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濮阳成语故事--心不在焉

 文化龙乡 2015-04-05

卫灵公: 卫灵公,姬姓,名元,是春秋时期卫国第二十八代国君,也是著名的昏君之一,其生于“韩宣子为政聘于诸侯之岁”(即昭公二年,前540年),卒于哀公二年(前493年),寿47岁。卫灵公因爱好男宠、多猜忌,且脾气暴躁而留下不好的评价;但卫灵公,也有双面性,他擅长识人,知人善任,也正是他用由他提拔的仲叔圉、祝鮀、王孙贾三个大臣的合作,才使卫国的国家机器运行正常。卫灵公虽限于国势未能称霸,但其所作所为丝毫不逊于齐桓晋文楚庄秦穆那些霸主们,为一代诸侯之佼佼者,在鲁哀公问“当今之君,孰为最贤”时孔子对曰:“丘未之见也,抑有卫灵公乎?”,评价不谓不高。但孔子因不见用于灵公,故一时激愤“谓卫灵公之无道”,后人不察其义,妄为注解,遂将卫灵公抹黑。

请教孔子:据孔学专家匡亚明考证,孔子在“周游列国”十四年中有十年是在卫国度过的。孔子的后半生和卫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鲁卫之政,兄弟也”(《论语》)。鲁国和卫国同为周初分封的姬姓大国,不仅国土相毗邻,而且孔子的许多著名弟子都出于卫国,在孔子看来,卫国是推行他政治理想最为适宜的地方。

来到卫国后,他首先拜访了颜仇由(子路妻兄)、公叔氏家族(公叔文子已故)。卫灵公礼见孔子后,虽然对孔子的主张不感兴趣,但为沽“尊贤”之名,仍给予他“禄之如鲁”的待遇。孔子看到卫灵公并无诚意,而且被猜忌,便离开了卫国去陈国。师徒羁旅十分艰难,在匡地被围五天,又被卫国叛臣公叔戍要盟,只好再次回到卫国,卫灵公获悉孔子归来十分高兴,亲自出城隆重迎接。尔后孔子在卫结交了贤大夫蘧伯玉,两人话题投机,促膝论道,传为佳话。卫灵公深感国家急需增加军事力量,以抵御大国的入侵和胁持,便向孔子请教帅军布政之事,但孔子是十分厌恶战争的,因此,拒绝了他。

第一次见卫灵公: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遂适卫,主于子路妻兄颜浊邹家。卫灵公问孔子:“居鲁得禄几何?”对曰:“奉粟六万。”卫人亦致粟六万。居顷之,或谮孔子于卫灵公。灵公使公孙余假一出一入。孔子恐获罪焉,居十月,去卫。

  

第二次见卫灵公:《史记孔子世家》,卫灵公闻孔子来,喜,郊迎。问曰:“蒲可伐乎?”对曰:“可。”灵公曰:“吾大夫以为不可。今蒲,卫之所以待晋楚也,以卫伐之,无乃不可乎?”孔子曰:“其男子有死之志,妇人有保西河之志。吾所伐者不过四五人。”灵公曰:“善。”然不伐蒲。

灵公老,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喟然叹曰:“苟有用我者,儙月而已,三年有成。”孔子行。

第三次见卫灵公:《史记孔子世家》,他日,灵公问兵陈。孔子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与孔子语,见蜚雁,仰视之,色不在孔子。孔子遂行,复如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