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庫全書經部易類-易漢學》清-惠棟

 南靖草堂 2015-04-05

經部 易類

易漢學 八卷

惠棟

提要

  《易漢學》八卷。國朝惠棟撰。是編乃追考漢儒《易》學,掇拾緒論以見大凡。凡《孟長卿易》二卷,《虞仲翔易》一卷,《京君明易》二卷(《幹寶易》附見),《鄭康成易》一卷,《荀慈明易》一卷。其末一卷則棟發明漢《易》之理,以辨正《河圖》、《洛書》、《先天》、《太極》之學。其以虞翻次孟喜者,以翻《別傳》自稱五世傳《孟氏易》。以鄭玄次京房者,以《後漢書》稱玄通《京氏易》也。荀爽別爲一卷,則《費氏易》之流派矣。考漢《易》自田王孫後,始岐爲施、孟、梁丘三派。然《漢書·儒林傳》稱:「孟喜得《易》家候陰陽灾變書,詐言田生且死時,枕喜膝獨傳。梁丘賀疏通證明,謂田生絕于施仇手中。時喜歸東海,安得此事?」又稱:「焦延壽嘗從孟喜問《易》,京房以爲延壽即孟氏學,而翟牧、白生不肯,皆曰:非也。」劉向亦稱:「諸《易》家說皆祖田何、楊叔、丁將軍,大義略同,惟京氏爲異黨。」則漢學之有孟、京,亦猶宋學之有陳、邵,均所謂《易》外別傳也。費氏學自陳元、鄭衆、馬融、鄭玄以下,遞傳以至王弼,是爲今本。然《漢書》稱:「直長于卦筮,無章句,徒以《象》、《彖》、《繫辭》十篇、《文言》解說《上、下經》。」《隋志》五行家有直《易林》二卷,《易內神筮》二卷,《周易筮占林》五卷,則直《易》亦兼言蔔筮,特其爻象承應陰陽變化之說,與孟、京兩家體例較異。合是三派,漢學之古法亦約略盡此矣。夫《易》本爲卜筮作,而漢儒多參以占候,未必盡合周、孔之法。然其時去古未遠,要必有所受之。棟採輯遺聞,鈎稽考證,使學者得略見漢儒之門徑,于《易》亦不爲無功矣。孟、京兩家之學,當歸術數。然費氏爲象數之正傳,鄭氏之學亦兼用京、費之說,有未可盡目爲讖緯者,故仍列之《經部》焉。

易漢學(景印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