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扇面作品鉴赏(38) (2014-09-16 18:00:27)

【转】启功扇面作品鉴赏(38)
款识:
深深庭院锁青苔,清閟高堂为我开;
大点浓皴肥笔刷,云林从此不重来。
启功。
赏析:
元人倪瓒的绘画有多少人学得像呢?归结到创作,启功先生总是选择涉其意,而不是摹其形,用他自己的话说:“深深庭院锁青苔,清閟高堂为我开;大点浓皴肥笔刷,云林从此不重来。”
再说启功先生的书法,不敢胡弄的理由就更简单了。
他自称“馆阁体、白折子书”。不知道的人,可能会就此得出“不就是干禄体吗?没什么了不起。”真是这样吗?不讲高深的道理,我们只须拿着启功先生的字,去细细地抠一下他的结构、点画以及用笔,“活儿”之细、之精,真的让有些人“关门闭户掩柴扉”了,这种技巧,没有天生,只有数十年的练习才成。如果我们还会写两笔字的话,看到启功先生的这种精致,照北京人的老话,真想掣自己俩大耳刮子“我这不是胡弄吗!”
启功先生有没有“胡弄”的呢?有。
他自己曾在《启功韵语·自序》中说:“这些语言,可以美之名曰‘诗’。比较恰当,实应算是‘胡说’。我们这族人在古代曾被广义地称为‘胡人’,那么胡人后裔所说,当然不愧为胡说。即使特别优待称之为诗,也只是胡说的诗。”这个“胡说”的诗离不开作,作,就得劳动,作为胡人的后裔,劳动后的成果,也就顺理成章的是“胡弄”。但是,启功先生真的胡弄吗?答案给你两个,一个是启功先生的《诗文声律论稿》,一个是《启功丛稿·诗词卷》,这两本书都由中华书局出版。如果读者认为谈声律的过于难懂,那就不妨看看《启功丛稿·诗词卷》,书是三卷合一,包括《启功韵语》《启功絮语》《启功赘语》。启功先生自封为“胡说”,实际上是要求自己甚严,之所以将书名之曰韵语、絮语和赘语,也是为我们做出了尊重传统文化、不敢胡弄的表率,我们切不可认为,他老人家都胡说了,我们是不是可以肆无忌惮了,那就辜负了前辈大家的字中意话外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