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为-千亿企业成长之路(一)探索篇

 联合参谋学院 2015-04-06

“多年前,我就认定,如果说中国有全球化企业的话,那这家企业一定是华为,现在来看,我的判断是非常正确的,华为无疑是中国第一家全球化公司。”有日本托夫勒之称的大前研一如此盛赞华为。除了国外学者的推崇,国内各行各业企业也是将华为列为标杆学习的对象。华为的奋斗精神,华为的狼性文化、华为的管理变革都被业界津津乐道。

华为的伟大在于它是在一个竞争激励的市场中,创造了一个高速成长的传奇。华为创立之初,正是通讯设备业群雄争霸、烽烟四起的时代,当时白手起家的任正非就将欧洲电信业巨头列为赶超的目标;到了1994年,任正非提出一个10年狂想:“10年之后,世界通信行业三分天下,华为将占一份”。但彼时,任正非的这些想法被看作是不着边际的,人们都称他为“任疯子”。而华为用实际的业绩来证明了“一切梦想皆有可能”。华为在2010年以年销售额280亿美元的骄人业绩成功跻身世界第二大通信设备制造商,并在2011118日刚出炉的“2011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名单中,以1851.76亿元营业收入登顶。

一切成功都有其必然性,让我们从1988年的华为起跑点,看这匹黑马是如何一次次自我变革、修炼内功,最终获得骄人的业绩。

**图片20150403164735.jpg

1华为发展历程图

探索篇 “农村包围城市”1988-1997

摘要:凭着不惑之年的人生积淀和强烈的危机感,任正非开始了坎坷曲折的创业过程。“农村包围城市”的竞争战略和自主研发的持续投入,帮助华为掘到了“第一桶金”,也使华为逐步建立起企业的核心能力;工者有其股、竞聘机制和华为基本法成为推动华为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DNA”。

活下去是硬道理

“25岁到35岁为创业最佳期,40岁已经相当迟,40岁以后则是例外中的例外。”这句广为盛传的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创业的时候越年轻,也就有更多尝试的机会和更大的冲劲和实力。相比之下,任正非的成功则算是例外中的例外,他创业的时候已经43岁。如同任正非在《一江春水向东流》中所述“我是生活所迫,人生路窄的时候创立华为的。创立华为时,我已过了不惑之年,人类已经进入电脑时代,世界开始疯起来了。时代已经没时间与机会,让我不惑了…”凭着不惑之年的人生积淀和强烈的危机感任正非开始了坎坷曲折的创业过程。

1988年,任正非拿着2万元***,在广东深圳和6位创业伙伴一起,在南油新村乱草堆中的一个居民楼里成立了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一个偶然的机会,任正非开始**香港鸿年公司的用户交换机产品,空白的市场和火爆的需求让华为在短短的三四年间,就积累了几百万的资金,并在全国建立起近十个销售办事处。1989年,全国有两百多家的国营单位进入了用户小交换机的生产和销售,国家开始限制信贷控制设备进口,华为的**业务走到尽头。这次经历让任正非深知做**不是长久之计,开始决心走向自主研发。1991年9月,华为租下了深圳宝安县蚝业村工业大厦三楼,带着五十多名年轻员工,开始了华为的自主研发之路。自此以后,华为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没有放弃在自主研发上追求,每年坚持投入销售收入的10%以上用在研发上。

零起步的华为无论是资金还是竞争实力都无法与对手在大、中城市参与竞争。但华为公司的创始人任正非看到:县城以及农村更广阔的市场是国外厂商尚未涉足的领域,这为华为带来了机会。华为认为:以农村为突破口有两个非常明显的好处:首先,小县城和农村发展通讯设备行业门槛低,承受风险小。其次,农村对于产品的技术和质量要求不高,也不是很关注品牌,而是更加注重实用。1992年,华为推出农村数字交换解决方案,收入突破亿元。

获得第一桶金的华为,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而是将目光从“单位用交换机”转移到“电信局用交换机”,目标客户从各种各样的个体单位转为各级的电信运营商。前者销售分布较广,但单次销售数量小。而局用交换机的客户数少但销量大,搞定一个地区的电信运营商产生的销售量,就相当于几十家不同行业或地区的单位,因此,局用交换机的销售额远高于用户交换机。任正非果断决策进行了目标市场的转移,并将华为的所有资金投入到局用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研制中,这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成功使华为正式进入电信设备供应商的行列。这个自主研发的策略,让华为冒了极大的风险,但也最终奠定了华为适度领先的技术基础。

作为一家刚起步的高科技民营企业,“活下去,是企业的硬道理”。而华为也就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边研发便销售,产品还在测试阶段就先交付使用,低价格、次产品,只能靠优质的服务去弥补客户。在这个过程中,凭着对技术领先性、产品可靠性和服务优质的不懈追求,使华为的研发队伍、销售队伍和服务队伍迅速的成长起来,“以客户为中心”的文化理念也逐渐使华为积累起了在业界的良好口碑和客户基础。

机制创新激发组织活力

华为作为高科技企业,如何管理好众多的知识分子“秀才兵”,是任正非面临的一个难题。任正非说“如果不能民主的善待团体,充分发挥各路英雄的作用,我将一事无成”。因此,华为在创业阶段如何凝聚员工,激发组织活力方面也实施了一系列的机制变革。

会升值的“白条”

1993年,当时刚成立3年多的华为面临通信设备业市场扩张圈地的绝佳机会,迫切需要在技术研发上投入大量的科研资金。但是好的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需要高薪才能留住,不断上涨的人员工资与公司当时仍处于起步阶段的业务拓展盈利能力互为矛盾。

在缺少资金的情况下,华为只好给员工打“白条”:采用工资减半的方式发给企业员工。白条越滚越多,最后华为的高层干脆决定,以“打白条”的方式解决薪资问题:即每月发给员工一半工资,其余以股权形式替代。自此“白条”真正成为了企业股票的前身。

1997年,华为**《员工持股规定》说明,“将员工利益和企业长期利益结合在一起,增强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长远发展的关切和制度与管理的参与度,形成有竞争和激励效应的科学的分配制度”。并明确了员工集资、参股是每股10元,通过员工的持股分红。当然年底分红的时候,并不是把所有的利润都分红给员工,而是采用分红部分,剩下的再折算到新的股票,转为股权,这样员工手中持有的股票越来越多。

据《华为的世界》观察,从1994年开始,华为每年的销售额几乎都是以翻倍的速度增长,员工每年的股权投资回报率最高达到100%,即使是在发展速度放缓的2002年,员工的持有投资回报率仍然维持在20%左右。

任正非坦陈:“华为是科技企业,要更多的聪明人,有理想的人一起做事,就只能一起抱团,同甘共苦,只有不断的主动稀释自己的股票,才能激励更多的人加入到华为的事业中一起奋斗……”。截至2011年底,华为持股员工接近一半,持有华为98.58%以上的股票。“工者有其股”,使得员工等于在公司拥有了“员工”以及“股东”的双重身份,这样一来员工主动将公司的长远发展和员工的个人努力挂钩,在出差、业务谈判时更多地站在公司的立场上为公司节约资金,提高工作效率,双方在无形间拥有了长远的共同奋斗、分享机制。

竞聘机制解决新老接替

1996年,从创业期进入快速发展期的华为面临整个中国社会的一个普遍问题:企业里官只能越做越大,工资只能越升越高,免职或降职都意味着用人单位与员工本人的双重失败。因此如何实现“干部能上能下”、解决发展转型期的新老接替问题,建立内部的公平机制

此时华为管理层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引入内部竞争,提升内部组织活力。具体做法是任正非让市场部所有正职干部,从市场部总裁到各个区域办事处主任,每人提交两份报告,一份是述职报告,一份是辞职报告,然后采取竞聘方式答辩,公司根据情况,批准其中的一份报告。

结果在竞聘考核中,约30%的干部集体辞职。这种全部“归零”的管理办法,体现了起跑位置的均等,而竞聘上岗则体现了竞争机会的均等,这种看似“激烈”的变革方式背后隐含的是企业机制的“公平”。在顺利实现人员更替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落选员工的面子,也为华为干部“能上能下”制度的推行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华为基本法》:第一部企业管理**

90年中期,华为发展面临新的问题:第一,企业迅速的发展令华为对人才的需求前所未有地膨胀;第二,大量涌入的新员工和众多诸侯英雄的老员工,如何统一思想遇到困难;第三,员工的数量增长使得高层与基层员工的沟通越来越少,距离产生的不是美感而是生疏和漠然。《华为基本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在拟订之前,任正非指派一位副总监与中国人民大学的几位教授联系,要求系统梳理华为的文化,总结成功经验,对《华为基本法》做出定位。外界对华为基本法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主要是因为华为实在是太低调了,因此高调对外宣布的《华为基本法》就成了外界了解华为不多的途径之一。华为董事会对外公布的《华为基本法》主旨包括:说明华为要往何处去,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华为的使命、追求和愿景是什么?华为管理效率问题,围绕效率华为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内部规则体系,避免因快速扩张而导致管理失控?解决员工的成就感问题,通过确立什么样的文化理念与人力资源政策使员工对企业有文化认同,有成就感?可以说,华为基本法是关于整个华为的“顶层设计”,为华为未来的发展明确了方向。

1998年3月,华为基本法审议通过,整个拟订过程耗时三年。这部基本法是华为内部首个将企业家个体思维转化为组织思维的资料,也是中国企业第一个完整、系统地对企业价值观进行总结的文字,对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起到很大推动和示范作用,也给华为带来了巨大的品牌价值。《华为基本法》**后成为国内外企业家竞相追捧、学习的范本,华为在国内外一时间声名鹊起,增加了华为的社会知名度和客户对华为品牌的认同感,令“企业文化”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信息化建设初阶

从1988创业之初的2万元发展到1996年26亿元的产值,华为在中国的通信领域确定了自己的优势,业务量和人员都在成倍增长。高速发展的同时,业务流程不畅,管理基础薄弱,需要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手段进行优化调整等等亟待解决的问题纷至沓来。

90年代中旬,华为信息化开始了从无到有的建设过程。在这个阶段,主要的信息化建设包括实施MRPⅡ、内部互联网和数据中心的建设。

上马MRPⅡ

1995年,华为意识到用自主开发的局部小应用软件已经无法支撑业务,因此,开始软件考察选型,并最终选取美国Oracle的MRPⅡ产品;1996年,作为国内最早使用ORACLE MRPⅡ软件的用户,上线R10.6版,选择了13个最核心、最基础的功能模块,实现了 “财务业务一体化”。

实施MRP的效果非常明显:在MRPⅡ引入初期,MRPⅡ的方法就在部门业务中得到了具体应用,比如生产计划管理,按照MRPⅡ原理采用滚动倒排和物料需求分析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生产库存周转率由过去年周转2-3次到5次。在MRPⅡ及时生产、工艺优化等方面的综合运用和实践下,交换设备的生产周期由过去的一个月降到半个月。各部门已经越来越认识到MRPⅡ系统信息集成和共享所带来的好处,以及由此带来的工作效率的提高,某产品事业部从1997年1月份开始正式使用MRPⅡ来进行计划运算,过去需要一周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仅需要几个小时就可以完成。

Oracle MRPⅡ项目组总结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在于,首先,从管理入手重组业务流程;其次是领导层的高度重视,项目组的有效配合推动;再次,在顾问的指导下,学习管理理念和系统功能;最后,基础数据管理到位,建立维护责任制。

内部互联网和数据中心的建设

1996年,华为建立企业内部互联网和中央数据库,并在它的基础上形成了许多新的工作方式。先进的信息技术使华为的运作效率更高,员工之间,部门之间可以通过互相访问对方的数据库、网页、公告栏等进行交流,互通有无;信息的采集、归档、管理更加方便,检索查阅非常迅速;信息在组织内的流动通过内部互联网变得非常丰富、准确、及时;便捷的信息收集和传播提高了华为的组织创新和反应能力,中间层被削减,这使组织的扁平化成为可能。

1994-1997年,华为建成世界级数据中心,并通过不断改进和深化运作管理,加强数据中心日常运作保障。依据业界最佳实践建立 IT Service Model及配套管理制度,建立以用户为导向的端到端服务管理模式,关注客户体验。

通过第一阶段的信息化建设,使华为的业务发展告别了低效的手工作业,建立在了信息化的快速跑道上。也使华为意识到管理信息化的优势,为以后的流程管理电子化,管理和IT的充分融合奠定了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