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不得也哥哥”-历代诗人禽言诗

 高山仙人掌 2015-04-05
0
喜欢

禽言诗一般认为是北宋梅尧臣所首创。他写的《四禽言》分别模仿、提壶、婆饼焦、四种鸟的叫声,化入作者所要叙述的事和所要抒发的情。

一、梅尧臣《四禽言》

不如归去,春山云暮。

万木兮参云,蜀天兮何处?

人言有翼可归飞,安用空啼向高树?

这首借“不如归去”的叫声寄托归思。

提壶芦,沽美酒。

风为宾,树为友。

山花缭乱目前开,劝尔今朝千万寿。

这首借提壶鸟的叫声劝酒祝寿。

婆饼焦,儿不食,

尔父向何之?尔母山头化为石。

山头化石可奈何,遂作微禽啼不息。

这首则通过婆饼焦的鸣叫述说一个传说故事。

泥滑滑,苦竹岗。

雨萧萧,马上郎。

马啼凌兢雨又急,此鸟为君应断肠。

第四首通过“泥滑滑”的叫声描述雨中行路的艰难。

这些诗中既有鸟语,又有人言,人言鸟语浑然而成一体,诗句明白流畅,朴实无华,而意境却幽远、深邃。这四首诗中以《婆饼焦》一首最为生动、婉曲。这大约是因为婆饼焦的叫声异常婉转,富于变化,使人听起来不禁浮想联翩。

梅尧臣是北宋的一位重要诗人。他的禽言诗,同他的其他诗作一样,风格力求平淡,这对于纠正晚唐五代以来诗坛上的靡丽之习,无疑具有进步意义。但是,仅就他的禽言诗而论,尚缺少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内容。同梅尧臣相比,苏、陆的禽言诗内容更充实,生活气息更浓厚,有些诗比较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二、苏轼【五禽言(并叙)】 

梅圣俞尝作《四禽言》。余谪黄州,寓居定惠院,绕舍皆茂林修竹,荒池蒲苇。春夏之交,鸣鸟百族,土人多以其声之似者名之,遂用圣俞体作《五禽言》。

使君向蕲州,更唱蕲州鬼。

我不识使君,宁知使君死。

人生作鬼会不免,使君已老知何晚。(王元之自黄移蕲州,闻啼鸟,问其名。或对曰:“此名蕲州鬼。”元之大恶之,果卒于蕲。)

南山昨夜雨,西溪不可渡。

溪边布谷儿,劝我脱破袴。

不辞脱袴溪水寒,水中照见催租瘢。(士人谓布谷为脱却破袴。)

东坡先生在诗中自注云:“土人谓布谷为‘脱却破裤’。”看来,这四个形声字,倒也说明一千年前的,其鸣声,直到今天也没什么变化。所谓“土人”,自然是地道的农民了,由于缴不上租,而被杖责才留下的瘢痕,连破裤也不好意思脱下来,用“脱却破裤”命名布谷,可谓绘声绘色。那结尾一句“水中照见催租瘢。”既有调侃,更多辛酸,可以想像在苛政重压下的农村状态。

诗人写的是,想到的却是农民的疾苦,诗人的心和大多数人联系在一起。

去年麦不熟,挟弹规我肉。

今年麦上场,处处有残粟。

丰年无象何处寻,听取林间快活吟。(此鸟声云:麦饭熟,即快活。)

力作力作,蚕丝一百箔。

垅上麦头昂,林间桑子落。

愿侬一箔千两丝,缫丝得蛹饲尔雏。(此鸟声云:蚕丝一百箔。)

由此可见鄂东在宋代养蚕缫丝已相当发达。

姑恶姑恶,姑不恶,妾命薄。

君不见东海孝妇死作三年乾,不如广汉庞姑去却还。(姑恶,水鸟也。俗云妇以姑虐死,故其声云。)

三、黄庭坚 戏和答禽语①    

南村北村雨一犁,

新妇饷姑翁哺儿。

田中啼鸟自四时,④

催人脱裤著新衣。

著新替旧亦不恶,

去年租重无裤著。⑤

【作者】

字鲁立, 号山谷道人, 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英宗治平四年进士,任叶县尉。熙宁初,教授北京国子监,知太和县。元祐初,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绍圣二年(1095),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徽宗立,复谪宜州,卒于贬所。所著《山谷内集》一十卷、《外集》十七卷、《别集》二卷,有任渊等注本,今存。

【注释】

①禽语:指布谷鸟的叫声。它的叫声听上去也像“脱却布裤”这句话。 ②雨一犁:可以浸透一犁头那么深的土地的雨量。 ③饷:给饭吃。 ④自四时:自能明辨四季。 ⑤这两句是说布谷鸟叫人著新替旧,自然也不坏,可哪里知道去年由于租税太重,农民原来就没有裤穿。

【品评】

我国先民很早就注意到某些鸟的叫声听上去像是汉语中某个词或短语这一 现象,如《山海经》中就多次提到“有鸟焉,其名曰鴸,其名自号也”之类的 话。到了唐代,就有人借与鸟叫类似的辞意加以发挥,构成诗篇,即所谓禽语 诗。在宋代,这种诗更为流行。这体现了诗人们向往大自然,希望与之融为一 体,即宋儒所谓“物吾与也”的心态。它最初也许是一种游戏文字,但严酷的 现实生活却使许多作者的禽语诗变得成了讽谕诗。如布谷与脱却布裤本是一鸟,如称前名,则为劝农,如称后名,则为悯农。心随境转,诗人措辞也就各自不 同了。 这篇诗虽以《戏和答禽语》即开玩笑地与鸟儿唱和为题,但基本上仍然是 一篇禽言诗。作者抓住农民听到布谷鸟催他们脱却布裤时的感受。代他们宜泄 了在沉重剥削之下的苦痛。诗的头两句给人以气候不坏、生活平安的印象,下 面却忽然出人意外地转出完全相反的情景来。黄诗用意深曲,耐人寻味处,往往如此。苏轼《五禽言》之一云:“昨夜南山雨,西溪不可渡。溪边布谷儿,劝我脱破裤。不辞脱裤溪水寒,水中照见催租瘢。”用意同黄,而略直致。

四、陆游

《禽声》 

布谷布谷天未明,架犁架犁人起耕。

宦途不似农家乐,东作西成过此生。

《禽言》

架犁架犁,南村北村雨凄凄。

夜起饭牛鸡未啼,日暮矻矻行千畦。

没足勿恨尺泥,西成收薄汝噬脐。

《禽言》   陆游

拔笋拔笋,入箐不辞风雨窘。

养成会见高拂云,取供口腹初不忍。

独持两把慰倚门,慈颜一笑如春温。

禽言   陆游

老翁老尚健,打麦持作饭。

终岁陇亩间,劳苦孰敢怨。

人生为农最可愿,得饱正如持左券。

碓舂樵爨小甑香,岂不胜汝耗太仓!

禽言   陆游

堂前捉绩子,力作忘朝餐。

鹅黄雪白相照耀,插茅作簇高如山。

蠢女采桑至煮茧,何暇膏沐梳髻鬟。

缫成蜀锦与楚縠,舞姝缠头不论束。

五、二禽言戏赠难弟  (宋)赵孟坚

归归归(西浙暮春有禽鸣,连三声皆叫归)

归归归,三月将尽方始啼.

木林翠密阴成幄,花片红嫣风荡飞.

归归归,汝既劝归胡不归.

归来深院日正长,煮酒菖蒲玉屑香.

醉眠藤牀觉晚凉,须臾月色到回廊.

归归归,真个归来乐未央.

笃笃笃(此啄木儿也,因其声以谓之)

笃笃笃,日长正午睡初熟.

谁其扣门访幽独,见他利喙啄枯木.

枯木中间能有几,小虫何足饱尔腹,

尽日劳苦食不足.笃笃笃,

此声尚且刮人耳,人之多言宁不渎.

戒之哉,笃笃笃.

六、四禽言  元   梁栋

不如归去,锦官官迷烟树。

天津桥上一两声,叫破中原无住处。

不如归去。

脱却布褂,贫家能有几尺布?

织尽寒机无得裁,可人不来廉书度,

脱却布褂。

行不得也哥哥,湖南湖北春水多。

九嘉山前叫虞舜,奈此乾坤无路何!

行不得也哥哥。

提葫芦,年来酒赋频频沽。

众人皆醉我亦醉,哀哉谁问醒三闾?

提葫芦。

诗人用拟人手法在诗写了四种鸟,描绘了南宋初年中原战乱残破和人民痛苦生活的情景。

请大家看看,诗中写了那几种鸟?

提壶鸟 杜鹃 布谷鸟

七、五禽言   元  杨维桢

唤起,唤起。

东方明,门前已如市。

上林有鸟杀司晨,苦杀萧娘睡方美。

提胡卢,提胡卢,沽酒何处沽?

乌程与若下,美酒高无价。

小姑典金钗,劝郎醉即罢。

君不见城中官长壶卢提,十日九日醉如泥。

姑恶,姑恶,姑不恶,妾命苦。

姑有孝女,姑为慈母。

妾亦甘为东海妇。

子归,子归,子不归,白头阿婆慈且悲。

子弗归,待何时?

君不见西江处士章九华,十年去赴丘园科,

母死妻啼未还家。

行不得哥哥,我不行,奈我何?

西山有豺虎,西江有风波。

风波尚可壶,豺虎尚可罗。

努儿关,平地多。

行不得哥哥。

八、题画  徐文长

山前鸣杜宇,

山上鸣杜宇,

山后鸣杜宇。

行不得也哥哥,

不如归去。

在他那里,杜鹃可以叫出两种声音,简直是会外语——“行不得也哥哥”历来是对的模拟。

九、禽言(和姚俊卿孝廉韻)(六首)

越鳥巢南,異音震耳,

以別常聞,為宣厥臆,

賦禽言。

天弔水。

元雲黯黯天色死。

蓬髮如霜不自理,玉榻金床臥忘起。

八柱搖搖半頹阤,佛哭仙啼怖天毀。

天公揮淚作洪水,流下崑崙為禍始。

天弔水。

樹枝燒得著。

十日並出,軌道交錯,

妖光怪芒,天焚地爍。

手無后羿弓,安得九烏落?

槫桑根焦海水涸。

樹枝燒得著?

十、禽言·不如归去   戴昺

不如归去,

不如归去,

千山万水家乡路。 

今年又负故园花,

来岁开花定归否?

归去归去须早归,

今日江湖非旧时。”

这首“禽言诗”是由杜鹃的鸣声双关见意。杜鹃的鸣声有些象“不如归去”,一般用来表现思归或催人归去的情意。

戴昺的这首诗写在外的旅人听见杜鹃啼鸣,萌动归意,拟杜鹃的声口劝旅人早归。诗中说在外与家乡远隔千山万水,今年又辜负了家园中的花,那么明年能否可以一定回去呢?还是早点回去吧,如今江湖之上风波迭起,是非丛生,何不早回家去安静的赏花度日。杜鹃声声,情意绵绵,颇能打动游子之心。

十一、周 西

(1621-1688),字方人,号劲草。明末柴桥人。少好读书,明亡,遂弃举子业,以教书养母。精于经,对《易》、《书》、《诗》、《礼》、《春秋》皆著图解。对《史记》、《汉书》皆有论说。著有《劲草亭全集》、《防秋谱》等。清康熙时,邑令王元士、郝良桐俱委纂辑志乘,书成,拒署名(该书脱稿后,不及付梓已佚)。晚年居鄞县城中。邑志与《浙江人物简志》均有传。

禽 言①

脱布裤,更纨袴。

莫以新,忘其故。

行不得也哥哥,行不得也哥哥!

不见邓林之骨高峨峨②,夸父之杖投林阿③

注①禽言:以鸟代人言。 ②邓林:传说中为夸父之杖所化。 ③夸父:神话人物。夸父追日,渴饮黄河、渭水不足,欲北饮大泽,未至渴死于道。

十二、三禽言 明 江天多

第三首《鸠》

布布谷,哺哺雏。

雨,苦!苦!去去乎?

吾苦!苦!吾苦!苦!

吾顾吾姑。

通首依声寓意,醒人耳目。

十三、五禽言诗 明  张瑄

唤起唤起,黑甜不及黄奶美。

五更莫恨鸡声速,日出高人睡方足。

人子孝,不色难,

鸡鸣起,来问安,先盥洗。

“唤起”亦鸟鸣声,但不详何鸟。此诗以“唤起”起兴,劝人莫贪睡,要早起问安于父母,也算别致。

十四、三禽言  明代  邱濬

不如归去,中华不是胡居处。

江淮赤气亘天明,居庸是汝来时路。

不如归去。

行不得也哥哥,十八滩头乱石多。

东去入闽南入广,溪流湍驶岭嵯峨,

行不得也哥哥。

(缺一首)

十五、五禽言  清代 黄遵宪

其二

姑恶姑恶,小姑谣诼!

小姑谗我有间时,狞奴点婢日助虐。

十年不将雏,自叹妾命薄;

作巢犹未成,亦愿受鞭扑。

一意报姑恩,云何姑不乐? 

姑恶姑恶!

这诗以“姑恶”鸟的叫声喻慈禧。慈禧本是光绪的姑妈,如今成了令人憎恨的“姑恶”。诗中指斥载漪、荣禄这帮后党“小姑”专搞造谣中伤,太监又“狞奴点婢”来助虐。光绪无子,筑巢未成,慈禧急忙另立皇位继承人。

十六、禽言诗《稀煮粥》  清代景东诗人戴家政

稀煮粥、稀煮粥、室人交谪幼儿哭。

民脂民膏不养家,摆脱梁肉煮稀粥。

千秋二字骗人多,千秋何补今米菽。

不见悠悠道路人,争向先生问私蓄。

十七、禽言六章 清 林则徐

在福州民间广为抄传.其中《禁烟》一首云:

行不得也哥哥,

毒草传遍芙蓉阿,试问近来烟禁,

罪贩若何? 罪卖若何? 罪吸若何?

新例赫赫从重科, 不旋踵而皆无他。

王政何尝求速效,其弛毋勿纵之过。

民未知耻奚由格,塞流徒见扬其波!

漏卮今昔纵不问, 金钱坐视全消磨,

奚必咸阳三月火,一灯尽彀焚山河。

起痼疾,留俟后人何?

行不得也哥哥!

十八、《山房随笔》四《禽言》

其一

鹁鸪鸪,勃鸪鸪!帐房遍野相喧呼。

阿姊含羞对阿妹,大嫂挥涕看小姑。

一家不幸俱被掳,犹幸同处为妻孥。

愿言相怜莫相妒,这个不是亲丈夫。

此作可悲,读者尚不堪,况遭其时乎?

十九、三禽言   成多禄

其一

鹁鸪鸪,鹁鸪鸪,

江水涨,井水枯。

大雨大雨连声呼,长安之米贵于珠……

真真切切,凄凄惨惨,动人肺腑,催人泪下的画图,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

二十、杂言古风·思归乐 南宋  周紫芝

山花冥冥山欲雨,杜鹃声酸客无语。客欲去山边,贼营夜鸣鼓。.

谁言杜宇归去乐?归来处处无城郭。

春日暖,春云薄,飞来日落还未落,春山相呼亦不恶。

此为“禽言诗”(原题)五首之一。杜鹃(杜宇)所唱的“不如归去”为人所熟知,本诗就是抒发归去乐究竟何如的。

首联以阴沉的山地气氛起兴,听着酸楚的杜鹃歌声,客人更加沉默寡欢。次联写出他的心境,原来想归去,却怕那明火强梁。第三联客人自问自答:城池都被抢光了,何乐之有?末联反而是客人劝杜鹃:还是在山里飞开飞去吧!看那里有多美呀!

二十一、就写作禽言诗的数量来说,元代的桂()算是最多的

他的《八禽言》中的《婆饼焦》一首,比起梅尧臣的来,想象力更为丰富,也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婆饼焦,婆饼焦,阿婆制饼妇为烧。

炉红火烈饼成炭,婆怒逐妇归蓬蒿。

化为异物身羽毛,至今衔怨语声高。

婆饼焦,妇休逐,少待来年新麦熟。  

这首诗借用婆饼焦的叫声,巧妙地构思情节,寄托了诗人对封建社会受压迫妇女的同情。

二十二、禽言二首  今人黄良栋先生

提葫芦,人生不醉胡为乎?

白兰地,人头马,

珍错满案箸堪下,侑觞况有娇小姐。

杖头有钱何足道,万元差可供一饱。

提葫芦,且喜有权挥公帑,今朝不醉明如何!

布谷布谷,农事迫捉。

筹资金,求农贷,

买来良种化肥农药敢懈怠?

良种入土稀发芽,化肥不肥禾不嘉,

农药三喷虫倍加。

布谷催耕长如此,坑农害农何时止!

这是借“提葫芦”、“布谷”两种禽言而写成的两首诗,诗中抒发了对现实的观察与感慨,可谓入木三分,别具一格。(摘自《动物表演史》)

0
喜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