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 CPU 只用硅做,而不用能耗更低的锗做?

 pgl147258 2015-04-02

【acalephs的回答(219票)】:

锗贵,发热大漏电大都是原因,但是这些还不是最根本的。

关键是硅的工艺太方便了。

硅做提纯,HF轻松一步搞到99.9以上。

硅做晶圆,单晶柱随便拉。

硅做绝缘层,有“上帝创造的”完美的硅/氧化硅界面。(这个是最重要的,所以换hkmg之后各种替代硅的材料才开始兴起)

硅做掺杂,金刚石结构退火一下晶格损伤自己修复。

硅做氧化,湿氧干氧cvd各种工艺任你挑选。

硅做刻蚀,有氧化硅掩膜,不行还有氮化硅,湿法干法都有变态的选择比。

硅做微结构,还有各向异性刻蚀这种大杀器。

硅的工艺选择实在是太方便太丰富太便宜了,所以纵使硅的性能在深亚微米已经开始力不从心,工艺界还是舍不得抛弃硅,而是继续折腾各种新技术给硅续命...

另外阈值电压低不代表运行电压低。

因为电路依然是要电流驱动负载(一般是寄生电容)的。如果电源电压太低会使驱动电流太小,负载充放电速度会很慢,频率就上不去。

基础的数字电路动态功耗是cvf^2,只取决于电源电压、频率和负载电容。阈值影响的是v和f之间的限制关系,但这最终依然是一个频率和功耗的trade off,所以降低阈值并不一定能显著降低动态功耗。但是阈值太低一定会导致关断漏电高,显著增加静态功耗。。。

现在用锗的一般是看中锗的高迁移率来提高频率,或是用锗硅制备异质节,而不是因为阈值电压。

要说阈值电压的话。。。硅器件还有负阈值的增强型CMOS呢。。。调阈值不就一个掺杂的事情嘛。。。

【mervynzeng的回答(49票)】:

终于看到了研究相关的问题,怒答!

1947年,贝尔实验室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只点接触三极管,采用就是Ge材料,这奠定了微电子工业的基础。直到 20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以前的十几年间,锗都是双极型晶体管的主要支撑材料。但是Ge材料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锗的地壳含量很少,据估计地壳中锗的含量是 1.8 ppm(百万分之一),而硅的含量是 277100 ppm,这导致了过高的制造成本;

2.硅工艺中的SiO2/Si体系非常稳定并且界面态密度低、缺陷和陷阱少。而Ge的氧化物非常不稳定,在400度以上还容易发生解析反应,所以器件制作难度大、器件稳定性差和大的栅漏电流,所以单一的GeOx/Ge结构难成为锗基 MOSFET 器件的理想栅介质和隔离层;

3.Ge的禁带宽度只有0.66eV,相比于Si的1.12eV,这就导致Ge器件比较容易被击穿,静态功耗就大了;

4.现有水平制备出的Ge衬底,达不到Si的纯度和低界面态密度

由于存在以上问题,60年代之后Si逐渐取代了Ge。当然,随着工艺尺寸的不断缩小,Si材料将达到其物理极限(电子和空穴迁移率过低是硬伤),Ge或者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或许是作为沟道材料的一个很好选择。

现阶段U-Tokyo,Stanford,Purdue,MIT基本上代表了Ge或者Ⅲ-ⅤMOS器件研究领域最高水平,主要研究方向是降低界面态密度情况下减小EOT(等效氧化物厚度),新的高k介质还有与Si基集成等。国内也有一些高校在做,比如THU、PKU、FUDAN、NJU等。

【知乎用户的回答(12票)】:

“制成二极管,硅的开启电压(死区电压)需要0.5V,锗的开启电压只需0.1V。也就是锗CPU只需零点几的电压就能运行,比现在的1V低多了,也算CPU的革命吧。”

“电压更低,意味发热量更少,集成度和频率可以更高。”

显然你不了解锗管的特性。很多推理判定都是错误的~!你用过锗二极管,锗三极管吗?

低频的锗三极管,尤其是大功率的,漏电电流大,发热量不小,效率低。

高频小功率的管子,尤其是NPN型的,锗管制造难度大,多数用硅管来完成。往往硅管在频率上,热稳定性上,噪音,尤其是漏电电流上,远远超于锗管。。这是最直接的问题。如果你的电子技术实践功底足够,理解这些不成问题。

【提利昂之怒的回答(2票)】:

提供我觉得对的部分原因吧:

1,硅储量丰富,价格低,易提纯,性能稳定

2,硅晶圆可以很大个,8寸,12寸,未来的18寸,晶圆厂都可以拉出来,锗晶体你搞个试试

3,开启电压低是优势也是劣势,对工艺提出很高要求,如果工艺满足不了,那么低压情况下的高漏电将会造成很大的麻烦

4,生产惯性,成熟的配套设备、工艺条件、产业链都是架构在硅上的,重新换锗,成本太高不是,而且短期还看不到利益

5,觉得对的请点赞,哈哈

【UserSuper的回答(0票)】:

好的PN結正向特性是有代價的,也就是差的反向特性。換句話說,功耗未必能降低。

尺寸給定的情況下,提高頻率的主要方法還是增大電流。相較而言,减小尺寸更為可行,不僅可以提高頻率,還可以提高集成度。

綜合比較,鍺不一定比硅的優勢明顯。

【郭雄飞的回答(0票)】:

硅是上帝赐予人类的礼物,在各个方面堪称完美,不论是取材、制造、大规模生产以及各种耐折腾,物理和化学特性在地球上常温下也正好能非常好的工作。

目测下一件上帝赐予人类的完美材料还没有到达地球。

谢谢!

【胡镇涛的回答(2票)】:

前苏联做过锗的CPU

后来哭了

那都是很早时候的事情了

应该是硅和锗天生的性质差异造成的

单纯想电压这事,就是把问题想简单了

热稳定性啊,半导体线性啊,生产制造工艺要求啊等等,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要不然也不会到现在,全世界也就两家民用电脑CPU制造商,其中一家还在吃救济过日子。

现在量子光子DNA CPU,算是新兴科技。

烧钱看看能有没有啥产出吧

据说现在是产出点东西了的。

【张磊的回答(1票)】:

锗的能带导致无法在温度高于75度的时候正常工作。

【黄亮的回答(0票)】:

锗的性质合适做,但是锗没有富矿存在,在金属中不属于稀有金属但是属于稀散金属,一般一吨煤中有十克锗,所以因为开采收集的原因没有作为Cpu的主要材料

【大猩猩的回答(0票)】:

1. SiO2+2C==Si+2CO

2. Si+2Cl2==SiCl4

3. SiCl4+2H2==Si+4HCl

第一步 是粗硅 含有未反应完全的杂质碳第二步 转化为SiCl4 沸点较低 50多度 容易转化为气体 从而起到和杂质碳分离的目的,第三步 用还原剂把硅从化合态还原为纯净单质硅

好吧 我答不下去了

原文地址:知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