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称赞叫:地道, 有一种牢骚叫:叽歪, 有一种骚扰叫:裹乱, 有一种怂恿叫:撺掇, 有一种长辈叫:老家儿, 有一种故意叫:成心, 有一种心态叫:局气, 有一种娱乐叫:串门儿 有一种朋友叫:发小儿 有一种明白叫:门儿清 有一种职业叫:板儿爷 有一种位置叫:界别儿 有一种推辞叫:赶明儿 有一种道别叫:回头见 跟北京人道别可以说“再见”,“拜拜”,但你随口一句“回头见”可以迅速拉近彼此的距离。知道点儿北京事儿,学会点儿北京话,方便同北京人迅速地打成一片。 北京有些地名聊天时说出来有别样的意思,比如八宝山,那是火葬场,比如菜市口,那是砍头的地方。我中学生物老师很是幽默,一次我童鞋上课时趴桌子上碎觉,他都走到跟前了也不知道,老师就敲了敲桌子,模仿公共汽车售票员报站:“该起了同志,菜市口这就到了,您别坐过了站!”老北京九座城门走八种车,宣武门走的就是囚车,因为菜市口就在宣武门外。据说城门洞里刻着三个字——后悔迟。是呀,您坐着囚车都要出宣武门了,再后悔确实有点儿迟了。不过这肯定是明朝时候的说法,因为清朝改在东四杀人了。 提起东四再多聊两句,东四、西四、东单、西单,这里面的四、单,指的是路口牌楼的数量,四,一定是大路口,四个方向都立了牌楼,东四是东四牌楼的简称,西单就是西单牌楼的简称。东四十条就是从东四牌楼数起第十条胡同,知道了这些就不会闹笑话,我一外地朋友上了出租车报去处:“东-四十条!”司机差点儿哭了。 有些北京话专门用于形容人的长相,比如尖果,指漂亮的女孩;苍果,指难看的女孩。尖孙,指漂亮的男孩。 不过这些都是背后议论、评价的话,没当面说的。北京话“盘儿”指脸盘,“条儿”指身材,脸好看叫盘儿靓,身材好叫条儿顺。旧时又有“东富西贵、南贫北贱”的说法,盖因东城多是富商大贾、殷实之家,西城多是王公贵胄、达官显贵,南城都是卖苦力、耍把戏的,而北城是倡寮聚集之地。西城贵人最集中的就是八大胡同,所以你要当面夸一个北京菇凉又美丽又有气质,你应该说:“妹妹盘儿真靓,八大胡同出来的吧!”她一定羞涩地红了脸。 而夸赞男孩儿呢,北京有种瓷雕叫兔爷儿,中秋节的时候家里用。八月十五讲究全家聚会,吃月饼、水果,赏月亮、拜兔爷儿。兔爷儿的形象就是个拟人的兔子,造型或可爱、或庄重,但瓷器的细腻感觉是跑不掉的。所以你当面夸一个北京男孩儿一定要说:“兄弟真英俊,长得跟兔爷儿似的。”他一定高兴得说不出话。 北京人形容好盆友叫“瓷器”,说咱俩儿好那叫“铁瓷”。其实这词儿最早是“自己”,说着说着音就变了,成了“瓷器”,好吧,至少够结实。北京话里还有不少形容朋友的,比如砖头,意味着敦实可靠,板儿带,意味着连绵悠长,再多说点儿,朋友又叫“码”,找朋友叫“找码”。你若是在酒吧里见着帮健硕、爽朗的北京爷们儿,你就上前招呼一声:“砖头、板儿带,城里城外,哥儿几个找码呢吧!”此言既出,你可迅速地同北京人打成一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