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腔戏与西北民风民性

 ganggang0611 2015-04-03

秦腔戏与西北民风民性

(一)

秦腔是什么?秦腔就是秦人的民歌。

只需稍稍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凡民歌流行的区域,戏曲则不盛;凡戏曲发达的地区,民歌则式微。

究其原因,余以为这是在农耕文明发展到高级形态以后,伴随着村社、城镇、都市的诞生,人口密集,流动加速,文化形态与商业化及市井生活的融合,民歌就会渐渐演化为一种地方戏曲的形式而存在了。

不难看出,在中原农耕文明发展较早的几个地区,如古长安周围的渭水流域,黄河东岸的汾水流域,以及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带,早已有了秦腔、蒲剧、豫剧、晋剧等地方戏曲诞生的时候,陕北人还在唱着信天游,甘肃、青海人还在唱着“花儿”,陕南人也在唱着他们的“姐儿歌”;在西南诸省区及全国许多少数民族聚集区,在经济欠发达的一些偏远地带,民歌还一直是当地人精神及文化生活的主要载体。到了清末,京剧挟带着梆子戏鼻祖秦腔的血气,在汉调二簧和徽剧的基础上步入京城而发展为国剧;之后,浙江嵊县的小调在上海而发展成越剧,安徽的凤阳花鼓成长为黄梅戏,湖南的小调也发展成了花鼓戏……这许许多多的事例,都充分证明了戏曲是由民歌而发展起来的。

秦腔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里的《秦风》,实即秦民歌。至于西周的《大武》,先秦时的《九歌》,汉代的百戏,唐代的参军戏等等,充其量也只能算作歌舞或说唱艺术,戏曲的真正诞生,那是宋、元以后的事。而成熟的大剧种的产生,则要更晚一些。但无论怎么说,戏曲发展的脉络无外乎走一条“民歌——说唱——戏曲”的道路。如果打个比方,民歌就好比是蚕,一点一点吞噬着当地的树叶,又一点一点吐出银亮的细丝,慢慢地就结成茧了。戏曲就是民歌结出的茧,是民歌在演化中的质变,是民歌修成的“正果”。

中国戏曲的诞生,是各种艺术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总体性诞生,最起码是诗、歌、舞三位一体了。而希腊的戏剧在初期也如同这般,但后来却不断纯化和专业化,出现了分体戏剧,使话、歌、舞各自分家了。中国人走的路子不同,中国戏剧的分化是一种小分化,然后杂化,最后成为总体戏剧。因为中国人起先是以自己古老的文明而独自先行,在科技文明和工业文明尚未跟进的漫长历史时期,又以自己重宏观、重整体的深层文化意识,将各种散存的文化艺术因素整合起来,从而堆砌和铸造成一种包容量极大的综合性艺术,这不仅是中国戏曲诞生的主要原因,也是中国戏曲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的内在原因。看来中国人是喜欢吃“大烩菜”的。确实,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她囊括了诗词、绘画、音乐、歌舞、杂耍等等的艺术式样,几乎是中国俗俚文化艺术的综合体现。因此,外国人到中国来了解和学习中国的文化,有些聪明者就首先选择从中国的戏曲入手,而逐渐登堂入室,求得其奥。加拿大的小伙子大山,美国的姑娘苏姗娜,日本的博士清水拓野等,他们都是这样做的。那么,在我们要了解陕西乃至整个西北的民风民性的时候,也就应当从研究秦腔开始,而秦腔又是中国戏曲的早期源泉之一。

民歌是民众的心声,秦腔是西北人的心声。有什么样的文化模式,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模式。秦腔是西北人的文化结晶和地域文化性情的艺术彰显方式之一。

(二)

关于秦人的源头,历史学家们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源于陇东嬴姓氏族人的后裔而属土著,一说来源于山东之地,是当年护送周王室有功而封于西秦的。无论哪种说法,都可从中追溯到秦民性中那种朴实、厚重、耿直、粗放的血脉根源,这是种族与地域环境所赋予民性的地域性格特征。在这样的土地上和这样的民性中所诞生的秦腔,自然也就有了厚重之质。即使从周王室派“遵人”深入民间采风,将民歌收入《诗经》,从其中多数篇章来看,其所承载的尚武、尚朴、尚气精神,还有直抒胸臆、酣然伸志的特征,也能折射出秦人硬铮的性格侧面。

秦腔在陕西的秦川地面上诞生之后,很快就流传到了陇东一带,因为那是秦人“老窝”,秦声与那里的原生态文化自然就水乳交融了。再往周边扩散,东至黄河东岸,北至陕北南部诸县,南至秦岭南麓的商洛、安康、汉中的部分县市,继续向西发展,则扩展得更远,延伸到青海、新疆、宁夏等省区,就连雪域高原的西藏,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随着解放大军挺进而产生了一些秦腔剧团,使秦之声在藏民族生活区活跃了20余年。秦腔的流行区域,是随着秦人秦文化的扩散而蔓延的。秦腔之所以能在如此广阔的区域内流行,是因为这些区域的民风民性**同蕴藏着与秦人不尽同而常相通的文化秉赋。

说起秦人的特征,除了秦始皇兵马俑坑中那些方脸、直鼻、阔口的俑人以外,还不得不使人想起“关中八大怪”的民谣:“面条像裤带,锅盔像锅盖,辣子一道菜,凳子不坐蹲起来,房子偏着盖,手帕头上戴,姑娘不对外,唱戏只听吼起来。”这民谣虽显土气,却活脱脱勾勒出关中地面民众生活与性格的总体特征。近年来又有新民谣说:“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人民齐吼秦腔,端一碗拌粘面喜气洋洋,没有那油辣子嘟嘟囔囔”,更为生动地道出了陕西人那种粗犷而率直的生活习惯与性格特征。

是的,经过几千年风风雨雨的历史更迭嬗递,秦人性格中那些显著的特点,还一直在传承中顽固地延续着,这似乎已变成了一种遗传因子,在许多秦人后裔的身上都打下了深深印记。从内在文化特征来看,其一般表现为:守传统,尊儒术,求厚重,喜粗放,重名节,弃虚华,讲实惠。从外部表现形态来看,若用秦人自己的话简单概括,那就是“生、蹭、冷、倔”四个字,还可以再简单一些地,只用“楞娃”或“冷娃”二字,“老陕”自己和外地人也就都意会了。

任何一种地方戏曲的唱腔,都是当地地方语音的延长。西汉时的《毛诗•序》中说:“情动于衷,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秦地民众作为西嬴部族和后稷的传人,首创了农耕文明;又在周武王带领下起兵伐纣,发动了华夏史上第一次**腐朽王朝的战争;还在秦王嬴政率领之下,第一次建立了天下一统的大秦帝国;后之,又历历在目地陪伴了四百年汉室江山,几个世纪之后,再一次刻骨铭心地感受了大唐王朝的起伏兴衰。到了宋元明清,陕西虽不再是京畿之地,但仍一直是中国西部经济和文化重镇,漫长的封建**与儒家文化思想的长期笼罩,使秦人心灵上埋下了根深蒂固的文化基因,回顾浩如烟海的民族历史,哪一次重要的转折关口能与秦人无缘?这片古老土地上的人民,经历了太多的沧桑之变,背负了太多的沉重负荷,他们经见的太多了,无数次希望和失望的交替破灭,使他们的内心结构已近乎于板结,已经见怪不怪,变得追求实惠,似乎明白了一条道理:任何虚华的东西都于事无补,只有用最简单的方法才能直奔生存奥秘;只有用大实话,最简单的话,才能直捣事物的本质。于是,秦人就变得简单、直率也守成起来,这是繁复之后的简单,是弯曲之后的率直,是抗争之后的守成。然而,他们胸中似乎永远有着块垒凝结,有着更多的痛苦与无奈,所以,从他们肺腑里吼出的秦腔,自然就成了苍凉悲怆的痛苦呐喊。

数百年来,秦腔在秦地和辽阔的西北大地上一声声震响。这种悲怆的声音,不仅传递着忠孝节义的道德思想,而且承载着喜怒哀乐的情感变幻。在这片土地上,已经数不清有多少人,在其生命历程中有过浓厚的秦腔情结了。

秦腔之所以为秦人所喜爱,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秦腔音乐。黑格尔曾说:“音乐是直接通向意志的一种力。”在众多的艺术门类中,音乐是唯一的一种不需要借助具体形象的无形艺术。“大象无形,大音稀声”,正是因了这种无形,才有了最大的包容量和穿透力,正像黑格尔说的那样能直接通向意志,能使灵魂产生摇撼。所谓“一声唱到融神处,毛骨悚然六月寒”,就是这个道理。也正是因了这种无形,其内在结构才能更为准确地契合于人的内心结构,有许多用语言或其他形式都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往往凭借一段音乐就可准确传递,所以音乐是没有国界的。秦人和西北人内在的深层心理结构,就是秦腔音乐的结构。有人说,秦腔是秦地45岁以上人的音乐,年轻人不一定喜欢,这话是有道理的,因为只有到了中老年之后,秦人的内心结构中才有了秦腔这种苍凉而悲怆的结构式。这种音乐构架与心灵深层构架的共通,就是戏曲与民性浑然一体的真正原因。

由于秦民性格中的豪放和悲怆,故而诞生了豪放而悲怆的秦腔,这与在吴侬软语中生长的越剧,在京腔京韵中培植而成熟的京剧,在油腔油调中产生的豫剧等不同地域的戏曲相比较,一下子就能看出戏曲与民性的关系了。所以,秦腔戏常以表现忠、孝、节、义的悲壮题材而居多,《铡美案》、《下河东》、《周仁回府》、《斩单童》、《金沙滩》等等,须生和花脸戏较为受宠,唱起来脖颈上青筋暴凸,嘶吼得近于沙哑,使有些外地人很不理解。而《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儿女情长的缠绵题材,就适合于越剧或其他剧种去表现了。

唱着秦腔的秦人,大都具有耿直而忠厚的品性。有人做过一种统计,发现在中国历史上,陕西人当官时忠臣多而很少有奸臣,除了明代的宦官刘瑾以外,司马迁、班固、班超、杨震、杨修、闫立本、杜甫、白居易、杜牧、张载、寇准、吕大防、范宽、康海、王九思、王鼎、李二曲等等的历史文化名人,均为秦人,他们大多秉性纯笃,行业端方,忧患意识强烈,敢作敢为,死而无悔,从而证明陕西人人格秉赋的“历时性”特征所来有自,承递不绝。由此也可以见出,他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儒家思想和“心忧天下”的悲悯情怀。但陕西人普遍性格中的老成持重和恪守故土的守成思想,却在改革开放的格局中显示了很多不和谐的消极一面。在陕西地面上,我们常能看见四川人携家带口前来开餐馆或穿梭于建筑工地上,能看见浙江温州人乃至福建、安徽人散布于三秦大地的大小县城去经年累月地当裁缝、售服装、做生意。这些出来闯世事的外地人,男人扛着工具,女人背着孩子,大有举家齐迁,背水一战,不挣钱不致富而决不罢休的势头,而唱着秦腔的陕西人呢,却很少有走出家门的意识,即便个别人闯了出去,也是常常是将“大后方”建立在三秦地面,总想为自己留条退路。在此地做生意者,也常常表现直来直去而不会“拐弯”的特点,从事服务业或在商业谈判中,秦人与西北人中很少有委婉动听的伶牙利齿或巧舌如簧的辩才,多数人表现出的仍是“生、蹭、冷、倔”。

(三)

我们应该看到,自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域外文化的渗入和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秦腔的演剧事业已受到许多新的文化形式的冲击,秦腔更多地成为了人民大众在业余文化生活中的戏剧形式。那些喜欢秦腔的人所要撷取的,有时仅仅是秦腔戏中那些精美的抒情唱段,是需要借助于秦腔音乐的力量,来承载自己的情感变化了。

我们还要更应清楚地看到,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不断加速,随着世界文化大融合的日益加剧,在市场经济、科技进步、西部大开发等等的背景中,秦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审美要求等方面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在这片土地上生长出来的一代代新人,虽然也“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依旧“从门前刮过”,他们也同样会挟带着地域和种族血脉中的厚重之质,但却可能去创造秦地乃或西北人的新型的灿烂文化,其表现出来的外化形式,也必然会呈现出杂交与进化的趋势。所以,我们不必为秦腔的兴与衰而悲叹,而应当相信,古老的秦腔一定会随着秦民性的发展变化走出一条崭新的发展之路。

秦腔戏中的行头介绍

戏装也叫“行头”,它和脸谱共同构成了戏剧人物的观感效果。秦腔“行头”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通过不断丰富和发展变化,逐步实现了自己的美学原则,并日趋程式化。各种服饰 穿戴都有比较固定的款式和制作方式,用途也不同。

秦腔古装“行头”按用途分主要有冠带、胡须、衣、裤、鞋靴几种。

冠带,又叫盔头,为头部扎扮所用。包括盔、帽、冠、巾等。

盔又分为:

帅盔:钟形,顶立三叉戟,缀红缨,后有披风。有金银二色,方园顶二种,分别为主副元帅所戴行头

鸡盔:也叫狮子盔或蝴蝶盔。形与帅盔相似,仅前额较高,顶饰金凤,缀网穗,为女帅专用。 相盔:有金,黑两种,没有帽翅的叫金貂。

夫子盔:前圆后披风,有绿白两种,绿色为关羽专戴,白色为赵云 岳飞所戴。

虎头盔:也叫倒缨盔。圆形,将领所戴,八樗为霸王专用。

燕毡盔:多为武将所用,帝王戴者有双龙。

帽分有:

王帽:又叫皇帽。形圆,顶有一对黄绒球,后有朝天翅,有软硬两种。

纱帽:有方翅,尖翅,圆翅,挑翅之分。

毡帽:衙役帽。

罗帽:有软,硬,花,素四种。

草王帽:草莽王爷用。

和尚帽,大小太监帽和额子,七星额子等。

冠又分有:

平顶冠:即天平冠。大平顶者为性格鲁莽的帝王用,小平顶者为一般帝王所用,配小额者为女皇所用。

紫金冠:又叫太子冠。有金银二种。

凤冠:分大,小,套翅三种,顶有立凤,衔珍珠,两侧各一飞凤。

以及状元冠,九龙冠,王佛冠,独独冠,道冠,麻冠等。

巾:有高生巾,贫生巾,文生巾,武生巾,软扎巾,硬扎巾,解元巾,鸭尾巾,相巾,员外巾等。

胡须:又叫髯口。老生,须生,净与丑角都挂有胡须。颜色有黑,白,红白,紫红,麻五种。有显明的写意性,借以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从形状分有多种形式,有满(又叫碴碴胡子),一撮,五撮,三绺,五绺,一字,八字,吊塔,倒八字等。

衣:有帔(对襟.大领.宽袖,有男帔.女帔.老旦帔),蠎(圆领.大襟.宽袖.长袍,又叫龙袍.蠎袍),袍,铠,靠,褶子,箭衣,官衣,袄,宫装,开氅等等。因角色不同,在颜色,图案,形制上也不同,后面再另谝。

裤:下面着装,比较简单,色泽不同。

鞋靴:鞋有云子鞋,彩鞋,麻鞋,软底绣花鞋等。靴有朝靴,快靴,战靴等,白靴底高两寸多,黑缎统。还有无统的靴子等。

秦腔“戏联”集

凤县张家尧城隍庙戏台对联:试看开场权*可畏;须知结果报应不差。

南郑王皇庙戏台对联:忠义侠,全家福,鸳鸯楼上春秋配;和氏壁,玉如意,麒麟阁下文武升。

 留坝马道戏台对联:文成武就金榜题名虚;男婚女配洞房花烛假。

城固药王庙戏台对联:戏演双台,两边各擅胜场,把往事今朝重提起;河扎九曲,一人便消劫运,破功夫日月早些来。

西安枌榆社戏台对联:当地韦北,城南鼓吹,休明共效讴歌来日下;人在枌榆,社里风流,君虞恍携丝竹到阴山。

山阳城隍庙戏台对联:上悬钟以复古;下演剧以燕祥。

三原城隍庙戏台对联:假貌写真,情莫闲看镜花水月;新声传旧,事莫认作暮鼓晨钟。

 紫阳城隍庙戏台对联:紫阳千首民歌大有;阳春一曲神听和平。

紫阳蒿坪河梨园会馆对联:天下一家,三圣老郎;梨园起教,前传后继。

凤县介寿台戏台对联:大起楼台,藉宣时潮兼演戏;宏开乐府,漫研艺术更藏书。(毋石涵撰)

 城固青苗会戏台对联:偷姜四五担,只说全家福,谁料乾坤报;罪戏两三天,这是苦节传,不是富贵图。

合阳线戏戏台对联:一线牵成国家事,事事应知贤愚至理;双手拨动古今人,人人且看善恶下场。

合阳行家庄跳戏戏台对联:击鼓鸣金不及大铙以惊众;装生扮净莫若小旦而宜人。

城固文昌会戏台对联:趁兹二月芳辰,大舞台听两句秦腔,同流日化;历经八年战役,松花会上饮几杯鲁酒,共适乡风。 (寇陈钢撰)

华县皮影戏台对联:三根杆子且文且武;一片牛皮乃贤乃圣。

永寿戏台对联:乾坤一场戏,请君更看戏中戏;俯仰皆身鉴,对影莫言身外身。

 长武戏台对联: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神仙。

 洋县戏台对联:儒为戏,生旦净丑外副末,呼十门脚色,同拜一堂,重道尊师大排场,看破世情都是戏;学而优,五六工尺上四合,添两字凡工,共成七调,擅歌善唱小伎俩,示论文行皆为理。

 大荔县戏台对联:做戏何如看戏好;下场更比上场难。筑台演戏,发扬艺术文明;看戏娱乐,树立社会新风。

 麟游戏台对联:文唱武打,台上一片技巧;旧事重演,戏中都是实情。演革命英雄,艰苦创业,历历在目;唱改革人物,乘风破浪,栩栩如生。

洛南戏台对联:乱世见英雄,开创江山,治国安邦定天下;谈论通古今,振兴社稷,文韬武略定乾坤。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 永寿戏台对联:悲欢离合前代即如后代;功名富贵古人就是今人。

 宝鸡戏台对联:古事比今事,要知今事通古事;戏情即世情,欲晓世情看戏情。

 大荔商会戏台对联:桑梓同恭敬,伐木歌诗求我友;波涛仗忠信,涉川占卦利同人。

 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演戏对联:有头有尾合情合理;有说又唱红火热闹。(马健翎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