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情韵

 红瓦屋图书馆 2015-04-02
清明情韵
2015年04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范淑玉 
  清明留在记忆中的,不光是祭祀先人的节日,对孩子们来说更是一个游玩的日子。
  插柳枝、荡秋千是孩子必不可少的游戏。“吹面不寒杨柳风”,岸边的垂柳早已吐绿,献出嫩黄嫩黄的芯子,在微风中轻拂,骄傲地显示着。
  绽放花蕾的柳条早就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他们早就计划好了,要用这玩意来“武装”自己。
  清明插柳是老家潍坊一带多年的习俗,乡邻们每每太阳还没出来就在门上、窗上等插上柳条。柳条不比别的,大都长在弥河边高高的柳树上,自然爬树折柳条就成了孩子们的营生。乡邻们厚道,即便家里没小孩,折了柳枝的人家也给抱过一些来。
  十几米高的柳树,可是展示身手的好机会,孩子们光着脚丫噌噌几下就上去了,把那些还在吐蕾的柳枝一根根从空中抛下来,偶尔有几个调皮的还在树枝上荡个秋千或来个倒挂金钟,引得树下的小孩子很是羡慕,临了这些胆大的家伙还不忘顺手用柳条拧哨子鼓着嘴吹起来。
  “吱、吱、吱……”清脆的哨声一响,树下的孩子也纷纷效仿起来,把柳条拧了抽去里面的木头,再在空心的柳皮桶口一撸,瞬间一个小哨就做成了。霎时,天地间声声哨笛儿响成了片。
  清明节这天,太阳还没有出来,家家户户的门上、窗上到处是旌旗招展般的柳枝,连那可爱的看家卫士——大黑狗也被主人用柳条儿编个圈套在脖子上,孩子们也忘不了犒劳自己,用柳枝扎了头盔,套在头上就去“开火”(打仗游戏)。
  杠蛋更是必需的。杠蛋前,孩子们每每从大门上撕几块红纸,清明时候新春气息尚存,把红纸放在水里泡下颜色后,再给煮熟鸡蛋“美容”,瞬间一个个鸡蛋就成了红脸膛。
  这时孩子们才开始了真正的较量,手拿染红的鸡蛋像一只只骄傲的公鸡般雄赳赳地出去比赛,看谁的蛋壳硬,顶破了才能吃。如果不经过一番较量,两个鸡蛋眨眼间就吞进了肚子,那就太遗憾了。贫瘠的年代对孩子来说,一年当中也就这一天能吃到煮鸡蛋,平时大人不舍得给孩子吃,毕竟对村人来说那是鸡蛋银行,是家里柴米油盐的保障。
  无论多忙,会木工的父亲总会赶在清明前找来几根又长又粗的大木头在天井里搭上秋千,这秋千也成了全村人的期盼。荡秋千可不是小孩子们的专利,我家院子里往往是挤得满满的人等着荡秋千。贫穷的日子里,娱乐项目本身就很少,乡邻自是不肯错过这机会。
  一晃离开家乡二十多年了,那浓浓的乡村清明气氛成了心头永久的记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