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为孩子一生的朋友 撰稿:赵 明 为什么要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 一、成长的需要
到过农村的人都知道,有经验的农民是不会错过 “节气”的,错过了节气,就会误了农时,颗粒无收。孩子的学习也是有“节气”的。我们可以把孩子的学习节气分成以下三个节气:
0到6岁为第一节气,6到12岁为第二节气,12岁之后为第三节气。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一节气,在第一节气中,0到3岁则是重中之重。这个阶段孩子大脑发育最迅速,四岁左右的幼儿,大脑的容量已达到了85%。2岁时,孩子将进入“模仿敏感期”。相信看了这几个数据,心头一定会一震吧?良田就在那儿,让他荒芜还是开发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在育儿这件事上,我们要像农民一样把握节气,节气把握对了,才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孩子的生活范围有限,亲子阅读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他们的成长需求。 二、科学的依据
德国科学家很多年前就已经发现,看电视时,孩子的脑电波是平行的,阅读中的孩子,脑电波起伏明显。也就是说,看电视时,孩子是被动接受信息,而阅读时,孩子是主动接受信息。 三、化解成长中的烦恼
0-6岁,是孩子成长敏感期最密集的年龄段,也是很多重要成长节点的发生期。每个敏感期的出现和成长节点发生飞跃时,孩子就会躁动不安。中国民间流传的“欢三四,厌五六,七八九,狗摇头”就是对孩子在童年时期各年龄段的形容。经常会有家长来向我求助,说孩子喜欢咬人,说粗话,乱扔东西,脾气暴躁,哭闹不停,耍赖,不肯刷牙,不肯洗头,喜欢把别人的东西拿回家,只喝饮料不肯喝白开水,不肯吃蔬菜和水果,撒谎,等等。
有的妈妈对我哭诉,说早知道养孩子这么苦说什么也不会生。还有的家长说,真的要被孩子折磨得要崩溃了。他们问我该怎么办?我说:“和孩子一起阅读吧。因为这世上,没有一个孩子是不爱听故事的!”
在2岁的语言发展初期,情绪容易激动而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感受的孩子,往往会以动作来表达自己的兴奋和激动,比如打人、咬人、撞人等方式,我们千万不要把这些动作当作恶意攻击,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良性攻击”。弗洛伊德则认为是一种“升华”:透过表面探索本质的态度由此形成。
我们既要理解孩子的这些成长规律,更要引导和改变孩子的这些行为。如果说养育孩子是在大海上航船,那么家长就是船长,孩子就是水手。这个过程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起迎接成长中的暗礁和险滩。我特别赞同著名育儿专家朱棣云老师说的那句话:“读懂孩子,教育可以很智慧。” 《大鼻子牙医的豌豆》是我创作的童话。讲的是一个倔男孩的故事,他像所有的倔孩子一样,你让他到东,他偏到西,你让他吃饭,他偏不吃。你让他少吃巧克力,否则会长一嘴的蛀牙,可他偏偏不停地吃,果然,他的牙齿开始长牙虫,痛得他受不了了。于是,去看牙医,可偏偏碰上一个爱吃豌豆的牙医,还偏偏让一颗豌豆掉进了倔男孩的鼻孔里,牙医想把它取出来,可倔男孩偏不让,于是,怪事就发生了……这个故事的原形来自我的儿子,他那曾经让我痛苦的判逆期怪事也发生过不少!
绘本有时候就是这样奇妙,孩子会从绘本里看到自己的影子,对与错,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不用你去说教,他会在一次次的阅读过程中去消化,去反观,或赞同,或反对,或鄙视,或同情……当然,这一切都是以孩子自己的方式去解决的。
我儿子在三四岁时,每天晚上都要我给他讲《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他恨死了那个让白雪公主吃毒苹果的坏皇后。有一天,我发现凡是有坏皇后的地方都被他用剪刀剪去了。
这天晚上,他又找出了这本书让我讲给他听。当我讲到:“有一天,洞洞做了一个有毒的苹果,把自己装扮成一个老婆婆……”
“妈妈,你讲错了,不是洞洞,是坏皇后。你这样讲一点都不好听。”他一脸的不高兴。
我说:“这可不能怪我,你看,这本书上根本就没有坏皇后,只有一个一个的小洞洞。”
他什么也没说,把剪下来的东西从废纸篓里找了出来,于是我们一起粘好了这本书。
儿童生活故事《白雪公主和“洞洞”》就是以这件事为原形而创作的。故事发表后,很多家长对我说,这样的事也曾发生在他们孩子的身上。这个办法比简单地批评可要强多了。 四、带来巨大的能量
我当过20年的小学语文老师,我发现一个普遍的现象,没有阅读作为基础,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很难得到提升。游戏和阅读已被公认为学龄前儿童成长中的最好伴侣!
亲子阅读的优势我归纳为以下几点:
(1)亲子互动的最好玩具
我认为早期阅读并在不于数量和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通过像游戏一样“玩”阅读,让孩子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把阅读当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这才是阅读的目标。
举例:先举一个1-2岁年龄段的:《阿咪虎益智画册》的绘本故事《挠痒痒》是一本带有浓浓亲情和游戏性质的绘本,也是一本专门为1-2岁幼儿打造的本土绘本。通过爸爸挠宝宝痒痒的画面,让宝宝感受快乐和亲情。这是宝宝熟悉的生活体验,会让孩子产生角色的认同感。一边看故事,一边玩游戏。这本绘本的装帧设计也很有特点,一半是讲爸爸挠宝宝的痒痒,另一半是讲了小动物们怎么挠痒痒。除了让孩子得到满满的情感体验,还让孩子认识了很多有趣的动物。这个绘本故事的配图也非常精美,不是那种电脑工业化的大路货,而是特别养眼的带有画家独特个性的美丽插图。看着这些插图你会觉得这个世界都变得美好了。
给1-2岁孩子看的中国本土原创绘本并不多,做得这么精美就更少了。我很欣赏这样的绘本,切记,别以为孩子小,就可以用劣质的绘本去污染他的眼睛。别以为外国的月亮都是圆的,外国引进的绘本都是精品。 把阅读当成游戏,也是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智慧之举。我觉得《阿咪虎游戏册》就很适合给幼儿园的孩子当阅读游戏来玩。每一期的游戏册就像是一个奇妙的玩具一样,我见过在幼儿园里,这本游戏册都快被孩子们翻(玩)烂了。老师告诉我,每个月孩子们拿到这本游戏册,就要求老师讲给他们听,并一边听一边看一边玩,里面有迷宫、连线、找不同、画画、学数、手工、贴纸游戏,都是这个年龄段孩子最喜欢玩的。最最关键的是,这整一本游戏册并不是一个个单独的游戏拼凑起来的,而是一个非常好玩的童话故事。
比如2015年的第一期游戏册《别剪阿毛的毛》。阿毛是一只绵羊,但不肯剪羊毛,于是,毛越来越长,越来越长,之后就发生了很多好玩的事。而益智游戏就穿插在这个好玩的故事里。 再比如2015年第三期游戏册《警告!别翻开这本书》。为什么呀?因为书里有个小怪兽会逃出来。书当然还是被打开了,小怪兽当然也逃出来了,怎么再把它关进书里去呢?一边做游戏,一边看书,玩着玩着孩子知道答案了。这样的游戏册小朋友怎么会不喜欢呢?通过这样的阅读游戏,书就像一个奇妙的玩具,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观察能力、绘画能力、动手能力、数学能力、逻辑能力。而这一切都是在快乐中完成的。 我在看这些游戏册时不禁想,要是我儿子小时候每月都有这样一本游戏册,我一定会陪他玩的,他肯定会非常开心的。动手又动脑,有趣又有益!这比坐在电视机前看某些羊的动画片不知强多少倍。阅读,真的可以非常有趣。 (2)应性施教的好教材,孩子们眼中的百科全书 2岁后的孩子开始成为“十万个为什么”。我们知道的知识太有限了,绘本可以成为父母在这方面的好助手。比如高铁,孩子出去旅游,都坐过高铁,可是,高铁下班以后去干嘛了,你知道吗?你不知道。你的孩子想知道吗?一定想知道。那么,这个绘本就会告诉你,这是一辆名叫追风小子的高铁。在白天工作了整整11个小时后,他下班了。可下班后就能睡觉了吗?不能不能。先要去检修车间体检。要检查车轮,要检查车头、底盘,要在车厢里打扫卫生,还要把每个车厢的厕所下面的装便便的大盒子里,用管子把便便吸空。最后,才是到车库里去睡觉。 (3)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优秀绘本一定是图文并茂的,很多精彩都藏在图画里,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为什么不想活到100岁?对于幼儿来说,100岁是个很概念的东西,就是很多。100岁,那就是要活很多很多年。鳄鱼为什么不想活到100岁?因为他怕嘴巴会长得比火车还长,想出门看朋友,嘴巴下得按上多少个轮子啊。小鲸鱼为什么不想活到100呢?因为他怕自己的身体会长得比地球还大。想要打个哈欠,就会吞掉全世界。以后你们要是都在我肚子里生活,那我得有多难受啊。多么可爱的想像啊,就像我们的孩子,总是会有那么多奇思妙想。故事的标题就带给小读者一个很大的悬念,这种悬念会让孩子满怀兴趣地想揭开谜底。看完这个故事,我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想同一个问题,我想不想活到100岁呢?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答案。
通过图文并茂的绘本,从文字到图画,幽默和夸张始终贯穿其中,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快乐,得到有趣的常识。快乐是一种能量,它是一种隐性的力量,是需要慢慢积聚的。就像一粒快乐的种子,悄悄地埋在孩子的心里,这种能量会让孩子成为一个乐观的人,充满正能量的人。让孩子成为这样的人,是多少家长期盼的啊。 (4)感受美好语境 绘本对图与文的要求都极高。语言优美且精炼,直白而生动,句子朗朗上口,言简意赅。经常浸润在这样的语境里,对于孩子来说,就是最好的语言训练。而且现在有些绘本还配有光盘,对孩子学习标准的普通话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5)在快乐中明理
千万不要小看绘本在明理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它的道理藏在故事里,没有苍白的说教,只有生动的诠释!很多时候,不是我们说的话有错,而是我们表达的方式有错。通过绘本里生动有趣的故事,孩子会从故事里找到自己的影子,绘本有时候就是一面镜子。他的心里会有一个声音在对他说:“你看,这就是你!” 比如在孩子激动和发怒时,可以给他一个被咬的替代品,比如毛巾或无毒的塑胶玩具等。等他的怒火过去后,再告诉他:我们很爱你,但是不喜欢你咬人。让他回忆被桌角撞或被蚊虫叮咬等的痛楚。然后告诉他,别人被他咬时,也会有这样的疼痛。
当他情绪平稳时,和他阅读相关方面的绘本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这样的绘本现在应该有很多,我的桌上就有一本很不错的绘本:《我变成一只喷火龙了!》
这个故事讲了一只叫波泰的蚊子,它会传染喷火病,它专门喜欢吸坏脾气人的血。有一天,古怪国的怪兽阿古力又发脾气了,波泰狠狠地咬了他一口,于是,阿古力开始不停地喷火……对于一个怪兽来说,这可真是一件不幸的事。故事就这样开始了……(哈哈,这个故事是不是特别适合讲给那些特别爱发火的孩子听?我曾经讲给一个爱发脾气的男孩听过这个故事,他笑得不行,说阿古力的脾气真是太坏了。活该被波泰咬!还说,像阿古力这样的坏脾气肯定会没有小朋友和他玩的。得,这个故事已经成功了!) 6、得到情感认同:爱的教育
绝对不能让妈妈去厨房。五个小松鼠商量道:“我们一起尿床吧!”(这五只小松鼠为什么要集体尿床呢?就让我们的小读者带着悬念往下看吧!) 精美的插图足以吸引孩子的视线。3岁后的孩子绝对是读图的精灵。精彩的图画会让他们进行丰富的想象,并进行仔细的观察。
爱的教育就是这样的细雨润无声中流入孩子的心中。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你只要向孩子浇灌故事就可以了。故事会让孩子明白很多道理的。比说教强一百倍! 赵明: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新浪少儿频道特约专家。她的童话作品多次获省级、国家级奖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