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5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1卷】语文试题

 海中第一人 2015-04-06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高考在更公平的基础上重新起航

高 路

公平对中国而言的重要性,看看高考改革就知道了。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昨天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关于高考改革的几项措施个个都很有分量, 但个个都跟公平相关。明年将有25个省份在高考中使用由国家考试中心统一命题制作的试卷,这是为了公平;今年将取消全部鼓励性加分项目,只保留扶持性的加分项目,这同样是为了公平;至于取消自主招生方面的推荐学校限制等,这更是为了公平。

如何才能更公平的问题就像一座大山,横亘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人人都希望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各行各业对专业素养的要求不同、侧重点不同,当然不能要求经历的考试都相同。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是加分政策还是各省独自命题,或者是高校的自主招生都有其存在价值。这些政策推行之初也绝对不是拍着脑门决定的草率之举,也都是在一轮轮的质疑声中一步步推进的。这些政策在历史上都有过自己的功绩,可无一例外的都遭遇到了水土不服的现实困境。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们都没有能很好地解决公平的问题,让权力和金钱钻了空子。

高考在人生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如果大过人生成为一种决定性的力量,就是一场灾难了。改革向现实妥协并不意味着要放弃理想,一轮深层次的改革可能仅仅只是开始。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回归,而是一次在更公平基础上的重新起航。一个方面是社会对公平的呼声很高,更重要的是,我们已经开始更从容地应对效率的问题了。以前说一考定终身,现在持这种观点的人大为减少,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让个人有了更多更自由的选择,确实没有必要把棋子都押在进名校进热门专业上。甚至是不是一定要读普通高校也成了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从人生的选择看,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固然让人羡慕,但换个角度,其实读高职、走匠工的道路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是每个人都得成为科学家医生老师的,社会有足够多的职业能容纳下有着各种各样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人生梦想的人。这就是社会进步的力量。

就现阶段而言,公平可能会牺牲掉一部分效率,但公平本身难道不是一种效率?没有公平,高考的存在基础都出了问题,又如何能解决效率的问题。没有公平,社会上充满对高考招生的质疑,损害的是整个国家的机体功能。高考的改革只能跟随社会改革同步进行,不能指望它超越社会独立于时代。

                                                  (2014年3月9日《光明网》)

1.下列各项中对“高考改革”的相关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高考改革”的几项很有分量的措施个个都跟公平相关,因为公平对中国而言非常重要。

B.“高考改革”过去的一些措施因为没有能很好地解决公平的问题无一例外的都遭遇到了水土不服无功而返。

C.“高考改革”向现实妥协并不意味着要放弃理想,也不是一次简单的回归,而是一次在更公平基础上的重新起航。

D.“高考改革”只能跟随社会改革同步进行,不能超越社会独立于时代,社会对公平的呼声很高,所以要更加突出公平。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如何才能更公平的问题就像一座大山,横亘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因为追求公平,改革就要向现实妥协,就要适当的放弃理想。

B.不管是加分政策还是各省独自命题,或者是高校的自主招生,虽然有些地方有违公平但都有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C.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让个人有了更多更自由的选择,相应的持一考定终身观点的人也就大为减少。

D.公平本身就是是一种效率,如果没有公平,高考的存在基础就会出问题,也就更无法解决效率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明年将实行的25个省份在高考中使用由国家考试中心统一命题制作的试卷、取消全部鼓励性加分项目、取消自主招生方面的推荐学校限制都是为了公平。

B.加分政策、各省独自命题、高校的自主招生是为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适应各行各业对专业素养的不同要求。

C.加分政策、高校的自主招生等改革措施不是草率之举,都是在一轮轮的质疑声中一步步推进的。

D.社会的进步使社会有足够多的职业能容纳下有着各种各样不同兴趣爱好的人,读高职、走匠工的道路可能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韦伦,少以荫累授蓝田县尉。以吏事勤恪,杨国忠署为铸钱内作使判官。国忠多征诸州县农人令铸钱。农夫既非本色工匠,被所由抑令就役,多遭箠罚,人不聊生。伦白国忠曰:“铸钱须得本色人,今抑百姓农人为之,尤费力无功,人且兴谤。请厚悬市估价,募工晓者为之。”由是役使减少,而益铸钱之数。天宝末,宫内土木之功无虚日,内作人吏因缘为奸,伦乃躬亲阅视,省费减倍。乾元三年,襄州大将张瑾作乱,乃以伦为襄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山南东道襄邓等十州节度使。时李辅国秉权用事,节将除拜,皆出其门。伦既为朝廷公用,又不私谒辅国。伦受命未行,改秦州刺史。时吐蕃、党项岁岁入寇。伦至秦州,屡与虏战。兵寡无援,频致败衄,连贬巴州长史、思州务川县尉。德宗即位,选堪使绝域者,征伦拜太常少卿、兼御史中丞,持节充通和吐蕃使。伦至蕃中,初宣谕皇恩,次述国威德远振,蕃人大悦,赞普入献方物。朝廷得失,数上疏言之。又为宰相卢杞所恶,改太子少保,累加开府仪同三司。及卢杞、白志贞、赵赞等贬官,关播罢相为刑部尚书,伦于朝堂呜咽而言曰:“宰相不能弼谐启沃,使天下一至于此。仍为尚书,天下何由致理?”闻者敬惮之。从驾梁州,还京,又欲擢用卢杞为饶州刺史,伦又上表切言不可,深为忠正之士所称叹。以年逾七十,表请休官,改太子少师致仕,封郢国公。又表请置义仓以防水旱择贤良任之左右又言吐蕃必无信约专须防备,不可轻易。贞元十四年十二月卒,时年八十三,赠扬州都督。

选自《新唐书·韦伦传》,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农夫既非本色工匠                本色:本行。

B.请厚悬市估价                    估价:估计价格。

C.伦乃躬亲阅视                    躬亲:亲自。

D.时李辅国秉权用事                用事:执政。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又表请置义仓以防水旱/择贤良任之/左右又言吐蕃必无信约/专须防备

B.又表请置义仓以防水旱/择贤良任之左右/又言吐蕃必无信约/专须防备

C.又表请置义仓以防水旱/择贤良任之左右/又言吐蕃必无信/约专须防备

D.又表请置义仓以防水旱/择贤良任之/左右又言吐蕃必无信/约专须防备

6.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韦伦为官勤恳认真。天宝末年,皇宫内大兴土木,那些营造的工头、官员狼狈为奸,韦伦躬亲阅视,节省许多钱财。

B.韦伦为官正直有节。朝廷任命韦伦为襄州刺史,当时李辅国掌权用事,节度使的任命都出自他的门下,但韦伦不拜见李辅国。

C.韦伦抗击吐蕃、党项入侵。韦伦任秦州刺史时多次和入侵的吐蕃、党项人作战,多次失败,因此他免去了巴州长史、思州务川县尉等人的官职。

D.韦伦正直敢言,受人敬畏。韦伦曾就朝廷的得失多次上疏,当关播被罢免宰相而担任刑部尚书时,韦伦在朝堂极力反对。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伦至蕃中,初宣谕皇恩,次述国威德远振,蕃人大悦,赞普入献方物。(5分)

(2)又欲擢用卢杞为饶州刺史,伦又上表切言不可,深为忠正之士所称叹。(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11分)

半死桐

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8.从修辞的角度对“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一句进行赏析。(5分)

9.词的最后两句“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两句表达什么情感,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2)《登高》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3)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狗头

金曹琦

市城建委主任王家伟最值得自豪的事情,是他的高祖是有名的廉吏,曾经获得过御赐的“狗头金”。

王家伟的高祖在清光绪年间担任过一个省的学政,后因拒绝科场作弊,遭人诬陷,被砍掉了脑袋。几年后,朝廷下诏为他平反,并准予厚葬。由于年代久远,被砍掉的脑袋找不着了,于是,按照当时的惯例,御赐了一个金头颅代替首级,也就是民间常说的“狗头金”。

王家伟很早就听村里人说他家屋后竹林的老坟中埋着个“狗头金”。一年春汛,暴雨连天,老坟泡在了水里。大水退后,老坟要迁至高处。打开洞穴时,王家伟特意留神,却没看到传说中的“狗头金”。他很失落,从内心深处讲,他还是希望有“狗头金”的。

这一天后半夜,王家伟家忽然闹起贼来,几个柜子都被打开了,可在清点物品时,却发现似乎什么也没丢。他老爸显得很开心,讥笑那贼是“烧香认错了门”。

王家伟大学毕业后,进入市城建委工作,由于工作出色,职务逐渐上升,慢慢也有了点权。这年中秋,王家伟乔迁新居,一建筑老板送来贺喜之礼,那是一张变形的铁面具,形状狰狞古怪,铁锈斑驳,已辨不出本色,尾部还有一个圆形的钳圈。王家伟看了许久,也不明白这是个什么东西。“这是我在文物市场上碰到的,蛮有趣的,有些像三星堆的出土文物。”建筑老板笑嘻嘻地说,“王领导是鉴赏行家,这东西嘛……从来都是宝刀赠壮士,红粉予佳人,哈哈!”

王家伟“笑纳”了,把它放在客厅最显眼的橱窗里。谁知几天后,他老爸上门,一眼看中了橱窗里的这件文物,说是可以用来避邪,非要拿回家去。王家伟拗不过老爸,只得答应了。

王家伟的官越做越大,最后担任了市城建委主任。可每次回村,他老爸总是闷闷不乐地说:“别忘了,咱家的老坟里还埋着狗头金哩。”这使他很扫兴,以后,他连回村的兴致都提不起来了。

一天早晨,他接到市委办公室打来的电话,要他去汇报旧城改造的情况,便立刻赶去了。走进领导办公室,他才感到气氛不对劲,因为接待自己的是两名市纪委的工作人员。

面对纪委人员的诘问,他浑身冒火,两天两夜不吃不喝以示抗议。可到了夜晚,望着窗外,他总会情不自禁地想到匿名注册的公司、郊外的别墅以及存款和女人,当然,最使他心惊肉跳的还是那笔工程款,那是1.5个亿啊!他不敢合眼,深怕一合眼,就会掉进巨大的黑洞。

“不要抱有侥幸心理。”纪委人员语调清晰平和,却含着巨大的压力。其实,从“双规”那刻起,王家伟就打消了侥幸心理。他明白,当官当到他这一级,组织上如果没有掌握确凿证据,是不会对自己“双规”的。自己是死定了,但只要不把别人牵出来,总有一天,那些人总会千方百计把自己“捞”出去的。

时间就这么“泡”着。一天午后,纪委的工作人员将一只包裹放在桌上,淡淡地说:“这是你老爸托我们捎给你的,看看吧。”里面是一封信和那张变形的铁面具。

家伟:

这块铁疙瘩就是我们家丢失的狗头金。当初,我也是在迁坟时找到的。没有告诉你,是怕你失望:这狗头金怎么不是金?

你的高祖其实是一名贪官,他卷入的是一场贪污大案。因为贪官人人痛恨,所以对外讲是被人诬陷的。

按惯例,狗头金应当是金包银的,最起码是鎏金的,市面上可买到。你高祖是替人丢了命,可那伙人为了刷清自己,连买狗头金的银子都不肯出,只送了这么块铁疙瘩。

那夜,“狗头金”确实被人偷走了,可我万万想不到,20年后,有人从古玩市场上给买了回来。我们家已经有了一个狗头金,不想再要第二个狗头金了……

“狗头金”龇牙咧嘴地躺在桌上,仿佛在朝他狞笑。王家伟不由自主地打个冷战,忽然捧起“狗头金”失声痛哭……

(摘自2014年《中国小小说欣赏》,有删节)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建筑老板说“王领导是鉴赏行家”等话语,可以看出王家伟懂得文物鉴定,很有才华,但后来头上犯罪的道路,更让人惋惜。

B.王家伟老爸非要把建筑老板送的“文物”拿回家去,说是辟邪,这是借口,主要目的是自己保存祖辈留下的东西,表现对祖辈的敬意。

C.王家伟从“双规”那刻起,就打消了侥幸心理,说明王家伟对犯罪早有心理准备,但因为贪婪却不能收手,这也是犯罪的官员的普遍心理。

D.文章的结尾“‘狗头金’龇牙咧嘴地躺在桌上,仿佛在朝他狞笑”“王家伟失声痛哭”,表达了作者的讽刺之情,同时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E.文章采用双线结构展开,一条线是“狗头金”的,一条线是王家伟逐渐走上犯罪道路,两条线错综交织,最后揭开真相,匠心独具。

(2)全文围绕“狗头金”展开,可标题为什么不用“狗头金”而用“狗头”?(6分)

(3)结合文章分析“王家伟”的形象特征。(6分)

(4)文章的结构安排巧妙,是从伏笔、照应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申泮文:一生两个“主题词”

陈建强 马超

主题词:化学

1936年考入南开大学化工系,1940年毕业留校任教,此后70余年时间里,申泮文从未离开过南开和自己钟爱的化学教育事业。

1996年,申泮文已80岁高龄。这一年他开始着手“干一件大事”——“出版一部赶超国外教科书水平的教材”。

早在20世纪50年代,申泮文就翻译出版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化学教材《普通化学》。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他主导着全国高校一年级本科生化学教材的建设工作。然而,随着对国外高等化学教育的深入了解,他发现自己一直行进在“错误的道路上”:国外高校本科一年级的化学课程一般被称为“General Chemistry”,自一百多年前我国引入高等化学教育起,就将其译为“普通化学”。

 “实际上,‘普通’一词并不准确!其正确的含义,应该是把一级学科化学的概貌讲授给刚刚进入化学殿堂的学生,所以称为‘化学概论’更为合适。”申泮文认为,“这门面对一年级新生的课程,应该由那些对化学学科整体发展有着深刻把握、经验丰富的教授亲自授课。”

在申泮文的坚持和努力下,南开大学成立了“近代化学教材丛书编委会”,启动新教材的编写工作。4年之后,《近代化学导论》刚一出版,即被列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与此同时,南开大学也正式将本科一年级化学课程“General Chemistry”定名为“化学概论”

 “你把化学元素周期表给我‘变’到电脑里去。”如今已是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的车云霞,仍清晰地记得当年跟随申泮文读博士时他给自己指定的“博士论文”题目。

那一年,申泮文开始接触计算机,钻研多媒体编程技术,并萌发了“研制出世界一流的现代化教学软件”的念头。于是他率领一批博士、硕士和本科生,运用计算机技术,对以往的教学手段进行改造。

经过3年的艰苦努力,电子教科书《化学元素周期系》终于在2000年底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并随即获得2001年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这套包含60多万汉字、4000多幅图片和1000多幅动画的软件,采用人机对话方式,以元素周期表为主菜单,将各种元素结构通过三维动画进行生动的演示,显示了丰富活泼的教学内容。

北京大学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这套软件自学,从而使一年级的化学课时减少一半。中科院院士朱清时评价说:“这一成果代表了我国大学多媒体教学和研究的水平。”此后,申泮文又把这套软件译成英文出版。

在“化软”之后,申泮文又组建了分子科学计算中心,他的想法是要“打造一个教学与科学研究为一体的创新平台”。担任中心主任的周震教授由衷地赞叹:“实验、理论、计算,申先生用活了拉动化学学科发展的这三驾马车。”

那段时间,人们总能看到这位白发先生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在校园穿梭。许多人感叹,这位耄耋老人哪来这么旺盛的精力?因为他们都知道,77岁那年,申泮文罹患癌症,切掉了五分之四的胃。

主题词:爱国

 “如果在科学家和教育家这两个身份中选择,我宁愿做一名教育家。”申泮文这样说。

抗战胜利后,申泮文受命承担清华、北大和南开三校复员返校的公物押运工作。历经一年波折,跨越3500公里路途,他和同伴将300多吨公物运回平津,为西南联大的历史画上最后一个句号。

2005年,申泮文以“我国执教时间最长的化学教师”的评语,入选“中国10位最令人感动的教师”。那一年,他90岁。

 90岁那年,申泮文还开通了博客,成为最老的博主,博客的名字开门见山——“申泮文教育家博客”。

 “我最关心的是教育,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增强危机意识,为国家的教育事业提供意见。教育改革可是要‘摸着石头过河’。”在申泮文的博客中,对“石头”有所阐述,他认为的“石头”有二:一是中国教育史上的成功案例,如西南联大和张伯苓创立的南开教育体系;二是国外先进教育的规律和经验。

每年新生入学,南开大学的很多院系都邀请他开办“铸我南开魂”系列校史讲座,对于这样的邀请,申泮文不论多忙都从不拒绝。他说:“爱国主义教育是育人的根本,是我们教师最崇高的责任。”

 “要问我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一生的时间就干了这两件事!”申泮文倚在病床上,捻着胡子悠悠地说,神情怡然。

(2014年08月15日《 光明日报 》,有删节)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20世纪50年代,申泮文就翻译出版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化学教材《普通化学》,但后来他发现“普通化学”并不准确应称为“化学概论”更为合适。

B.申泮文接触计算机,钻研多媒体编程技术之后,对计算机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开始运用计算机技术,对以往的教学手段进行改造。

C.2005年90岁的申泮文因为“我国执教时间最长的化学教师”,入选“中国10位最令人感动的教师”。

D.90岁那年,申泮文开通了博客,博客的名字开门见山——“申泮文教育家博客”,由此可见申泮文在开朗的同时也有一些自负。

E.申泮文认为教育改革可是要“摸着石头过河”,这里的石头应是中国教育史上的成功案例和国外先进教育的规律和经验。

(2)中科院院士朱清时评价申泮文的《化学元素周期系》说“这一成果代表了我国大学多媒体教学和研究的水平”,请简要概括原因。(6分)

(3)结合全文佳肴概括申泮文在化学教学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6分)

(4)2005年申泮文入选“中国10位最令人感动的教师”原因是什么,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1)政商勾搭,权色交易,台前幕后,        ,腐败形成坚固的冻土层,殊非一日之寒。

(2)鼓励学生唱反调,施一公说,有个性的学生做研究的潜力较大,而      的学生尽管讨人喜欢却常常在研究上坚持不下去。

(3)周星驰饰演的韦小宝出身市井,油嘴滑舌,善于         ,内心深处又不乏正义感,是迄今为止最贴合原著的一个。

A.八面玲珑   翻云覆雨    见风使舵   B.见风使舵   翻云覆雨   八面玲珑   

C.翻云覆雨   八面玲珑    见风使舵   D.八面玲珑   见风使舵   翻云覆雨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美联社报道指出,涅姆佐夫在安全得到高度保障的克里姆林宫附近地区被杀害是不可能发生的,除非只有官方参与事件才可能发生。

B.二月河说,当下的一些公务员“想升官”并不丢人,但是不能想发财。做官的第一个层次应把自己的职务官衔和人民、国家、民族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C.程国平强调,中俄双方举办系列纪念活动旨在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避免历史悲剧不再重演,共同维护二战胜利成果。

D.袁贵仁对教育部实施的“五招”做了简短的归纳,“首先是缩小区域录取率”,本专科的招生人数从去年的698万增加到700万,全部用于中西部人口大省。

15.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用最坚决的态度减少腐败存量”,就是剥离那些松动腐烂的土方,减少进一步塌方的可能。                                                         

①其后的固坡才有可能,才有意义

②只有坚决彻底地清除这些腐烂的土壤

③只有腐败存量的命数已定并愈加快速地兑现

④腐败才不敢增量、不能增量

⑤还会腐蚀其周围的土壤,造成面积更广的塌方

⑥这些松动腐烂的土方不剥离

A.②①③④⑥⑤    B.③④⑥⑤②①   C.⑥⑤②①③④   D.⑥⑤②③①④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l5个字。(6分)

施肥必须考虑土壤,这是因为:第一,只有在土壤对某一养分供应不足时,  1    ,并不需要把所有的必需元素施入土壤,因为大多数营养元素,   2    。第二,肥料施入土壤后会发生一些列变化,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影响肥料效果,   3   ,也就谈不上真正的合理施肥。

17.根据下面表格的内容,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河北省2013.2014年英语高考听力微技能答题情况统计表

听力微技能

2013

分值

2013

平均分

2013

得分率

2014

分值

2014

平均分

2014

得分率

理解主旨

和要义

1.5

0.59

39.32

1.5

0.58

38.34

获取具体的

事实性信息

15

9.96

66.41

13.5

8.98

66.53

对所听内容

作出判断

12

4.91

57.57

13.5

8.7

64.44

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态度

1.5

0.85

56.68

1.5

0.43

28.72

(1)简要分析2013和2014年河北省英语高考听力微技能答题情况的特征。(4分)

(2)如果你是河北的考生,在高考复习中应注意什么。(1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4年可谓是娱乐圈不宁静的一年,先有文章劈腿、黄海波嫖娼,后有房祖名、柯震东吸毒等事件。这些明星以精湛的演技在荧屏上塑造了让人难以忘记的印象,弘扬了正气,释放了正能量,成为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偶像;可是他们却借口“压力过大”作出不应该作的事情,一时满城风雨,成为人们唾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