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千禧公园与后现代 芝加哥建筑巡旅之三 (原创图文)

 真藏屋 2015-04-05
                              

千禧公园与后现代  芝加哥建筑巡旅之三 (原创图文) - 两公里 - 两公里的博客

 前面我们说了一个(在芝加哥河的)仰看,又说了一个(在西尔斯大厦上)俯瞰,这次就来个平看。在地面上看看芝加哥的千禧公园,尤其是让人震撼的几个后现代主义作品。

开始我并不知道这个公园有什么露天音乐厅,只知道我们要去看“云门”----即大家简称“豆”的雕塑。

走到一个拐弯处,眼前突然一亮,在草坪上看到一个巨大而别致的棚式建筑,纤细交错的钢构,天穹似的顶棚,简洁而又明快,在背后风格迥异的高楼映衬下尤具视觉冲击力。

我一边抓紧时间多按下几次快门,一边快步追上前边的亲友,心中仍不免困惑:这是露天舞台吗,苍穹般的顶棚、敞亮开放的大空间、不锈钢管组成的钢构、固然新潮异类,但照明隔音怎么解决呀?……。

困惑归困惑,事后证明我的直觉还是不错,它确实是一个不同凡响的超现代作品。它就是千禧公园中最具代表的三大后现代建筑之一,由被誉为后现代解构主义建筑大师的弗兰克·盖瑞(Frank Gehry)亲自操刀设计的露天音乐厅(杰·普立兹音乐厅)。

千禧公园与后现代  芝加哥建筑巡旅之三 (原创图文) - 两公里 - 两公里的博客

 设想一下,在夏日炎炎或气候宜人的春秋季节,人们散坐在这个拥有4000个场地座位和7000个草坪座位的露天音乐厅,无拘无束地在绿茵之上一边喝着啤酒,一边欣赏芝加哥的爵士乐或蓝调音乐,那是一番什么景象!

 千禧公园与后现代  芝加哥建筑巡旅之三 (原创图文) - 两公里 - 两公里的博客

反之,如果不是这样开放敞亮的超现代露天音乐厅,能与周围的环境和建筑完美协调相配吗?

如果换成一座钢筋混凝土或全封闭钢结构的建筑矗立在这,阻断了人与周围环境的高度和谐,破坏了愉悦的视觉效果,那设计师不遭骂才怪呢!

至于音响和照明,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注意到,无论是4000个红色场地座位或7000个草坪座位上方全都由一根根交错的钢梁所覆盖,音响及灯光则巧妙地置于其中,就连舞台上扭曲的不锈钢面板,也蕴含着精密的声学测算。

一万多人的音乐盛宴能在这种与环境高度统一的解构风格建筑中举行,还能保证极致的音响与照明,这不能不归功于后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弗兰克·盖瑞的大手笔。

 千禧公园与后现代  芝加哥建筑巡旅之三 (原创图文) - 两公里 - 两公里的博客

                千禧公园与后现代  芝加哥建筑巡旅之三 (原创图文) - 两公里 - 两公里的博客

                                                              千禧公园与后现代  芝加哥建筑巡旅之三 (原创图文) - 两公里 - 两公里的博客

 

 而“云门”(Cloud Gate) 雕塑在芝加哥更是家喻户晓,它则是另一个设计师----英国艺术家安易斯(Anish)的杰作。

几年前它一经向公众展示,立刻就成为芝加哥一个新的城市地标。

整个雕塑由不锈钢拼贴抛光而成,体积虽大(110吨重),外型却非常别致, 宛如一颗巨大的水滴或蚕豆,因此也有不少人昵称它为“豆”(Bean)。

千禧公园与后现代  芝加哥建筑巡旅之三 (原创图文) - 两公里 - 两公里的博客

雕塑又像一面奇妙的大镜子,从不同的角度映照出芝加哥不同的摩天大楼和四季景色,因此有人又称它为芝加哥之窗。同时,它也如一个巨大哈哈镜,吸引游人驻足前往,去欣赏这个“豆子”映出的别样自己。

千禧公园与后现代  芝加哥建筑巡旅之三 (原创图文) - 两公里 - 两公里的博客

 千禧公园与后现代  芝加哥建筑巡旅之三 (原创图文) - 两公里 - 两公里的博客

千禧公园与后现代  芝加哥建筑巡旅之三 (原创图文) - 两公里 - 两公里的博客

 

千禧公园与后现代  芝加哥建筑巡旅之三 (原创图文) - 两公里 - 两公里的博客

 

在“云门”引起的兴奋还没完全消退之时,我们又来到了另一个市民经常在此嘻戏玩耍的地方---皇冠喷泉。

皇冠喷泉由西班牙艺术家詹米·皮兰萨(Jaume Plensa)设计,是两座相对而建、15米高的显示屏幕。它们由计算机控制,交替播放着代表芝加哥的1000个市民的不同笑脸,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每隔几分钟,屏幕中的市民会口中喷出水柱,为游客带来惊喜。每逢盛夏,这里更是孩子乃至年轻人戏水的乐园。

千禧公园与后现代  芝加哥建筑巡旅之三 (原创图文) - 两公里 - 两公里的博客

 

千禧公园与后现代  芝加哥建筑巡旅之三 (原创图文) - 两公里 - 两公里的博客

千禧公园与后现代  芝加哥建筑巡旅之三 (原创图文) - 两公里 - 两公里的博客

 

千禧公园与后现代  芝加哥建筑巡旅之三 (原创图文) - 两公里 - 两公里的博客

        面对千禧公园这些耳目一新的后现代建筑作品,我们不得不对这些设计师们肃然起敬。

他们以超凡的想象和创意,抛却传统意义上建筑与公共雕塑的功能,因地制宜地处理作品、环境、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让原本静止的物体与人一起互动映衬,不仅造福于游人与市民,而且赋予了他们的作品和雕塑以不同凡响的意义。

 

千禧公园与后现代  芝加哥建筑巡旅之三 (原创图文) - 两公里 - 两公里的博客

                                                                            千禧公园鸟瞰

千禧公园与后现代  芝加哥建筑巡旅之三 (原创图文) - 两公里 - 两公里的博客

                                                     建筑 一瞥   

千禧公园与后现代  芝加哥建筑巡旅之三 (原创图文) - 两公里 - 两公里的博客
                                                                        千禧公园一景

 千禧公园与后现代  芝加哥建筑巡旅之三 (原创图文) - 两公里 - 两公里的博客

                               露天音乐厅旁的绿化带

千禧公园与后现代  芝加哥建筑巡旅之三 (原创图文) - 两公里 - 两公里的博客

                                                     艺术博物馆大门
千禧公园与后现代  芝加哥建筑巡旅之三 (原创图文) - 两公里 - 两公里的博客
                                                         艺术博物馆附近的雕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