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综合报道 英国一名20岁的女大生,在上大学后在一年内爆肥,连衣服都大了3个尺码,且每天早上起床时,经常发现自己躺在零食堆中,让她感到十分困惑,医生诊断后发现,她其实患有“夜间进食失调症”,这让她的身体在半夜渴望进食,促使她在入睡后“梦游”寻找食物,才会让她“无可控制”地迅速增胖。 ![]() 根据英国媒体报道,这名患有夜间进食失调症的女大生名为凯特,原本就患梦游症的她,一周至少会自动外出“觅食”3次,就算她试图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睡着后她还是会想办法“溜出门”,到冰箱搜刮各种零食,由于她常不小心“误食”室友的存粮,她事后还得趁天亮后前往超市,买新零食还给她们。 由于目前“夜间进食失调症”尚无治愈方法,凯特只能趁白天多运动消耗热量。虽然她有裸睡习惯,幸好在晚间外出觅食时从来没有被发现。但她的室友却表示,她们更害怕凯特梦游煮东西,“假如她这么做的话,我们的公寓可能会在半夜被烧掉。梦游,是睡眠中自行下床行动,而后再回床继续睡眠的怪异现象。在神经学上是一种睡眠障碍,症状一般为在半醒状态下在居所内走动,但有些患者会离开居所或作出一些危险的举动。 近年,夜游实验室的研究表明,夜惊与梦游症均为睡眠障碍,梦游症不是发生在梦中,而是发生在睡眠的第3-4期深睡阶段,此阶段集中于前半夜。故梦游症通常发生在入睡后的前2-3小时。引发梦游症的四大因素是: 心理社会因素 部分儿童发生梦游症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如日常生活规律紊乱,环境压力,焦虑不安及恐惧情绪;家庭关系不和,亲子关系欠佳,学习紧张及考试成绩不佳等与梦游症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睡眠过深 由于梦游症常常发生在睡眠的前1/3深睡期,故各种使睡眠加深的因素,如白天过度劳累、连续几天熬夜引起睡眠不足、睡前服用安眠药物等,均可诱发梦游症的发生。 遗传因素 家系调查表明梦游症的患者其家族中有阳性家族史的较多,且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较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高6倍之多,说明该病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发育因素 因该病多发生于儿童期,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停止,表明梦游症可能与大脑皮质的发育延迟有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