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财务管理概论 1、企业的目标(本书观点):企业价值最大化(P6) 优点:考虑了时间价值,考虑了风险与报酬的关系,避免了短期行为 意义:扩大了考虑问题的范围,注重在企业发展中考虑各方利益关系,更符合目前我国国情 第二章 财务报表分析 1、短期偿债能力 (1)营运资本(P40) 营运资本 =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 (2)流动比率(P41) 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 (参考值为2) (3)速动比率(P41) 速动比率 = 速动资产 / 流动负债 = (流动资产 - 存货 - 待摊费用) / 流动负债 (参考值为1) 2、长期偿债能力 (1)资产负债率(P42) 资产负债率 =(负债总额 / 资产总额)* 100% (2)权益乘数(P43) 权益乘数 =(资产总额 / 所有者权益总额)* 100% = 1 / 权益比率 = 1 /( 1 - 资产负债率) 3、营运能力分析 (1)总资产周转率(P44) 总资产周转率 = 销售收入总额 / 平均资产总额 (2)流动资产周转率(P45) 流动资产周转率 = 营业收入净额 / 平均流动资产余额 (3)应收账款周转率(P45) 应收账款周转率 = 营业收入净额 / 平均应收帐款净额 (4)存货周转率(P45) 存货周转率 = 营业成本 / 平均存货净额 4、盈利能力分析 (1)销售净利率(P46) 销售净利率 = 税后净利 / 销售收入净额 (2)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收益率,ROA)(P46) 总资产报酬率 = 息前税前利润 / 平均总资产 =(税后净利 + 净利息费用)/ 平均资产总额 * 100% (3)净资产收益率(权益资本收益率,ROE)(P47) 净资产利润率 = 税后净利 / 平均所有者权益 *100% 5、杜邦分析法(P53-54) 第三章 财务预算与控制 1、销售百分比法(P67) (1)使用此方法的原因 资金需要量还与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密切相关,生产规模扩大,销售数量增加,会引起资金需求量增加;反之,则会使资金需求量减少。 (2)前提假设 ① 企业销售收入可以与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的各个项目建立起固定的比例关系; ② 假定这种比例最优且在未来维持不变。 (3)基本步骤 ① 确定资产负债表项目与销售百分比 ② 确定预测期的销售额 ③ 计算预测期资产负债表各项目 ④ 预测留存收益增加额 ⑤ 计算外部资金需求量 第四章 货币时间价值与证券估价 1、名义利率与有效年利率(P90) 2、终值与现值 (1)终值(P91) (2)现值(P92) 3、年金 (1)普通年金(后付年金)终值(P93) (2)普通年金(后付年金)现值(P94) (3)先付年金终值(P95) (4)先付年金现值(P95) (5)永续年金(P96) 4、债券 (1)内含价值 证券投资所带来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2)债券估价的基本模型(P96) (3)影响债券价值的因素 ① 未来现金流量:未来NCF越高,债券价值越高 ② 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市场利率):所要求的报酬率越高,债券价值越低 Ⅰ.市场利率=票面利率,债券价值=面值 Ⅱ.市场利率>票面利率,债券价值<面值 Ⅲ.市场利率<票面利率,债券价值>面值 ③ 债券期限:债券期限越短,债券价值越接近于面值 Ⅰ.所要求的报酬率=票面利率时,债券期限对债券价值没有影响; Ⅱ.随着到期日的接近和缩短,债券价值逐渐接近其面值; Ⅲ.短期债券对必要报酬率的变化没有长期债券敏感。 ④ 付息频率 Ⅰ.市场利率>票面利率(折价出售),付息频率越快,债券价值越低 Ⅱ.市场利率<票面利率(溢价出售),付息频率越快,债券价值越高 (4)债券的收益率(债券的内含报酬率IRR) ① 平价购买,每年付息IRR=票面利率 ② 溢价购买,每年付息IRR<票面利率 ③ 折价购买,每年付息IRR>票面利率 5、股票 (1)零增长股票价值(P101) (2)固定增长股票价值(P101) (r:折现率;g:股利增长率;r必须大于g) 第五章 风险与报酬 1、多期平均收益率 (1)简单算术平均数(P108) (2)几何算术平均数(P108) 2、期望收益率(P109) 3、单个资产风险的计量 (1)标准离差系数(P108) 标准离差系数 = 标准差 / 期望收益率 (2)单一资产的风险(P109) 4、经营风险 (1)概念(P109) 不考虑企业负债融资的情况下,由于企业经营中各种因素的波动导致企业息税前利润波动的风险 (2)放大效应的来源(P109) 固定成本 5、息税前利润(P109) 息税前利润= 销售量*(单位售价- 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EBIT = Q *(P – VC)- FC 6、经营杠杆 (1)概念(P110) 由于企业经营中固定成本的存在,销售费用的变动引起息税前利润的变动 (2)计算公式(P110) 7、财务风险 (1)概念(P109) 企业存在负债情况下,息税前利润波动导致的股东收益波动的风险 (2)放大效应的来源(P112) 固定利息 8、财务杠杆 (1)概念(P112) 衡量负债经营对每股收益波动的放大效应 (2)计算公式(P112) 9、总杠杆 (1)概念(P113) 销售变动导致的每股收益产生的更大变动 (2)计算公式(P113) (无优先股时去掉) 10、资产组合的收益与风险(P113-114) (1)资产组合的收益:加权 (2)资产组合的风险:非加权 11、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 (1)系统风险(P116) 通过资产组合不能够被分散掉的风险,是由影响所有公司的因素引起的风险 (2)非系统风险(P116) 通过资产组合可以被分散掉的风险,是由影响个别公司的特有事件造成的风险 (3)资产总风险(P116) 某种资产的总风险(方差)= 在组合中的协方差(系统风险)+ 被分散掉的方差(非系统风险) 1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1)资产组合的有效集 给定风险水平条件下具有最大预期报酬,或在给定预期报酬条件下具有最小风险水平的资产组合集; (2)资产组合的有效边界 投资者可承受风险水平,投资者期望的预期报酬 (3)β系数的计算 (4)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基本公式 (5)证券市场曲线 第六章 投资管理 1、净现值法(P129) (1)计算 ①初始投资一次建成 ②初始投资非一次建成 (2)决策规则 ①独立的投资项目:净现值>0项目可行;反之不可行 ②互斥项目:净现值>0中最大的投资项目 (3)优点 ①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并能反映预计投资收益具体金额的现值 ②考虑了投资风险的影响 ③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直接联系 (4)缺点 ①只能反映投资项目增值的总额,不能反映投资项目本身的增值能力 ②对净现值影响很大的折现率确定比较困难 2、现值指数法(含义)(P131) 投资项目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与初始投资额的现值之比,反映投入1元初始投资所获得的未来现金流入现值 3、内含报酬率法(含义)(P132) 使投资项目净现值等于0时的折现率 4、现金流量的估算(例题参考P139例6-10)(P138-P139) (1)计算公式 ①不考虑所得税的经营净现金流量 经营净现金流量 = 经营现金流入 – 经营现金流出 = 经营现金流入 – 付现成本 = 利润 + 折旧 ②考虑所得税的经营净现金流量 经营净现金流量 = 经营现金流入 – 经营现金流出 – 所得税 = 经营现金流入 – 付现成本 -(经营现金流入 – 付现成本 – 折旧费)* 所得税税率 = 净利润 + 折旧费 (2)现金流量估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初始投资额一般假定在期初一次投出; ②经营期现金流一般假定发生在期末; ③固定资产折旧的考虑; ④所得税的考虑; ⑤项目终了垫付的流动资金的回收; ⑥项目终了固定资产残值的回收。 5、设备更新决策(P146) (1)特点 ①设备更换不改变生产能力,不增加实质性相关营业现金流入,只需要比较相关现金流出。 ②新旧设备使用年限相等,可比较现金流出总额。 (2)计算 营业NCF=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净利润+折旧 =收入(1-T)-付现成本×(1-T)+非付现成本×T 6、年限不等时设备更新决策(P147) (1)特点 ①新旧设备使用年限不等,现金流出总额不可比。 ②决策的标准是比较各方案的年平均成本,即年平均现金流出现值。 (2)方法 最小公倍数法、年平均成本法 第七章 投资管理 1、主要种类 (1)股东权益融资(吸收直接投资、发行普通股、留存收益、优先股) (2)长期负债融资(长期借款、公司债券) (3)租赁融资 2、吸收直接投资的优缺点(P157) (1)优点 ①能够快速形成生产能力 ②容易进行信息沟通 ③吸收直接投资的手续相对比较简便,筹资费用较低 ④属于股权资本,能提升企业的资信和借款能力 ⑤财务风险较低 (2)缺点 ①企业控制权集中,不利于企业治理 ②不利于产权交易 ③资本成本较高 3、发行普通股的优缺点(P161) (1)优点 ①无到期日,不用偿还本金 ②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 ③增强公司举债能力 ④由于可以保值而容易吸收资金 (2)缺点 ①资本成本较高 ②以普通股筹资会增加新股东,可能会分散现有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 ③增发新股,可能引起股票价格的变动 4、留存收益融资的优缺点(P162) (1)优点 ①不用发生筹资费用 ②维持公司的控制权分布 (2)缺点 ①融资数量有限 ②积累速度较慢 5、发行优先股的优缺点(P164) (1)优点 ①没有固定到期日,不用偿还本金 ②股利支付既固定,又具有一定弹性 ③不影响普通股股东的控制权 ④具有财务杠杆作用 ⑤降低负债比例,增强举债基础 ⑥有利于兼并谈判的成功 (2)缺点 ①融资成本较高,低于普通股高于债券 ②如果公司不能获取超过优先股股息的报酬,就会降低普通股每股收益 ③发行优先股可能会给公司的经营发展造成一定的限制 ④发行优先股可能会引起一些有关控制和所有权的问题 ⑤制约因素较多 ⑥可能形成较重财务负担 6、发行长期借款的优缺点(P167) (1)优点 ①筹资速度快,借款成本低 ②借款弹性大 ③长期借款可发挥财务杠杆作用 (2)缺点 ①限制条件较多 ②筹资数量有限 7、发行公司债券的优缺点(P171) (1)优点 ①融资成本低 ②可利用财务杠杆 ③保障股东控制权 ④融资具有灵活性 (2)缺点 ①财务风险较高 ②限制条件较多 ③筹资数量有限 8、发行租赁融资的优缺点 (1)优点 ①融资与融物于一体,使企业能迅速获得所需资产; ②限制条件较少; ③可避免设备陈旧过时的风险; ④税收筹划 (2)缺点 ①成本较高 ②支付固定的租金 ③设备残值的损失 第八章 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 1、综合资本成本的估算(P179) (1)计算公式 (Kw:综合资本;Kj:第j种个别资本成本;Wj:第j种个别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重/权数) (2)确定的原则 ①账面价值 ②市场价值 ③目标筹资结构 2、资本结构 (1)基本含义 企业各种资本的价值构成及其比例关系,是企业一定时期筹资组合的结果 (2)种类 ①资本的权属结构:股权资本、债权资本 资本的权属结构涉及企业及其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和风险。 ②资本的期限结构:长期资本、短期资本 资本的期限结构涉及企业一定时期的利益和风险,并可能影响企业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和风险。 (3)意义 ①合理安排债务资本的比例可以降低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率; ②合理安排债务资本的比例可以获得财务杠杆利益; ③合理安排债务资本的比例可以增加企业价值。 企业总价值V=债务资本的市场价值B+股权资本的市场价值S 3、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分析法(P188) (1)无优先股 (2)有优先股 第九章 营运资金管理 1、企业现金管理的目标(P200) 在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能力之间做出抉择,以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需要 2、企业持有现金的动机(P200) 交易性动机、预防性动机、投机性动机 3、企业持有现金的成本(P201) 基本四种:机会成本、管理成本、短缺成本、交易成本 成本分析模式:机会成本、管理成本、短缺成本 存货模式:机会成本、交易成本 随机模式:固定转换成本 4、机会成本的计算(P208) (1)应收账款机会成本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 = 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 * 资金成本率 (2)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 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 =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 变动成本 / 销售收入 =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 变动成本率 (3)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年赊销额 / 360)* 平均收账天数 = 平均每日赊销额 * 平均收账天数 5、信用条件(P210) (1)定义 企业要求赊购客户支付货款的条件,由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组成。 (2)表示方法 例:2/10,1/30,n/60 6、存货的成本(P216) (1)基本的四种成本(P216) ①订货成本: (F1:订货固定成本;D:存货年需求量;Q:每次进货量;K:每次进货变动成本) ②采购成本:采购成本 = DU (U:存货单价) ③储存成本: (F2:储存固定成本;Kc:单位变动成本) ④缺货成本: (S:缺货量;Cs:单位缺货成本;:平均存货量) (2)不同情况下的存货成本 经济订货批量:订货成本、采购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 存在数量折扣:订货成本、储存成本、采购成本 存在缺货:订货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 7、经济订货批量(P217) 8、放弃现金折扣成本(P227) 第十章 股利分配管理 1、现金股利分配政策 (1)剩余股利政策(P242) 公司生产经营所获得的净收益首先应满足公司的资金需求,如果还有剩余,则派发股利;如果没有剩余,则不派发股利。 股利是变动的。 (2)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P243) 公司确定固定的股利支付率,并长期按此比率从净收益中支付股利的政策。 支付率固定,股利可能变动。 (3)固定股利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P243) 公司将每年派发的股利额固定在某一特定水平上,然后在一段时间内不论公司的盈利情况和财务状况如何,派发的股利额均保持不变。 股利是固定的。 (4)低固定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P244) 公司事先设定一个较低的经常性股利额,一般情况下,公司每期都按此金额支付正常股利,只有企业盈利较多时,再根据实际情况发放额外股利。 股利可能固定,可能变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