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讨 | 墨盒·拓片·笺纸

 haosunzhe 2015-04-02


作者简介:

水流云在,盛世收藏论坛“文房清玩、案供雅集”版块版主。

2005年注册为盛世收藏用户,累计在线时间1,212小时。



1933年,鲁迅在《〈北平笺谱〉序》中写道,“及中华民国立,义宁陈君师曾入北京,初为镌铜者作墨合,镇纸画稿,俾其雕镂;既成拓墨,雅趣盎然。不久复廓其技于笺纸,才华蓬勃,笔简意饶,且又顾及刻工省其奏刀之困,而诗笺乃开一新境。”


六佛同龛笺纸


在这段叙述中,鲁迅先生把刻铜墨盒、镇尺及墨盒、镇尺的拓片,以及木板水印的笺纸联系在一起谈,认为陈师曾、姚华在与刻铜艺人及制笺艺人的合作过程中,考虑到刻工面对繁密画面往往会有“奏刀之困”,因此常常会以“笔简意饶”之作与他们合作。


六佛同龛笺纸局部


近两年,在对笺纸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到,与书画家直接在墨盒、镇尺上写绘不同的是,他们与制作笺纸的南纸店的合作方式是,直接将纸上笺纸画稿交给南纸店,南纸店再依照画稿钩摹上板,镌刻而成笺纸印板。因此,今天我们能看到不少当年书画家为南纸店提供的笺纸画稿原件。20133月至5,荣宝斋还专门举办了民国至建国初的笺纸原画稿展览。


录经写佛笺纸


除上述合作方式外,一些南纸店还会利用墨盒、镇尺的拓片,或直接粘贴于木板之上镌刻笺纸印板,或选取拓片局部,与画家商议共同增添删改部分内容,再上板镌刻,如此既省却画家动笔之劳,亦可满足南纸店之需求,可谓独具匠心。


录经写佛笺纸局部


这个发现始于2012年在盛世收藏论坛看到淳菁阁后人刊出的一些笺纸,其中有几张王梦白的笺纸,显系取自墨盒拓片,可惜至今只见笺纸,而未看到墨盒实物及拓片。


六佛同龛墨盒


2013年朵云轩春拍的姚华弟子、民国交通部长王伯群的旧藏专场上有一册姚华信札,引起我的注意的是,其中的两种笺纸图案,竟然取自我所藏姚华的两个墨盒——“六佛同龛”与“录经写佛”。这些笺纸,均由淳菁阁印制,巧合的是,“六佛同龛”墨盒,恰恰也是由淳菁阁刻制而成的,“录经写佛”墨盒则是由清秘阁制成的。


录经写佛墨盒


“六佛同龛”笺纸与墨盒拓片比较,几乎完全准确无误地表现了墨盒原图的笔触,不同的是墨盒上面左侧的题跋,是姚华在画成墨盒半年后为友人题写的纪念款,因此笺纸制作之时,这段题跋还没有,即使有,南纸店也不会原样加刻上去的。


六佛同龛拓片


与“六佛同龛”笺纸图案有所不同,同样由淳菁阁制成的“录经写佛”笺纸,选用了清秘阁出品的墨盒拓片的佛像部分,而且,仔细比照,虽然二者在布局、构图甚至个别细节上都很一致(由此几乎可以排除姚华专为此笺纸再画一幅同样佛像的可能),但仔细比照,会发现笺纸图案的部分摹写细节上还是与拓片是有区别的。即虽取自拓片,但又不拘泥于拓片,特别是右侧的题跋,笺纸上删掉了拓片上的“庚寅”年款与“庚寅”篆书印章,文字位置也较拓片上移。仔细比较字体,发现二者虽然“茫者写佛一心供养愿上下十方咸同斯福”的文字内容相同,但字体却差异很大,这是为什么呢?个人认为这笺纸上的文字,很可能是淳菁阁请茫父后写上去的。而笺纸上的佛像之所以源自墨盒又别于墨盒,个人推断,也许是淳菁阁出于规避剽窃清秘阁的墨盒拓片的考虑。这个推断是否正确,还有待未来在相关资料不断丰富的基础上的进一步验证。


录经写佛拓片局部


由此看来,我们不仅要重视墨盒、镇尺实物本身的收集与研究,还要重视对当时人对于相关拓片的玩赏与使用的问题的研究。刻铜研究的领域还很宽泛,道路还很漫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