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饮篇总结-溯本求源,饮病探识(20150331呼吸群)发表于 2015-03-31主讲人:马家驹 简介: 马家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
马博士师承于经方名家冯世纶教授等,致力于中医临床的研究及应用。截止目前已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参编著作多部。 在攻读博士期间,曾担任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会学术部长一职,举办多次学术交流活动,并代领团队承办了首届全国温病论坛等,曾荣获2013年国家奖学金(博士)、2012年第三届全国中医药优秀博士论文等,并获2014年北京市优秀毕业生荣誉等。
主讲内容 (73)
《温病条辨》上焦篇29条所曰:两太阴暑温,咳而且嗽,咳声重浊,痰多,不甚渴,渴不多饮者,小半夏加茯苓汤,再加厚朴、杏仁主之。
问曰:病下利后,渴饮水,小便不利,腹满因肿者,何也?答曰:此法当病水,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自当愈。 《伤寒论》第41条: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主之。桂姜草枣黄辛附子汤方,右七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分温三服,当汗出,如虫行皮中,即愈。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右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腹中软,即当散也。
后续讨论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