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交流電的基本認識

 LM0318 2015-04-03

交流電的基本認識


以下是我在暑假為 台灣省高中教師電子進修班 研習時,講授內容的綱要。

    整理後提供給有興趣的網友參考

    對象以國﹑高中老師為主,因此假設讀者已有部份背景知識。

    我會一步步在綱要內加上較詳細的說明內容。

    用講的比較快,要一字字的用我的『單指神功』輸入 就只有利用空閒時盡量做了!

    如果你覺得有其他需要加以說明的,請來信

    由於我同時進行很多網頁的工作,來信請註明: 本網頁網址。


電源

  1. 電壓源與電流源:電壓源與電流源各使用於哪些場合?
  2. 所謂電壓源 是指電源供應器能夠提供穩定的電源電壓,

      而不因所接電器不同而有所不同,其所能提供的最大電壓有一定限度。

      儀器控制輸出的電壓,至於所輸出的電流則取決於負載(所接電器)的電阻。

      所能提供的最大電流則由供應器的最大輸出功率所限制。

      通常電壓源電源供應器能提供較廣泛電壓的輸出範圍,但通常較小的輸出電流。

    而電流源 則是能提供較穩定的電流輸出。

      供應器所控制的是輸出的電流量,

      至於所輸出的電壓則由負載(所接電器)的電阻和提供的電流相乘積來決定。

      通常電流源電源供應器能提供較大電流的輸出,

        大多用於電阻較小的裝置,如磁場線圈等。

    通常電源供應器價格只要取決於所能輸出的最大功率,

      輸出功率越大體積通常也越大(也更重)。

      除了線圈類且需要較大量電流的裝置外(例如實驗室用來產生穩定強磁場的線圈),

      一般而言 大多數的電子裝置都是使用電壓源 供應電能的。

  3. 理想電源 與 實際電源 (供應器)
  4. 理想的電壓源 不論所接負載為何都應該要能提供固定的輸出電壓。

      萬一所接的負載電阻很小時,則需能提供很大的電流。

      實際的電壓源的最大輸出電流,除了會受到最大輸出功率所限制外,

      電源本身也存在著內電阻,與負載電阻相串接。

      因此若負載電阻變小至與電源供應器內電阻接近時,

        所輸出到負載上的電壓降也會逐漸降低。

      當負載電阻等於電壓源內電阻時,所輸出的電壓降為原來的一半。

      因此通常電壓源的都設計有較小的內電阻,內電阻越小越接近於理想電壓源。

      例如 做 導線通電產生磁場影響指北針偏轉的實驗:

        將 1.5伏特的乾電池 正負兩端用金屬線直接相連時

        則兩端的電壓降會降低很多(遠小於1.5)。

    現代學校實驗室所採用的電源供應器 仍然以 電壓源為主,

      但是同時提供了限制最大輸出電壓與限制最大輸出電流的控制鈕。

      所輸出的電壓與電流必須同時滿足兩旋鈕的條件。

      這是為了提供較安全的使用方式。

    假設想使用電源供應器提供輸出電壓 Vo 給電器,

      當未接上任何負載時,由於不會有電流的輸出。

    因此可以由顯示刻度先調整輸出的電壓值(同時調整相同的最大輸出電壓),

      然後將 最大輸出電流調至較小範圍。此時電壓輸出顯示值並不會改變。

    當接上負載後會發現輸出電壓值會降下很多,因為此時輸出 被最大輸出電流所限制,

      逐漸增加最大輸出電流 直到所需要的電壓為止。

    若是尚未達到最大輸出電壓時,輸出的電流已經超出所預期的大小,

      則表示負載的電阻已經不是原先所想像的(通常可能是損壞了)。

    如果事先沒有最大電流的限制,當接上電源時,極可能已經聞到焦味了!

    給學生使用時,善用這兩個控制鈕可以保護不少的儀器,減少出狀況的機會。

  5. 直流(DC) 與交流(AC) :
  6. 我們家中使用的電器雖然都是接在 110V 的交流電插座上。

    但是除了 冰箱﹑電風扇﹑烤箱﹑電鍋﹑電燈等較大功率的電器外,

      交流電 進入不少電器內便會馬上被轉換為直流電後使用的

      例如:電視機,錄影機,音響,電腦等。

    其實通常那些大功率的電器若是直接改用同樣電壓的直流電可以發揮出同樣的功能。

    汽車內的電器用品(CD音響等)則幾乎都是使用電瓶所提供的直流電。

      想一想::為何汽車不使用交流電呢?使用直流電有何好處?

    平常手提的音響,電視也都是可以使用乾電池,手電筒不就是較小型的電燈嗎?

    為什麼 電力公司不用直流電輸送電,而卻採用交流電來輸送電能呢?

    還要我們買電器時多花錢買將電源由 流轉為直流的功能。

    事實上偉大的 愛迪生當他發明電燈後,愛迪生電燈公司為紐約 建立照明系統時,

      所需的電力輸送便是採用輸送直流電的方式。

    只是後來人們都改採用 特司拉(Tesla 克羅埃西亞人) 為 西屋公司設計的交流輸送系統。

    讓我們回顧當時 愛迪生 所遭遇的困難。

    愛迪生當然也知道要輸送交流電所將遭遇的困難與需要付出的代價。

    但是他認為傳輸交流電較危險,而且是來自外國人的構想而一直堅持自己的信念。

    當電流經由導線傳輸時,導線本身存在的電阻也會消耗電能。

    且在同一傳輸導線上,所消耗的電能將和傳輸的電流的平方成正比。

      算一算:

        1. 銅線電阻係數是 1.7× 10-8 Ω-m, 估算直徑 0.5 cm的導線,

          每一公里長度的電阻是多少?

        2. 台電平均發電功率約 107kW=1010W,

          若是傳輸電壓是100V,導線本身每公里會消耗多少功率?

          ( 86/5/21 報載 最大負載 2.375×1010W, 最大容量 2.604×1010W)

      請你 確實 算一算, 你應該會很驚訝!也會有更深的體會。

      如果你偷懶不算 ,那就太可惜了!

    由於電流並需形成回路,因此家中的每一電源線

      必須 直接連接到 電力公司的發電廠(真可怕)。

    沿著導線電壓將逐漸下降,由於導線的消耗,距離越遠的地方

      勢必要使用更粗的傳輸線才能傳輸相同比例的有效使用功率。

    他當時採用銅線作為傳輸的導線(導線電阻僅次於銀的金屬一些些,卻更便宜)。

    當然 愛迪生 知道 如果傳輸時使用 較高電壓的直流電傳輸時,相對的導線消耗會減少。

      因為傳輸電壓升高後,欲傳輸相同功率的電能時,所需要傳輸的電流減少了。

      而導線的消耗卻是與電流的平方成正比,因此提高 10倍的傳輸電壓時,

      傳輸電流也可以減少10倍,則導線的消耗可以減少 100倍!

    但是傳輸線又要直接連通到家裡使用的電燈上。

    高壓電不僅會產生放電現象,不小心接觸人體很容易造成致命的傷害。

    安全的理由,限制了所能使用的電壓上限。

    愛迪生明白交流輸送也需要採用高壓電才會有利於直流輸送,但他對高壓輸送覺得不可行。


    請你算一算:估算 電子的平均飄移速度 Vd

      銅的密度 8.9 g/cm3, 原子量 63.5 g/mol,假設每一個銅原子提供一個自由電子。

        電流 I = n e Vd A

      若電子的平均飄移速度 Vdt 時間內

      Vd t A 體積內的電子皆會通過截面積 A

      所以單位時間內通過的電子數 =電流 = n e ( Vd t A)/ t = n e Vd A

      假設寬度1.0 mm, 通過 1安培電流的銅線。

      請你算一算 電子平均移動的速度飄移速度 Vd 是多少呢?

      個別電子的運動速度則相當快,約 106 m/s

      想一想為何 會差那麼多呢?

  7. 交流訊號函數:
  8. 未完代續


變壓器和電力輸送

    基於電磁感應 以改變交流電壓高低。

    線圈(初級線圈,次級線圈)+ 鐵心。

    變壓器種類

    • 降壓變壓器/昇壓變壓器
    • 阻抗改變
    • 電源供應變壓器,射頻變壓器。

    變壓器的損耗:

    • 銅損失:線圈電阻
    • 窩流損耗:鐵心 --- 薄片
    • 磁滯損失:易於磁化

    變壓器效率 = 輸出功率/輸入功率

    電力輸送:為何傳輸電壓時, 先轉換為高壓後輸送


電阻,電容,電感 的性質和種類


電阻:

    功能:

    1. 控制電流(限流--保護)
    2. 分壓器 (potentiometer)
    3. 熱效應(熱電阻絲)
    4. 光源(燈絲) : 熱電阻與冷電阻(電阻與溫度的關係)
    5. 其他:你還想到哪一些電阻的其他功能呢?

    種類:

    1. 碳皮膜電阻
    2. 金屬皮膜電阻
    3. 氧化金屬皮膜電阻
    4. 繞線電阻
    5. ...

    參數:

    1. 功率額定值: 1/4瓦,1/2瓦,1 瓦 與 2 瓦特...
    2. 容許誤差:精密 1%, 2%...,一般 5%, 10%, 20%
    3. 一般標示電阻值:1k, 1.2k, 1.5k, 2k, 2.2k, 3k, 3.3k, 4.7k, 5.6k, 6.8k, 8.2k...
    4. 為何只有這些(特殊)數值?

    電阻色碼:黑,棕,紅,澄,黃,綠,藍,紫,灰,白。

電容:C≡Q / V 單位:法拉 F (Faraday)

    任意兩分離金屬物間皆存在電容。

    理想平行板電容 C = ε A/ d

    基本功能:電流超前電壓

    1. 儲存電能,提供電能。 Uc = (1/ 2) C V2
    2. 電容和電池都能提供電能, 功能差異為何?
    3. 穩壓. 控制電容兩端電壓的瞬間改變.
    4. 例如全波或半波整流後,
      穩壓電容 Vc=(1/C) ∫I dt
    5. 隔離直流信號:
    6. 例如電晶體線路, 示波器輸入端
    7. 分壓:例如脈衝電路中

    種類:

    1. 陶瓷
    2. 雲母
    3. 紙質
    4. 金屬板:收音機調台
    5. 電解質:整流後濾波用

    參數:額定電壓, 並聯電阻值...。

    R-C線路:時間常數 τc=RC

    1. 直流:充放電, 定時
    2. 脈衝:積分線路
    3. 交流:濾波線路,串接時導通高頻訊號。

    容抗: Xc=1/( ωc)

電感 :L≡Ψ/I , Ψi =∫ B ?dA 單位:亨利 H(Henry)

    任意電流可導通回路皆存在電感。

    理想線圈電感 L= μN2 A/ι

    基本功能:電壓超前電流

    1. 儲存電(磁)能,提供電(磁)能。 Ul = (1/2) L I2
    2. 繼電器
    3. 穩流. 控制通過電感電流的瞬間改變.
    4. 穩流電感 Vl = - L (dI/dt)
    5. 隔離交流信號:例如電晶體線路

    R-L線路:時間常數 τL=L/ R

    1. 直流:充放電
    2. 脈衝:微分線路
    3. 交流:濾波線路,串接時隔離高頻訊號。

    感抗: XL= ωL

    Q值 = ωoL/R。

相位:複數表示法

    XR = R,XL = j ωL,XC= 1/ ( jω C )

    R-L 線路

    R-C 線路

    R-L-C 線路


實驗室配電安全和基本電表的認識


三相系統與單相系統:

  1. Y型連接: A,B,C,N VAB= √3 VAN=1.73 VAN
  2. △型連接:

實驗室配電與用電安全:

    火線,中性線與地線。

      為何有時候會被『電』到,如何避免?

    無熔絲開關:

電表的認識:

    1. 檢流計:
    2. 安培計:
    3. 伏特計:
    4. 歐姆計:
    5. 萬用表:數位 (3 1/2 位 ? )

    電表的阻抗:

實驗內容:

    測量檢流計的內電阻。

    利用檢流計設計能夠量10倍於檢流計飽和電流的電流計。

    利用檢流計設計能夠量 0-1.0V範圍的電壓表。

    拆開三用電表,觀察並繪出內部測量直流電壓,直流電流與電阻部份的線路。

    (標示出所對應的各刻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