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美大师】王树文:在牙雕与花丝之间“自由行走”

 闯王兄弟 2015-04-01

  导语:从一个绘画者,到潜心学习象牙雕刻、花丝镶嵌、玉雕等,逐步的成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这个看似平淡无奇的从艺经历就是国家工艺美术大师王树文一部成长史。但是在这个的过程中,无不充满着对于工艺美术种类的技法、工艺的开拓与创新,正是在这样的创作中,让这个生于北京长于北京的小学徒成长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国家工艺美术大师。

王树文牙雕代表作品 《成昆铁路》 现收藏于联合国

  “时过四十年,再次见到这件《成昆铁路》的原作,心里还是久久不能平静,也许这一生我都不会忘记这件作品从设计到创作的过程”,作为这件《成昆铁路》的总设计师王树文,多年后谈及这件联合国常设展览的作品时还是难以忘怀。这件作品之于中国、之于王树文的意义,都无比的重要,其中更是王树文的牙雕创作的里程碑,王树文的从艺经历也随着这件作品而出。

  从老北京胡同里走出去的工艺美术大师

  年过七旬的王树文再次回忆起多年前的绘画兴趣时,还依然保持着当年的政治色彩,直言自己是出自劳动人民家庭,这样的家庭教育背景给予他的是将来出人头地的动力。

  “我从小就在前门,我家当时是在杨梅斜街正好在琉璃厂的旁边,那条街上有很多的作坊,玉作坊、铜作坊、首饰作坊等等,另外就是字画店和古玩店特别多,比如荣宝斋,小时候经常去看这个,但是那个时候因为就是普通的劳动人民家庭的孩子,荣宝斋根本就不让小孩子们进去,但这条胡同还是培养了我对这些东西的喜爱,尤其是在绘画方面,当时也根本不觉得自己未来一生的职业会和这个相关”,这种耳濡目染的培养,让王树文从小就喜欢看街上的老艺人们创作,但他这时从不敢想自己会成为享誉京城的工艺美术大师。

王树文大师的花丝镶嵌作品

  当然作为普通家庭的孩子,王树文并没有受到老师们的特别的关注,直到小学五年级的那位班主任老师,成为王树文人生的第一位“伯乐”。“所以说直到现在我也觉得在小学的时候能够碰到一个真正懂自己的老师太重要了,关心自己的老师可以看到自己身上的发光点,这太难得了,老师那个时候能觉得自己可以单独做点小创作,简直是了不起,甚至后来还到我们区里就参加比赛,这个时候对于建立自己的自信心太重要了”。就这样,王树文在老师的鼓励中完成了小学和初中的课程。待升到高中的时候,王树文第一次要自己真正选择人生道路了。

  一边是正常的大学途径,学习数学、化学、物理等课程,将来可能成为理工科的从业者,一边是管吃住的工艺美术学校,可以画画,关键是可以给家里省出来口粮。在老师的介绍下,王树文还真的就通过了工艺美校的绘画考试,成为学校里唯一一个保送名额,到了美校之后,自己觉得平时画得不错,但跟别人一比,还有很大差距。”他在的这个班上,有不少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孩子,嘴里说的是“班达尔·丘克”这类电影里的新鲜名词,受过音乐、绘画等艺术熏陶,跟他们比,王树文的“资历”自然浅得多。

  这样的差距很快就被王树文跨越了,当时学校实行的是五分制,到了二年级的时候,王树文就已经得到了4分,三级的时候各学科都是5分了,毕业的时候更是满堂红。

  但是毕业之后的分配并没有让王树文继续“满堂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