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专题】记住乡愁:如果乡愁是片云,愿天空下一场文化雨

 Xiaoweich 2015-04-03

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社稷。


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祖宗。


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恩情。


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根本。


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春天。


“乡愁是一碗水,乡愁是一杯酒,乡愁是一朵云,乡愁是一生情。”2015年元旦起,每晚8点央视中文国际频道,一曲《永远的乡愁》将牵出游子意、儿女情。“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游子你可记得故土的芳香,儿女你可知道妈妈的柔肠?


全国各地走访实拍,福建、山东、江苏、四川、山西、广西、贵州、江西、河南、湖北等10个省区亦组织力量参与。节目试图寻根中国百座传统村落,梳理它们的发展脉络,每一集一座村落,每一村一则传奇,《记住乡愁》希望唤起的,是海内外华人记忆中的一抹乡愁,从而凝聚起亿万中国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体悟。

岁月留痕的青石古路,如果乡愁是朵云,愿天空下一场浪漫的文化雨,浸润心灵。


诗意的回望不如实际的传承

乡愁是什么,是飞檐翘角的古建、潺潺流水的浣洗、炊烟袅袅的农家、小巷悠悠的青石板,抑或诗人余光中那首“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的心绪离愁?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对乡愁的独特注脚,都有关于土地文化的个人因子。对于生于乡村的人而言,乡愁是古树、池塘、老井以及涓涓细流、山川草甸,承载着他们的儿时记忆,是长大后魂牵梦萦的成长符号。而对城里长大的孩子来说,乡愁也绝非异类情感,它只是生长在血脉里、难以被割裂的寻根文化。无论个人心中的乡愁有多少异同,乡愁于中国人都是精神家园。故乡在哪里,中国人的根就在哪里。


几乎每一期,镜头聚焦的都是鲜活的人。从未远离过的耄耋老人,离乡但不忘乡的青壮年,他们身上流淌着的是中华坚守了几千年的孝悌、诚信、勤俭、感恩……他们每一个,都是活生生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谱系,是古老文明“活”在当下的最佳例证。

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在金马时代平台陆续发布,引起网友们的热烈关注,有网友提议,比“记住”更紧要的是“留住”。


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