青亮;中青:混入石子青40%,用于设色(勾勒轮廓),笔路分明清晰。
  浙料,又称浙青,产于浙江绍兴、金华一带。国产料中以浙料最为上乘,其发色青翠,明代万历中期至清代,景德镇官窑
青花器均采用此料。
  珠明料,产于云南宣威、会泽、宜良等县,其中以宣威料最好。此料发色明丽纯正。康熙
青花多采用此料。   上述国产钴料多属高锰类。
  化学青料,即用化学制品氧化钴配制的青料。发色紫蓝、纯粹、浓艳,但轻浮而缺乏附着力,价格也低廉。使用此料制作的
青花器,缺乏天然青料的美感。


什么是结晶釉


结晶釉是产品烧制过程中,由于釉内含有足量的结晶性物质(熔质),经熔融后处于饱和状态,在缓冷过程中产生析晶而形成。我国古代的结晶釉都是高温铁结晶釉。清代的铁绣花、茶叶末都是精美的结晶釉品种。现代的结晶釉,熔质除铁外,还有锌、锰、钛等;烧成温度除高温外,又有低温;晶花除细晶外,也有粗晶。


什么是金彩


  金彩是用金作陶瓷上的装饰,始于唐代。古代金彩装饰有描金、贴金(戗金)两种技法。描金即把金粉调入适量的胶水中,用毛笔蘸金料在瓷面匕描饰。明人曹昭的《格古要论》认为:宋代定窑的描金方法是取大蒜汁作胶调金描画,贴金类似磁州窑刻花填彩技法。清代以金粉代替了金箔,描金代替了贴金。清代后期,德国的液态金(金水)传人我国,金箔、金粉均被淘汰。金水是一种金的树脂酸盐,特点是使用简单、耗金量低、外观富丽,所以后来成为金彩的主要原料。


什么是软彩


  所谓软彩就是一种含粉量极微、颜色暗淡的彩色,它介于粉彩与水彩两者之间,可以说是属于粉彩的范畴。它出现于同治晚期,到光绪、宣统时比较盛行。

  《饮流斋说瓷》中说道:“康熙硬彩,雍正软彩。硬彩者,谓彩色甚浓,釉傅其上,微微凸起。软彩又名粉彩,谓彩色稍淡,有粉匀之也。硬彩华贵而深凝,粉彩艳丽而清逸。”


浅绛彩瓷


  在我国制瓷历史长河中,彩瓷的出现,结束了漫长的“南青北白”的一统局面,瓷苑于是百花盛开,绚丽多姿。千百年来,彩瓷超卓而被世人公认者,举凡有三:元、早明、清初青花及釉里红分享釉下彩极品之殊荣;明成化斗彩矗一峰之巅;清三代珐琅彩绝唱一时。另外,各个历史时期各窑口的其他一些具有特色的彩瓷,也受到人们的赞誉。然而,还有一个独树一帜的彩瓷品种,却长期不公平地被淡漠遗忘,甚至几乎被湮没,这就是晚清至民国初年名噪遐迩的浅绛彩瓷器。

  清代康雍乾盛世之后,处于全国制瓷中心地位的景德镇,瓷业生产开始滑坡,御窑的瓷器工艺水平也无更多创新,呈逐渐衰退趋势,至今人们谈到清代瓷器,总把“清三代”作为口头禅,虽然有失偏颇,但也并非毫无道理。到了道光咸丰时期,一批极富文化素养的绘瓷艺人,突破传统束缚,锐意创新,借鉴元代以黄公望为代表的山水写意中国画的风格,开历史先河把诗书画印紧密结合移植到瓷器之上。他们大胆运用水墨勾画轮廓并略加皴擦,以淡赭和水绿、草绿、淡蓝、淡紫等色彩渲染,兼工带写,所画瓷器的画面淡雅柔丽,素静空灵。由于这种技法在中国画的术语中被称作“浅绛”,所以瓷界把以这种技法绘制的瓷器称作浅绛彩瓷器。
  浅绛彩在绘瓷技艺上有划时代的进步意义。首先,它大规模运用诗书画印相结合的中国画风格,融入艺人对书法、文学的理解,使瓷画面貌焕然一新,丰富了文化内涵,提高了艺术品位,成为景德镇近现代彩瓷风格的开创者。其次,它打破了以前瓷绘分工过细繁复的套路,从师法宋院的工致转而师法元人的淡雅,与御窑纹饰的繁缛工整比较,更显得疏朗活放。再者,与御器由宫中发样,工匠按样照描照填,画面呆板缺乏个性相比,浅绛彩艺人则从图稿设计、勾画渲染、书法题咏直至署款印章等,皆由一人完成,画面极富灵气,个性张扬。

  晚清至民国初年,有一大批绘画浅绛彩的艺人,仅从资料记载以及一些藏家已有的传世作品来看,比较知名的已不下五六十人,其中张熊、程门、金品卿、汪晓棠等为其中的佼佼者。清代大鉴藏家赵汝珍所著《古玩指南》赞述程门的作品:“有得一杯一盅者,皆球璧视之”。民国时期在景德镇瓷界翘楚出众的珠山八友中,有些人如王琦、王大凡、汪野亭等,在早年也都曾绘制过浅绛彩瓷器。遗憾的是,由于浅绛彩瓷器为低温(650-700℃)焙烧,料色容易衰褪脱落,作品的保存难度大,到了民国中后期,逐渐被高温彩料所取代,因而浅绛彩从兴起到消亡只有短短的七八十年时间。尽管如此,它毕竟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景德镇瓷器最富创新精神、最具代表性的制品,在我国陶瓷史上,当之无愧应占一席之位。


浅谈明清官窑中的素三彩


  一、“素三彩”的定义

  “素三彩”一词首先出现在清末寂园叟《陶雅》中:“西人以康熙黄、茄、绿三色之瓷品为素三彩”,其中的“三”代表多数,无特定含意。之后,民国初年的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也提到:“茄、黄、绿三色绘成花纹者谓之素三彩”。1989年版《辞海》中“素三彩”的定义是:“瓷器釉彩名。在未上釉的素胎上,施以绿、黄、茄紫三色而烧成。始于明正德年间,清康熙时继续烧制”。除此之外,陶瓷界还有另外一种“素三彩瓷”的定义,即“素三彩瓷是瓷器釉上彩品种之一,是以黄、绿、紫三色为主的瓷器,其实并不限于此三色,但不用红色。其制作方法是在高温烧成的素瓷胎上用彩釉填在已刻划好的纹样内,再经低温烧成。因色彩中没有红彩,故名”。认真说来,“素三彩”一词最初就没有严谨定义,所以至今仍具有很大笼统性。
  “素三彩”中的“素”可以归结为两种含意:一种为该器使用“素胎”(又称“素烧胎”)烧制。“素胎”是陶瓷生坯没有上釉前预烧的胎,它既可增强坯体机械强度,使其在搬运时不容易损坏,又可在上彩釉时不会因浸湿坯体而导致坼裂。出于以上原因,该工艺在陶瓷制作中经常使用。另一种是古代有“红为荤色,非红为素色”之说,该器所用色釉以“素色”为主,故名。
  二、“素三彩”的早期发展
  我国唐代出现一种盛名海内外的先烧制素胎,然后挂低温色釉重新入窑再次烧制的陶胎低温色釉器。由于该器主要使用黄、绿、白三色,民国时期人们开始简称为“唐三彩”(图1)。随后又逐渐出现例如“辽三彩”、“宋三彩”、“明三彩”及“清三彩”等不同时期同类制品的专有名词。假如比照“清素三彩”特征看,有些唐三彩称作“唐素三彩”也不为过。如此说来,素三彩的早期发展应至少追溯到唐朝。
  三、明代官窑素三彩制品
  明代素三彩是在唐宋三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只是随着瓷器烧制技术的提高,御厂改用素烧瓷胎代替以往的素烧陶胎。这一变革不仅进一步增大了“素胎”的机械强度,也提高了成品的精美程度,成为明清三彩与唐宋三彩的最大区别。根据这点,我们又可将素三彩进一步划分为“素三彩陶”与“素三彩瓷”两大类。
  景德镇御厂在永乐宣德时期已经开始烧制各种简单的低温复合彩釉瓷(图2),色釉多为两种,通常不叫“素三彩”,而称“绿地酱彩”(图3)或“黄地绿彩”(图4)等,造型也主要以碗、盘、壶等日用品为主。类似制品直到成化时期依然大量制作(图5、6)。为清晰表现绘画图案,器身基本都使用锥刻纹做分界线。因烧制工艺尚不娴熟,使用三种以上色釉的制品相对较少。
  成化素三彩鸭熏(图7)是明朝的典型素三彩制品之一,由黄、绿、褐、墨绿、孔雀蓝等多种彩釉组合而成。随后,素三彩瓷在嘉万时期继续制作(图8、9、10),只是斗彩、五彩等釉上彩的规模不断扩大,导致素三彩制作相对减少。
  十五、十六世纪时,景德镇御厂还制作过大量的“法花”器(图11),又称“法华”、“珐花”等。该类器物同以上素三彩一样,也是先经过高温烧制成素胎,然后填涂孔雀蓝、黄、绿、紫、白等色釉装饰,再低温烧制。不论从工艺流程还是原材料来看,它们都应归结为素三彩范畴内,只是因为日常生活中人们过于强调其色彩,才称其为“法花”,显得与“素三彩”无直接关系了。
  四、清代素三彩的制作与发展
  1. 传统素三彩
  与明代制品相比,清代御厂制作更趋细致、复杂化。清初部分素三彩瓷逐渐使用黑彩勾勒代替以往的雕刻划线,使画面精致许多,这种变化应是御厂制瓷者借鉴当时五彩瓷绘画总结改进的结果。因此,清代素三彩制品更加多种多样,既有延续明御厂传统、使用雕刻纹做分界线的(图12、13),也有雕纹刻画与其他色釉图案互不干涉、相互并存的(图14、15)。这里需要提及的是不少康熙素三彩制品中白釉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牙黄色调(图15、16),据说是因为烧制不理想,才使白釉没有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
  2. 创新素三彩
  康熙时期,御厂出现一种使用黑彩勾勒轮廓的新素三彩(图16、17),极可能是制瓷者借鉴当时五彩瓷绘画风格所得的创新品种。清代素三彩的最大变革莫过于御厂工匠在制作传统素三彩时积极引用新兴的粉彩,研制出素三彩与粉彩的组合器(图18)。该类器物甚至使用到胭脂红(即荤色),使“素三彩”更加名不符实了。
  五、明清素三彩与五彩、斗彩的制作区别
  与明清时期的五彩、斗彩器相对比,素三彩是在素胎上挂低温彩釉,而五彩、斗彩则是在烧制好的釉胎上施彩釉。其次,素三彩的图案大多使用锥刻纹来表现,工艺略显粗拙(“素三彩”与“粉彩”的结合器除外),五彩、斗彩则是使用黑彩、青花描轮廓,图案分外细腻。因此,同时期五彩、斗彩制品的绘画艺术造诣也较素三彩器更胜一筹。
  六、总结
  根据以上明清三彩瓷的演变,可以看出它在明初永宣御厂中慢慢发展壮大,至成化时期形成较大规模。随后,斗彩、五彩瓷的创新普及令其一度失去优势。清初康熙御厂制作又令其出现高潮,雍正时期甚至与其他新兴彩瓷工艺结合创新。在各种陶瓷工艺不断前进的历史舞台中,“素三彩”也在几度沉浮中逐步改革更新。


闲谈元代釉里红


  釉里红瓷器,是在宋代钧窑窑变釉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指用铜的氧化物(铜花)为着色剂配制的彩料,在坯体上(或先施以青白釉的坯胎土上)描绘纹样,再盖一层青白釉,然后装匣入窑,在高温中烧制使其呈现出娇妍而沉着的红色。釉里红瓷器有三种不同的装饰方法:一是釉里红线绘,二是釉里红拔白,三是釉里红涂绘。涂绘釉里红,是在塑成的立体器形上用铜原料涂绘出图案花纹。在瓷胎上绘制的图案,要远比刻画、堆塑随意得多,表现也更具有穿透力。古时,对外贸易中常见的器物以碗、罐居多。瓶、罐之类的瓷器,都有接胎的痕迹。装饰图案最常见的有缠枝莲、缠枝牡丹等。

  元朝初年,连年争战,各地各大窑场在战火中残息。北方地区瓷窑逐渐衰落,但南方瓷窑却有很大的发展,以浙江龙泉窑、江西景德镇窑为代表的景德镇制瓷业,开创了元代制瓷工艺史上划时代的变革。在短短的一个世纪里,继宋代崇尚青白瓷之后,又创烧成功白瓷、青花瓷、釉里红、青花釉里红等新品种,而釉里红瓷器的烧制成功,成就了景德镇瓷业的傲然业绩。

  “釉里红”瓷器的炼制难度极高,稍有偏差,便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一抹艳红。色彩鲜艳的“釉里红”难得一见,颜色为浅红、黑红、灰黑色的较多。这也是元代釉里红瓷器的鉴别要点。

  元代釉里红瓷器的胎质一般呈灰白色,因为采用的是麻仓土。元代瓷器的白釉,色白闪青,莹润透亮,但施釉有厚薄不均现象,厚的地方能看到明显的蛋青色(卵白釉);浅釉中往往显淡牙黄色。这种以青白釉为主的釉里红瓷器产量非常稀少,能流传到今天的器物也就更加少有了!元代釉里红在放大镜下有时能看到极少的淡淡的绿色。而青花釉里红是指在同一器物上先用钴料和铜料绘彩,再罩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的瓷器。由于铜红和钴蓝所需要的温度不同,能同时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色调,就更加困难了。在今天的传世品中,极少有两种颜色都十分鲜艳的器皿。上图所示的釉里红巨盘其直径为1.5米,是近日由一位爱国华侨徐耀先生捐赠给中古商国际收藏俱乐部的。这只巨盘以它独特的风格和别具匠心的工艺显示出元代釉里红工艺的风采。


什么是颜色釉


  颜色釉是瓷釉的一个种类。在瓷器基础釉料中分别加入铁、铜、锰、钴等氧化金属着色剂,在相应的烧成条件下,釉面就会呈现出青、褐、红、蓝等某种色泽。古陶瓷的颜色釉种类繁多,仅青釉就有豆青、粉青、天青、梅子青等等,多达20余种。关于古代陶瓷釉色的分类,清代瓷史专著《南窑笔记》分为两大类,凡在窑内烧成的称高温釉,在彩炉内烧成的称低温釉。近人认为,如按温度划分,颜色釉应分高温釉(1250 ℃以上)、中温釉(1100℃一1250℃)、低温釉(1100℃以下)。另一种观点认为,颜色釉可分为纯色釉、结晶釉、花色釉、纹片釉,然而按颜色划分,难以反映我国古陶瓷全貌。高、中、低温釉概念属现代陶瓷范畴,有些方面不一定适用于古陶瓷。我们认为.清人的划分方法相对而言是科学的。颜色釉从商代原始青瓷产生以来,经过3000多年的不断改进,到清代前期,有了很大发展,它的成就主要反映在景德镇御窑厂的官窑瓷器上。清唐英《陶成纪事碑》记载御窑厂烧制的颜色釉就有35种之多。留传至今的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官窑单色釉瓷器名目繁多,品种多变,充分反映了当时制瓷工艺的水平。


陶瓷釉彩知识:黄彩、蓝彩、金彩、绿彩


  在瓷器釉彩的大家庭中,黄彩,蓝彩,金彩,绿彩都是常见的釉彩种类。下面是大花瓶网为您整理的资料知识:

  1、黄彩

  有铁黄、锑黄两种。铁黄彩由铁黄铅釉发展而来,创始于汉代,唐三彩上的黄色釉即属此类。在明代嘉靖官窑器皿中还可见到黄釉黄彩器,又称“黄上黄”,即在淡黄釉上以赭彩勾描纹饰轮廓线,再填以黄彩。在清代康熙以前,瓷器上的黄色釉和黄彩均用铁黄。康熙时期的斗彩、五彩中的黄彩也是铁黄。康熙珐琅彩瓷器上所用的黄彩是进口锑黄彩料。雍正时期开始使用国产的锑黄彩料装饰瓷器。锑黄料中除含锑外,环含有作为稳定剂使用的锡。

  2、蓝彩

  传统的釉上蓝彩是由钴蓝铅釉发展而来的,蓝彩的着色剂是天然的钴土矿。据考古资料得知,战国中出土的陶胎琉璃珠上的蓝彩即为钴的呈色。唐代用钴作为陶器上的呈色剂已经很普遍,尤其是唐三彩中的蓝彩和纯蓝彩陶器。钴土矿的化学组成由于产地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别,除所含主要着色元素钴外,还含有不同量的铁、锰等元素。为了略微调整蓝彩的色调,还于料中加入少量的铜。清康熙年间创烧了釉上蓝彩,从而取代了五彩瓷器上的釉下青花。

  3、金彩

  用金作陶瓷上的装饰,始于唐代。古代金彩装饰有描金、贴金(戗金)两种技法。描金即把金粉调入适量的胶水中,用毛笔蘸金料在瓷面匕描饰。明人曹昭的《格古要论》认为:宋代定窑的描金方法是取大蒜汁作胶调金描画,贴金类似磁州窑刻花填彩技法。清代以金粉代替了金箔,描金代替了贴金。清代后期,德国的液态金(金水)传人我国,金箔、金粉均被淘汰。金水是一种金的树脂酸盐,特点是使用简单、耗金量低、外观富丽,所以后来成为金彩的主要原料。

  4、绿彩

  以铜为着色元素,在氧化气氛中烧成的一种陶瓷装饰彩。绿彩是瓷彩家庭中主要成员之一。我国古陶瓷中绿彩品种甚多,其呈色有十余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取决于彩料中铜的含量和窑温的变化。绿彩在装饰瓷器时,可以用于釉下,也可用于釉上。康熙珐琅彩和雍正粉彩中的一些绿彩略带黄色,就是加有锑的缘故。据文献记载:绿彩与黄料配合可呈现略似枯叶的色彩,称为“枯绿”;若绿料多一些就呈“酱绿”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