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80年代王乐平给黄玉荣的来信片段

 昵称233496 2015-04-03

  1980年代王乐平给黄玉荣的来信片段

  悠 哉/文

  《燕园梦》作者悠哉抽暇整理自己的信件时,翻出一件30年前的往事来。
  话说1980年代早期,悠哉(杨秋荣)在江西省乐安县第一中学就读,王乐平、黄玉荣和我乃是同班同学,都在高二(五)班,即当时所谓的“文科班”,王乐平担任班长。我们的关系是这样的:起先王乐平、曾晓春、王九香比较要好,同住一片区域,上学路上每每邂见,放学路上则是同同把把,有说有笑的。至于黄玉荣,可能曾经留过级吧,年岁大着一两岁,兼之并不住在同一区域,因而往来密度不够。
  然而,黄玉荣好交际,又争强好胜,“领袖欲”强烈。我那时热衷文学,偷偷写作,善于观察并分析自己同学。在存留的书信片段底下,我就对黄玉荣好交际,又争强好胜的“领袖欲”作了说明。这,既可以看作我录信时的随笔札,又可以视作我对这个人物的分析,以图日后用作自己搞小说创作的素材。
  王乐平给黄玉荣来信,缘由是这样的:
  1982年,班长王乐平考取江西省抚州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科,据说也担任班长。而我们几个均落榜了,留在母校乐安一中复读。王乐平名义上是给黄玉荣来信,由他签收,实际上是写给几位同窗的,算作“一信多收”,免却单独写信的重复与费事。信的原件故此不在我手里,然而我不惮麻烦地抄录其中关键的片段,如下——


  到校一年多,通过这么久在社会上混(我认为如此),许多事情我现在越来越对你的过去观点表示信服。现在社会激浪的漩涡中,无法按照自己的意志驾驭我这小小的扁舟。我清醒了(但又没完全),觉得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一切言谈举止,多么幼稚可笑,太荒唐了。不过倒没什么后悔,也算教训吧。现在在校整日无所事事,勉强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看看,对什么都无所谓,虽然许多事情看不惯,但想想关自己屁事,也就没啥了,真想做一个与世无争的人。跟你讲这些有什么用呢?我也不知道,我还从没对别人讲过呢。

  以下是我的说明——
  黄玉荣拿信件给我看时说,他想回信告诉王乐平,不要这样悲观沉沦,社会固然是复杂的,生活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美好,但是,它并不是怎样,社会不就是由我们这些人组成的么?黄玉荣说,要写信去抚州劝告王乐平,处世要有分寸,做任何事不要过分,要为自己留退路,因为人总有走厄运的时候。做人要尽量多给些好处给人家,这样尽管你遭厄运(假如一个人你对他不好),但人家想到你以前所给的好处,总不忍心对你残酷。不愧精通处世之道的高手!
  黄玉荣是这样一种人:当他由人介绍和另一个人认识了时,他总要千方百计使自己和另一人的关系搞好,过分到超过这个介绍给他的人,即是说:架空这个介绍的人。这样,介绍的人才能认清其本质及手段的高明,才会有后悔之意,觉自己失算,又绕不开黄。

  如今他们的现状:
  (一)王乐平:他从江西省抚州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科毕业后,原打算留校,没有办成;回到乐安县政府,原拟当个秘书,谁知突然被某个背景硬同学挤掉了,他怅然回到母校乐安一中教语文,我曾去拜访过他,地点在中学办公楼四楼;当时他还担任校团委书记吧,大概是。2000年代他离婚后,设法调到浙江嘉兴中学执教。孰料某日骑摩托车出事,让一辆大货车撞死了。
  (二)黄玉荣:他于1983年考取江西省抚州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科,毕业后给分在乐安二中教语文,后设法考取公务员,在乐安县经济委员会当个小科长,热衷于交友、喝酒和打麻将。
  2015-4-3


 
 (中学毕业照中,王乐平位于第三排左七;黄玉荣因急于解大便,没有照毕业合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