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城时评)大学毕业生的期望月薪多少才合理

 共同成长888 2015-04-02

(春城时评)大学毕业生的期望月薪多少才合理  

吴龙贵    

    眼下离今年高校毕业还有不到100天时间,找工作成为多数毕业生的头等大事。人人网毕业季日前公布的就业调查统计显示,截至目前,仍有50.9%的大学生未收到用人单位的就业通知。就业压力不小,大学生们对待遇的期望却不低,在全国调查中,超过四成人对月薪的期望是8000元—10000元,在重庆,这个比例也接近3成。重庆大学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所贺芒教授表示,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8000元到10000元的月薪期望比较高,甚至有些不切实际。(《重庆晚报》4月1日)

    “不切实际”应该说是一种普遍看法。可做比较的是,上海、北京2013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分别为5036元和5793元。一线城市工作多年的在职者平均月薪也不过五六千元,一个初出茅庐毫无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开门就要8000元,多少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意思。

    事实上,很多机构都有过类似的调查。比如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去年5月27日发布的“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发布”就显示,当年大学毕业生期望月薪仅为3680元,跌至近4年来的最低点。彼时,舆论大发感慨,就业压力何其难矣。但是仅过去一年,大学毕业生的期望月薪居然就翻了一番,难道说明就业形势力一片大好?

    非也。这只不过是调查或统计学中的一种“障眼术”罢了。但凡像大学毕业薪酬期望值之类的调查,总会有不同的选项,只要调查样本数量足够,选什么选项的人都会占有一定的比例。之所以不同的调查会传递出不同的信息,相当程度上取决定于调查机构的主观诉求。比如说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去年的调查,可能取的是一个平均值,看上去就比较客观、公允,而人人网的调查单独选取了其中期望值最高的四成人,所以就造成一种期望值过高的假象。

    退一步说,四成大学毕业生期望月薪超过8000元,也没什么值得批判的。的确,在现在的就业形势和收入水平下,除了个别能力超众者,绝大部分大学毕业生的月薪都不太可能超过8000元,但别忘了,这仅仅是一种“期望”,如果连期望都没有,年轻人都能拥有什么?这种“期望”不仅代表一种天真和单纯,也代表一种朝气和向上的动力。我们总是希望年轻人应该脚踏实地,以务实的心态走向社会,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年轻人都应该变得世故和老练,凡事循规蹈距、按步就班,以一种认命的姿态接受社会所给予的定位和安排。

    当然有人会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把期望值定得这么高,到时候实现不了,甚至理想与现实差距巨大,年轻人会接受不了。这显然是低估了年轻人的承受力。事实上,从平静的校园走向纷繁复杂的社会,经历各种挫折和坎坷,遭遇各种以前不曾遇到过的问题和麻烦,这本身就是一种成长,也是每一个年轻人的必经之路,这没什么可担心的。年轻的好处就在于有无限的可能性,年轻人的优势就在于他们输得起,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会学着调整和适应。务实一点当然没错,自大一点也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所有的年轻人都没有走出校门,就被这个社会善意地调教成一种模式,缩手缩脚,毫无企图心。

    大学毕业生的期望月薪多少才合理?多少都合理。事实上,相比于调查机构的一本正经,以及舆论的忧心忡忡,大部分大学生对于此类调查抱的可能只是一种“玩”的心态,“月薪超8000元”并不只是一个数字,而是一种自信和个性表达,大可不必太在意,也无需过度解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