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陶瓷釉色鉴赏大全

 budaozheli 2016-12-26

釉里红

釉下彩品种之一,系以氧化铜为呈色剂在胎上彩绘,然后施釉,经高温一次烧成。 因其在釉下彩绘,故称釉里红。釉里红的白地红花,色彩鲜艳,给人以热烈喜庆的感受, 自元代创烧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由于铜对窑室内的气氛要求严格, 高温下易挥发,因此烧成难度大。元与明初的制品有些呈色不稳定。明、 清时烧制的釉里红色彩稳定,且更加艳丽,尤其是清雍正朝的釉里红,不仅色泽鲜红, 而且成品率高。



釉里红四季花卉纹石榴尊



釉里红四季花卉纹石榴尊底部






釉下五彩瓷

,是清末宣统年间由湖南醴陵窑创烧成功的新式瓷器, 它是将多种着色剂绘画在瓷胎上再罩一层透明釉,入窑一次高烧成功。 釉下五彩瓷是釉下彩瓷的一个细分类。相对于过去的釉上彩瓷,它具有五彩鲜艳、晶莹润泽、 永不掉彩三大特点。它的出现比较晚,应是在清代中、晚期以后, 现代工艺技术传入中国之时而产生的。宣统年间湖南澧陵的湖南瓷业公司曾为宫廷烧制过这种釉 下五彩器,并曾荣获世界博览会金奖。釉下五彩瓷器的特点,是瓷化强度高,釉面玻璃化程度强, 保护纹饰不被外界磨损、防止和减少彩料中铅的毒害,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彩绘瓷器。 由于釉下五彩的各种彩料的烧成温度和烧成气氛都各不相同,要烧制成功是极不容易的。 在当时烧制的数量就不多,时今若能收藏到清末民初的精品,也属难得。



醴陵釉下五彩花鸟纹瓶



醴陵釉下五彩花鸟纹瓶底部

五彩

彩瓷品种之一。“五彩”意为多彩,且一般来说,其中必含红彩。 在已高温烧成的白瓷或已绘局部图案的青花瓷上以红、绿、黄、紫、黑、蓝等彩描绘图案纹饰, 再经彩炉低温烧成。再配以其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按生产工艺之不同, 通常人们将五彩分为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两大类。五彩是在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明宣德时已有五彩,但明代釉上彩以红、绿、黄三色为多,嘉靖、万历时期的官窑釉上彩瓷, 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相结合,称青花五彩。清康熙朝发明了釉上蓝彩、 金彩和光亮如漆的黑彩,使釉上五彩成为彩瓷的主流。自雍正朝始,粉彩盛行, 五彩只作为仿古瓷少量生产。五彩烧成温度略高于粉彩,不如粉彩般有柔软感, 故又称“硬彩”或“古彩”。



五彩云鹤纹罐



五彩云鹤纹罐底款

墨彩

瓷器釉上彩的一种。是以艳黑为主,兼用矾红、本金等彩料在白釉面上描绘图案, 经彩炉烘烤而成。墨彩为五彩、珐琅彩、粉彩瓷器中常见色彩之一



黄地墨彩花蝶纹盖盒



黄地墨彩花蝶纹盖盒底部

青花五彩

青花五彩是以釉下青花作为一种色彩而与釉上多种彩相结合的瓷器装饰技法。



五彩鱼藻纹蒜头瓶



斗彩

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彩瓷品种。始见于明代宣德年间,真正的斗彩则成熟于明成化年间。成化釉上彩一般有三四种,多则达六种以上,色彩较鲜艳。它是以青花料在瓷坯上双勾出花鸟、禽兽、人物的轮廓线,施透明釉,入窑高温烧成后,再在釉上填入彩料,再入窑经低温烧成。斗彩瓷器以小件杯、碗、高足杯为主,大件瓷器较少。清代斗彩瓷器以雍正斗彩为代表。

黄地绿彩

黄地绿彩是低温色釉釉上彩品种之一,以黄色釉为地,用绿色在锥刻好的暗纹上施以彩绘。 这种装饰方法在盘、碗上较为常见。

红釉

颜色釉品种之一。其以铜为呈色剂,经还原焰高温一次烧成。红釉于北宋初年已出现, 但呈色不太稳定。真正纯正、釉色稳定的红釉是景德镇窑在明初创烧的鲜红釉。 嘉靖年间又创烧以铁为呈色剂的矾红釉。铜红釉为高温釉,铁红釉为低温釉。高温红釉种类很多, 按色泽分别称宝石红、霁红、豇豆红、郎窑红。如按其发展状况,则永乐鲜红、宣德宝石红、 嘉靖矾红、康熙的郎窑红和豇豆红较为著名。

铅黄釉

铅黄釉属于低温铅釉。低温铅釉的发明比青釉要晚得多,但在汉代已相当普遍。它的特点是釉面光泽强,表面平整光滑,釉层清澈透明,犹如玻璃一样,但硬度比较低,容易出现划痕,化学稳定性较差。传统的低温色釉的主要品种有绿、黄、蓝、红、紫等多种。

青釉

瓷器釉色名。一种含铁量在1%—3%左右,经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呈现青绿色泽的釉, 是中国最早的颜色釉。商周时期原始瓷器的青黄釉色是青釉的初级阶段。 汉代已烧制出釉色纯正的青釉瓷器。至唐代日臻完美,被誉为“千峰翠色”。宋代的粉青、 梅子青如同青玉,色泽与质感之美达到顶峰。明清之际,永乐朝的翠青、冬青(即东青), 雍正朝的粉青、豆青等均色调匀净,苍翠欲滴,烧制水平已臻于炉火纯青的境界, 出现了很多名贵品种。


天青釉

瓷器釉色名。又名雨过天青,是一种幽淡隽永的高温兰色釉,我国古代陶书描写的青如天, 明如镜,正是这种釉色特点的形容。有钧窑天青,始于宋,呈淡蓝色,釉层厚而不透明, 以铁的化合物为着色剂。另有宋汝窑天青,是一种淡淡的天青色,色调较稳定,多数釉面无光泽。 还有景德镇窑天青,始于清康熙,呈淡灰蓝色,釉薄而坚,莹润光洁,以钴的化合物为着色剂。


青白釉

其为景德镇窑在北宋初中期独创的品种。青白釉釉质含铁量低,釉色白中泛青,青中闪白, 介于青、白二色之间,故称青白釉。除景德镇外,安徽、福建、 湖北等地都有烧青白釉瓷器的窑场。

青花

瓷器釉彩之一,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因蓝花在釉下,所以青花属釉下彩。 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 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 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青花釉里红

釉下彩瓷器的一个品种。以青花钴料和铜红料在素胎瓷器上描绘纹饰,然后上一层透明釉, 入窑经高温一次烧成。其特点是彩在釉下,永不褪色。始烧于元代,雍正时期最为成熟。

釉上彩

陶瓷加彩装饰的一种。又称“炉彩”。所谓釉上彩,就是先烧成白釉瓷,或者烧成单色釉瓷, 也可以烧出多色彩瓷,在这样的陶瓷上进行彩绘后,再入窑经摄氏600度至900度温度烘烤而成。 釉上加彩是陶瓷的主要装饰技法之一,它是用各种彩料在已经烧成的瓷器釉面上绘制各种纹饰, 然后二次入窑,低温固化彩料而成,通常包括彩绘瓷、彩饰瓷、青花加彩瓷、五彩瓷、粉彩瓷、 色地描金瓷及珐琅彩等。

粉彩

釉上彩品种之一。与五彩相对而言,故亦称软彩。创烧于康熙晚期,成熟于雍正、乾隆两代。 粉彩在彩绘中以渲染表现明暗,使每一种颜色都有不同层次的变化。《饮流斋说瓷》 中说“软彩又名粉彩,谓彩色稍淡,有粉匀之也,硬彩华贵而深凝,粉彩艳丽而清逸。 ”粉彩的施绘工艺是先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彩料有用芸香油调合。 乾隆时的清宫档案对粉彩则称之为“洋彩”


珐琅彩

彩瓷品种之一。系清代康熙晚期在康熙皇帝的授意下, 将铜胎画珐琅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创烧的彩瓷新品种。以雍正、乾隆时期的产量最大, 乾隆以后即少有制作。乾隆时期,宫中收藏的珐琅彩瓷器曾集中存放在端凝殿, 据档案记载有400多件。按照清代宫廷档案记载和珐琅彩瓷器原盛匣之标识, 珐琅彩瓷器之正式名称应为“瓷胎画珐琅”。珐琅彩瓷器是专供帝后玩赏的艺术品, 宫廷控制极为严格。康熙时期的珐琅彩瓷器多以胭脂红、蛋黄及蓝色作地, 还有一类特有的在宜兴紫砂胎上画珐琅彩的器物。典型雍正、乾隆时期的珐琅彩瓷器是诗、 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珍品,是中国古代彩瓷工艺臻达顶峰时期的产物。 那些形状看似普通的珐琅彩盘、碗、瓶等,已摆脱被用作餐具的功能, 纯属能给人们视觉带来美的享受的艺术珍品。

素三彩

陶瓷中以黄、绿、紫三色釉为主的低温彩釉品种。素三彩是在涩胎上以彩釉填绘早已刻划好的纹样,经低温再次烧成,与唐三彩、宋三彩工艺相似,惟涩胎成瓷。素三彩釉色除黄、绿、紫外,尚有黑、白色,因不用红色,故称“素三彩”。素三彩创烧于明代成化时景德镇,清代康熙年间进一步发展。

杂彩

明代嘉靖、万历时期景德镇官窑生产的特殊彩瓷品种,在烧成的白瓷或青花瓷上涂某一色为地, 配另一色纹样,如黄地红彩、红地绿彩、黄地紫彩等,色彩浓艳,对比强烈。 一般说杂彩的地色与花纹均为低温釉、彩,偶尔也有高温地色、低温纹饰的情况, 如柿地绿彩瓷器等。

单色釉

指单一的色釉。如青釉、红釉、黄釉、黑釉、绿釉、蓝釉和白釉等。单色釉也称“一色釉”、 “纯色釉”或“一道釉”。由于釉内含不同化学成分,烧成后就呈现出不同色泽。

黄釉

黄釉最早出现于唐代,当时安徽淮南寿州窑、河南密县窑等都烧黄釉。但正色黄釉, 还是汝窑的高温黄釉——茶叶末釉。明代的黄釉有新的发展,洪武时的老僧衣即茶叶末的衍化; 始于宣德的浇黄,更是明代杰出的黄釉;嘉靖以后,又有鱼子黄、鸡油黄等。 入清后有康熙的淡黄,以及其后的菜尾、鼻烟、金酱等。

粉青釉

粉青釉是青釉的一种,呈粉润的青绿色,如半透明的青玉,首创于南宋龙泉窑,并风行一时。 粉青釉是石灰碱釉的一种,在生胎上挂釉,釉层较厚,以铁为呈色剂并含有少量的锰、钛, 用1180℃—1230℃的高温还原焰烧成。

天蓝釉

属于高温颜色釉,从天青釉演变而来,创烧于清康熙年间,色调似天空之蔚蓝色,故称“天蓝釉”。 天蓝釉含钴量在1%以下,釉里的铜、铁、钛等金属元素对呈色均有影响, 其呈色之稳定可与豇豆红媲美。

玫瑰紫釉

是宋代钧窑创烧的一种窑变釉。釉料中含有氧化铜、铁、钴、锰等呈色元素, 经1300℃左右高温烧制而成。呈色绚丽多彩,斑驳瑰丽,红、蓝、青、紫相映成辉。 据科学测试分析,该釉是由于在连续的玻璃相介质中悬浮着无数圆球状小颗粒, 这些小颗粒能折射短波光,使釉面呈现美丽的蓝色乳光, 又因釉中还原铜的呈色作用而现出红紫色,与天蓝色相映,宛若一片彩霞。

蓝釉描金

元代景德镇首创,烧制时先在坯体上施含钴釉料,高温烧成,既而在蓝釉上描绘金彩花纹, 复入低温炉焙烧。其工艺复杂,难度大,成品极少。这种用金彩描绘花纹的技法最早见于唐代, 以后宋、辽、金的瓷器上也均有所见。

卵白釉

卵白釉瓷是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的一种白釉瓷的统称。其胎体一般比较厚重,釉呈失透状, 色白微泛青,恰似鸭蛋壳色泽,故称“卵白釉”。其主要装饰手法是模印,题材比较简单, 常见的有云龙纹、芦雁纹、缠枝花纹等。因卵白釉瓷器的花纹中间常模印“枢府”两字, 故又称“枢府釉瓷”。在元代白瓷上模印“枢府”字样的瓷器一般被认为是景德镇为“枢密院” 烧制的专用瓷器。除“枢府”字样外,在元代卵白釉瓷上还见有“太禧”、“东卫”、“福禄”、 “白王”等铭文,更多的则不带铭文。元代景德镇窑卵白釉瓷器的创烧,为明代永乐、 宣德时期甜白釉的发明奠定了基础。元代卵白釉瓷器在元代墓葬、窖藏、 沉船及元大都遗址中均有发现。

古陶瓷鉴赏2080266303

家中古董,手中珍玩,想知道年代吗?想了解现在的市场行情价格吗?急于出手,而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买家请联系我们,这里为您提供专业的评估与鉴定以及合适的VIP会员买家。

咨询热线:陈先生13564283582

微信咨询13564283582


成都天和发微信号13564283582    咨询热线:1356428358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