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调味品制造行业发展历程回顾及行业趋势展望

 王白石斋 2015-04-07

一般来说,调味品是指能增加菜肴的色、香、味,促进食欲,并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辅助食品。其主要包括咸味剂、酸味剂、甜味剂、鲜味剂和辛香剂等,具体品类有食盐、酱油、醋、味精、鸡精、料酒、酱料、八角、茴香、花椒、芥末等等。

中国调味品行业发展历史

中国人使用调味品的历史可追溯至3600 年前,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现了甘、酸、辛、苦、咸五味。但由于封建社会生产力的落后,所以产品加工程度低,品种较少。而且当时食盐等调味品为政府管控,大都为卖方市场。

建国前后,国内调味品大都为小作坊生产,产品品类较少。20 世纪40 年代,国内只有极少量私人资本的调味品工厂,绝大部分的调味品来源于作坊。建国初期,调味品的生产和经营延续了之前的状态。但由于市场求大于供,造成了产品品质不高和品类较少。1956 年,调味品行业实行公私合营,并提出“发展生产,保证供应,稳定价格”的方针和“以地产地销为主,外地调剂为辅”的发展方向。

由于当时正值计划经济,温饱已成大问题,丰富的味觉享受等个性化需求被极大压制,调味品的重要性也因此大打折扣,这个时期调味品企业或者隶属于盐业公司,亦或是隶属于蔬菜公司和副食品公司,规模都不大,而且基本都是产地销的企业。行业销售模式为卖方市场,消费者被动接受,行业品牌意识淡薄。

国内调味品工业化生产以及行业大发展大约始于上世纪70 年代(改革开放前后):

1975 年,商业部召开全国调味品工作会议,要求用机械化、半机械化代替手工操作,逐步实现酿造加工机械化,这次会议是调味品生产走向机械化的开端。

1978 年,商业部、轻工业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卫生部联合发布《酱油、食醋、酱类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这是我国调味品行业有史以来首次制定的质量标准,对提高我国调味品的质量、提升行业发展水平和开发新产品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1979 年,商业部召开第二次全国调味品工作会议,制定《全国调味品、副食产品科技发展规划》,在提出对老企业挖潜、革新、改造和开展调味品科技研究的同时,建议在大、中城市商业局领导下设立调味品专业公司,如酿造公司等,对加强调味品生产的行业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1980 年,商业部、卫生部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发布《豆制品、酱腌菜质量、卫生标准和检验方法》,从而使酱腌菜质量有标可依,调味品行业标准得以完善和提高。

1982 年,国务院批准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商业部《关于大力发展调味品生产的报告》,决定对“专门生产酱油、醋、豆制品、腌腊制品、酱、酱腌菜”等加工企业减半征收所得税。这一优惠政策让各级政府把发展调味品生产摆上了重要议程。

1991 年,卫生部修订了《调味品卫生管理办法》,为加强调味品行业产销的管理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到来,国内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居民对吃的要求已经由原来的吃饱,逐渐向吃的好转变,调味品作为味觉最主要的载体,也由最初不起眼的小产品逐步得到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消费端需求的增加促使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行业政策和标准也在不断完善以适应其发展。

上世纪90 年代(中国加入WTO 前后),国际调味品资本开始进入中国,这对国内调味品行业发展造成较大的冲击。但不可否认,国际调味品资本的进入改变了国内调味品行业的发展水平。因为他们不仅带来资金,还给国内调味品行业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方式和营销思路、新颖的产品以及超前的消费理念,这极大的促进了国内调味品的消费升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和促进了国内调味品行业的发展。

目前调味品行业已经进入到历史最好的发展阶段。

进入到21 世纪,经过日益频繁的人口流动、产品结构调整以及国际资本整合之后,国内调味品已经从一个相对传统且发展滞后的行业,转型为发展规范、竞争激烈的“朝阳”行业,调味品消费的区域性逐渐模糊。在这过程中,不仅仅涌现了很多新品牌,还有一些优秀的区域品牌开始向全国市场迈进,成长为全国性大品牌,为全国的消费者所熟知。同时,居民消费加速升级,行业也因此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2001-2012 年行业销售额增长了643%,并在2012 年首次超过2000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同时,这期间行业利润总额增长1255%,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7%!调味品已经从当初附属于盐业或副食品公司的“不起眼”的小产品成长为规模超2000 亿元的大行业。

2012 年以来,受制于餐饮行业增长放缓,调味品行业增速也出现一定程度的放缓。但我们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消费者对口味要求的不断升级,调味品行业未来3-5 年内还将保持较高的增速,尤其是伴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升,行业龙头企业的增长依然可以期待。

2001 年以来调味品行业销售额以及增速情况

调味品行业发展趋势

调味品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而且我们认为这新些发展趋势将会对未来行业发展以及行业竞争格局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1、品牌意识逐渐强化

在计划经济时代,调味品只能作为一种附属品,此时大多数调味品都为散装,没有品牌可言。但随着消费者对味觉需求的多样化,调味品已经成为了一种必需消费品。同时,随着消费者不断的重复购买和使用,以及企业对品牌宣传的重视,调味品行业的品牌属性逐渐增强。有调查显示,有50%以上的消费者在进超市买调味品前已经在心里选定好品牌。比如:要去买鸡精,大部分消费者可能会选择太太乐;买蒸鱼豉油,首先想到可能会是李锦记;买老抽酱油,消费者可能会首选海天的草菇老抽,买食醋,首选的可能是恒顺香醋或者山西老陈醋,等等。

对行业影响

在快速消费品行业中,品牌影响力直接决定其市场占有率,因此当大部分消费者选择同一品牌的产品,该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必然会大幅提升。目前行业集中度的提升的过程已经启动,但还“在路上”,远没有“到达终点”。

2012 年行业龙头海天的市场占有率仅为3.43%,分行业来看,酱油行业龙头海天的市场占有率为15%左右,CR5 的市场占有率不到33%。在日本,龙头企业龟甲万的酱油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行业CR5 也达到56%;食醋行业龙头恒顺醋业12 年产量的行业产量占比仅为5.33%,CR5 占比也仅为16.81%。但日本在1986 年CR5 市场占有率就达到了67.2%;酱料集中度相比酱油和食醋更低。

目前消费者品牌意识逐渐强化,未来调味品行业消费将会进一步向品牌企业聚集,这是行业集中度提升最原始的动力,集中度提升将有利于行业龙头企业发展,因此建议关注行业内的全国化品牌以及强势的区域品牌等。

2、区域品牌全国化

调味品产生和发展最开始都是依附于区域饮食习惯,因此早期调味品企业都是区域性企业,企业的数量也很多。但随着国内区域间人口流动的加剧以及区域间饮食的相互渗透,不同区域对调味品的需求差异性缩小,这给优秀的调味品走出区域走向全国奠定了消费基础。随着前期一批已经实现全国的调味品企业不断通过渠道下沉等方式抢占区域调味品企业的市场份额,行业市场份额将会逐步向品牌集中,因此未来全国化已经成为区域调味品企业继续生存的重要且唯一出路。因此我们认为未来调味品行业的格局应该是全国性品牌增多,区域性品牌减少,地方性特色品牌则可能保留下来。

对行业影响

目前国内实现全国化的调味品企业不多,未来3-5 年将是强势区域调味品企业实现全国化的关键时期。在这些调味品企业实现全国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挤占其他区域调味品企业的市场空间,因此行业竞争将会逐步激化。调味品企业的全国化就是销售渠道和品牌的全国化,因为目前电视广告对于消费者的影响力在减弱,而且超市等去渠道成本在上升,因此区域企业的全国化的难度大幅提升。所以在区域品牌全国化的过程中,主要看好渠道、品牌以及营销能力较强的区域调味品企业。

3、产品逐步细分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消费者对口味要求的日益多元化,消费者对调味品品类的多样性和产品的方便性要求的越来越高,因此调味品行业产品的功能化细分趋势逐渐增强。

以酱油为例:最早消费者只吃一种酱油,之后酱油逐渐区分为老抽和生抽,现在酱油又逐渐细分为面条酱油(面条鲜)、蒸鱼酱油(蒸鱼豉油)、海鲜酱油、加铁酱油和无添加酱油等。

之前大多数家庭厨房一般只有一瓶酱油,现在一般城市家庭都有三瓶酱油:老抽(炖菜、炒菜用)、生抽(凉拌、炒菜用)和蒸鱼豉油(蒸鱼用)。

对行业影响:盈利能力逐步提升

在快速消费品行业中,行业盈利能力和行业内产品品类数(或者产品之间的差异性)呈正向关系。产品品类少(或者产品之间的差异性较小)首先意味着行业门槛较低,生产企业较多;

其次是难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从而难以获得消费者的支付溢价;最后,这类产品价格相对透明,留给企业的利润空间相对有限。因此产品品类少(或者产品之间的差异性较小)行业的利润率相对较低,比如,植物油、屠宰及肉加工行业等,其销售利润率都低于食品饮料其他子行业。

2013 年食品饮料部分行业销售利润率的比较

目前随着调味品行业内产品不断的细分,行业的盈利能力也在稳步的提升,1999 年行业销售利润率仅为2.17%,2013 年行业销售利润率最高达到了8.85%,同比增长了308%。调味品行业销售利率的提升主要在于新品定价较高,原有产品提价较少,因此我们还是持续看好品类创新对于行业盈利能力的提升,同时也积极关注行业内产品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

1999 年以来调味品行业的销售利润率

4、消费加速升级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其对味觉享受的不断追求,消费者在调味品的消费支出不断增加,尤其是在2005 年以后。2012 年消费者在调味品上的支出是2005 年的一倍多,这表明从2005 年开始,调味品行业消费处于加速升级阶段。

对行业影响

毫无疑问,行业消费升级将对有利于中高端产品的增长,目前在酱油行业,生抽的收入增长可达到40%以上,而老抽产品收入增速只有10%-15%。由于中高端产品毛利率和净利率较高,因此中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后,行业盈利能力也会得到增强。

由于调味品行业的消费升级主要为推高端新产品,而非直接提价。因此行业消费升级将会首先利好产品创新能力强的企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