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家书法绘画作品集萃(1)

 书画雅苑 2015-04-03
 
  

  黄庭坚《松风阁诗》

  


  徐悲鸿国画作品欣赏

  


  徐悲鸿国画作品欣赏

  


  徐悲鸿国画作品欣赏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董寿平 作品 《黄山云峰》--- 画中虚实相生,用浓墨勾勒出中间主体山峰的轮廓线,再辅以淡墨渲染。奇松为较浓的干墨轻扫而成,只是草草几笔则神与态俱佳。远山的虚渺之神采是在纸上施清水以后用淡墨晕染而成的,水与墨参差相杂,浓淡的变化极富有层次,远观则有云雾流动,诸峰隐现之感。

  


  秋山行旅图 盛懋:字子昭,元代画家。浙江人。盛懋继承父业,工民间画。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俱精。他的笔墨劲利精到,稍有像斧砍痕迹,有“精绝有馀,特过于巧”之评。然而他的画作当时很有影响。传世作品有:《秋林高士图》轴,辑入《故宫名画三百种》;《秋江待渡图》轴,辑入《唐五代宋元名迹》;《秋舸清啸图》轴,现藏上海博物馆;《松阴高士图》册页,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胡佩衡《深山小径》--- 此幅为画家早期作品,笔法上变化王蒙皴意,在南宗笔法中又糅入北宗之力,兼以干擦湿染,浅绛复施青绿,得山重水复、林木郁茂之致,足见画家深厚的传统功底。整幅画结体虽然复杂,但气韵周流、疏朗清幽,也许这正是他在题跋中所谓“寓缥缈于沉着之中”的旨趣。

  


  明 唐寅《虚阁晚凉图》--- 此图远处山峦起伏,泉流折叠于茂林烟雾间。近处浓荫茂盛,深掩茅屋草堂。旁有溪桥流水,意境清幽。盛暑时节,两三老人,在此消暑谈心,乐以忘忧。皴法学刘松年、李唐,山石轮廓线转折处不露锋芒,皴点齐下,丰润华滋。

  


  白龙潭图轴作者:梅清 年代:清

  


  陆小曼《翠峰冥色图》--- “云蒸山欲冥,峰翠黛疑烟,门径入溪色,何当听响泉。”陆小曼是20世纪二十年代众说纷纭的精彩人物。她娇艳美丽,多才多艺。胡适说:“陆小曼是北京城一道不可不看的景”。刘海粟说:“陆小曼的旧诗清新俏丽,文章蕴藉婉约,绘画颇见宋人院本的常规,是一代才女,旷世佳人。”

  


  明 蓝瑛《白云红树图》--- 图中以没骨法加青绿重色作红树青山,白云缭绕,山下瀑布溪桥,景物幽胜。画法工整,树石皴点细密。运用石青石绿、朱砂、赭石、铅粉每种颜色晕染勾描,色彩鲜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元 黄公望《天池石壁图》--- 此图画层峦叠峰,千岩万壑,长松杂树,纵横有序,错综多姿,显示了天池石壁的雄秀美姿。构图繁而用笔简,笔墨浑厚华滋。图中多用淡赭,染以墨青墨绿,展示出山中的幽趣。全图烟云流润,气势雄伟,系黄公望浅绛山水的杰作。

  


  明 沈周《云际停舟图》--- 此图为沈周工笔青绿设色巨制。图中层峦叠秀,石纹繁复,山间云岚缠绕,苍松杂树丰茂。篷船停泊岸边,两人对坐晤谈。表现出高人逸士深山悠游的生活情景。笔法缜密细秀,设色清朗明洁,格调清新。上海博物馆藏。

  


  陶冷月《放翁诗意图》---

  


  明 唐寅《东篱赏菊图》--- 此图写赏菊之悠然。图中远山峻峭,溪水泛波,正将文人隐士清闲而超脱的生活勾画得淋漓尽致。两位高士坐于石上赏菊言谈,乐在其中,小童穿梭期间,动静相宜,观画者从赏菊人之乐便能窥见菊花之美,是一幅难得的“寓景于情”的赏菊佳作。

  


  元 吴镇《洞庭渔隐图》

  


  明 沈周《云际停舟图》--- 此图为沈周工笔青绿设色巨制。图中层峦叠秀,石纹繁复,山间云岚缠绕,苍松杂树丰茂。篷船停泊岸边,两人对坐晤谈。表现出高人逸士深山悠游的生活情景。笔法缜密细秀,设色清朗明洁,格调清新。上海博物馆藏。

  


  徐悲鸿的马

  


  徐悲鸿《秋风立马》--- 徐悲鸿以带魏碑兼草隶的书法笔意,勾画马的躯干,再借大笔挥写出马尾及马鬃,最后用水墨晕染马的颈、腹、胸、肩各部位,在淋漓的水墨挥洒间,阴阳相背的质感顿生。高挺的颈项,飞动的鬃鬣、马尾,再加上刨地的足蹄,一种蓄势待奔的气势已经藴藏其间,一幅潇洒灵动的作品赫然眼前

  


  明 沈周《云际停舟图》--- 此图为沈周工笔青绿设色巨制。图中层峦叠秀,石纹繁复,山间云岚缠绕,苍松杂树丰茂。篷船停泊岸边,两人对坐晤谈。表现出高人逸士深山悠游的生活情景。笔法缜密细秀,设色清朗明洁,格调清新。上海博物馆藏。

  


  明 沈周《庐山高图

  


  #新体画#【 清 郎世宁 《八骏图》 】绢本设色,121×69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虽然是采用中国传统的颜料来作画,但在马匹、人物和柳树的表现上,却融入了西画注重光影的手法,显得立体感十足。烟柳下,骏马八匹,或匍匐,或肃立,或静默,或嬉闹,无不形神兼备,神采勃发。精致处,犹如原物再现。

  


  小红叶

  


  齐白石 1952年作 鱼,虾,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