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构建地域教科研协作体模式研究实施方案

 风虎神韵114 2015-04-07

构建地域教科研协作体模式研究实施方案

构建地域教科研协作体模式研究实施方案

开鲁县大榆树中学

一、          课题名称

《构建地域教科研协作体模式研究》

二、课题界定

地域教科研协作体:是指地域相近的学校实行学校管理、区域性教研、师资培训与交流一体化,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教育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一系列合作与共享机制的一种教育集团化模式。这里对“大榆树中小学协作体”和“开鲁县中学西片教研协作体(大榆树中学、新华中学、和平中学、黑龙中学、麦新中学)”的活动方式方法及合作效率、效果进行研究,形成高效的协作体活动模式,以指导区域内教科研协作体工作开展。

三、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构建地域教科研协作体模式研究》这一课题是本着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理念提出的。第一,中学时代,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逐渐形成。但教育本身不是孤立的,学生在小学时期形成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具有奠基的作用。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和从初中到高中的过度都很难,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们组成了大榆树中小学协作体,初中高中协作体,以及学科协作体,研究内容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行,从行为习惯到心理健康发展等在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第二,针对农村中学师资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强势和弱势学科),因而各校的教研也受到局限,为发挥校本教研水平较高的学校的辐射、拉动和均衡的作用,发挥教研较弱学校的后发优势,增强各校自我发展的能力,成立开鲁县西片中学教研协作体。在这里我们将对协作的活动方式方法及合作效率、效果进行研究,力求研究出高效的协作体模式。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

大榆树中小学及开鲁一中、新华中学、和平中学、黑龙中学、麦新中学

五、研究思路

1.研究假设:

(1)成立中小学协作体、初中、高中协作体,并成立中小学语、数、外学科协作体,互相学习教材,学习课标,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做到对本学科的教学在各阶段的发展目标了然于心,定期召开教学现场会,研究教学动向,在教学方法上力争改革方向一致,使用“合作为主,先研后导”的教学模式,在小学高年级就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初中和高中阶段,继承和发展,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听课,评课方式,使研究深入,通过论文网上交流等了解各学段的教学问题基础阶段尝试解决问题,每年一次成果交流,在教学生方面,召开程班主任经验论坛,网上互动,了解学生的过去现在,以便于正确施教。

(2)大榆树中学、新华中学、和平中学、黑龙中学、麦新中学开鲁县中学西片教研协作体已成立三年,也总结了一定的经验:

l         成立了组织健全,管理高效的组织机构,领导小组责任明确

l         成立了西片教研协作体学科教研协作体

l         召开了5次教学研究现场会安排

l         编辑《合作的历程》、《成长的历程》、《研究的历程》4期。

在中学教研协作体模式研究中,将把以往的研究深化下去,寻找区域教师间合作的理想平台,如网上交流,共同电子备课,共同月备课,所有同一学科教师同课异构,优秀教师送课到各校,考试等,合做领域不断开拓。

2.理论依据

《打造快乐的教师研究生活》《教师的10个怎么办》《新课程校本研修》《中国名师教学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3.研究目标:

研究的预期目标:

(一)、通过本研究,初步建立以教育师进修学校等部门协调下的五校区域合作的基本框架和运作方式。

(二)、本着合作、竞争、共赢的指导思想,形成一套系统的学校管理、师资合作、电子备课、校本教研、课题研究、校本课程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校园文化建设合作机制。

(三)、开发一系列适合区域合作或远程合作的平台与软件。

(四)、培养教师的合作意识。

实践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探索出一条规模小的学校间、区域间的合作方法,同样,依托信息技术平台开展合作的模式又为不受地域限制的区域性教育集团等合作提供了经验。

2、本课题具有推广性价值,本课题操作性强,应用范围光。既可以应用到农村学校等规模小的学校,也可以应用到规模较大的学校中教研组层面上的操作。

3、本课题具有指导性价值,既开辟了农村学校间合作的前景,同时又为教育共同体建设等提供了指导与经验。

六、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区域协作体的研究,不是首例,对中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校这样广泛的研究,尚属首例。但每个地区的条件不同,对农村落后地区,条件及差,研究中小学合作的模式,并坚持下去,让中小学不再各自为战,中小学用发展的眼光培养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让中学作好教育的承接工作,对学生个体而言,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了解学生以往的学生生活状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教育。对学生群体而言,做好知识的衔接和教学方法的过渡。中小学生教师互相学习,借鉴科研方法及学校的各项管理,不断提高研究水平。

对于中学协作体的研究,得出合作的范围大小、合作对象,活动时间,活动方式进行有效研究,成立学科组织,利于资源共享,找到合作研究的平台,达到减少时空限制,实现优势互补的目的。

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和成果

七、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      研究中小学在课标要求上的联系与区别,从学生个体的发展的角度,(1)研究中小学在语文教学中应有哪些准备和继承?学生在小学听说读写等方面有哪些基础?研究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阶段目标,初中要研究小学5---6年级的识字与写作,新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小学教师要研究7----9年级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方面,在学习内容上应有怎样的长远计划,在教学为方法上应做哪天些准备和继承?

(2)中小学在数学教学中应有哪些准备和继承,学生在小学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方面有哪些基础?研究数学课程标准中的阶段目标,初中要研究小学5---6年级的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小学教师要研究7----9年级的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方面,在学习内容上应有怎样的长远计划,在教学为方法上应做哪天些准备和继承?

(3)中小学在外语教学中应有哪些准备和继承,学生在小学听做、说唱、玩演、读、视听等方面有哪些基础?研究数学课程标准中的阶段目标,初中要小学听做、说唱、玩演、读、视听小学教师要研究7----9年级的听说读写等方面,在学习内容上应有怎样的长远计划?

2.研究课程改改革的持续发展?相互了解改革的现状,共享改革的成果,互相听课学习,自觉为学生终身学习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参与初中小学高中的课改研讨会,参与兄弟学校的教研活动,这里将研究用什么方法可以使课堂教学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3.对学生个体进行关注,从后进生的行为到心理方面进行长期研究,这里主要研究的是小学班主任和初中班主任对学生思想教育的持续性?

在中学协作体中主要研究

1.校际间教研协作体的建立如何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全面推动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延伸和拓展校本教研工作,为各校间互相交流、展示、共同提高搭建平台?

2.教研协作体的建立,如何发挥校本教研水平较高的学校的辐射、拉动和均衡的作用,发挥教研较弱学校的后发优势,增强各校自我发展的能力,要整体提升西片教育教学、教研水平,使区域内学校共同发展?

3.教研协作体各成员校际间如何形成紧密合作关系,建立联谊活动制度,互相参与各种大型教育教学活动,建立“学科协作体”互通学科教学发展信息,共同探讨课程改革的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共同编辑区域内教研成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

八、研究方法:实验法、试验法、问卷法,谈话法,思辨法等。

下几种教育理念和原则:

1、合作性原则:要学会合作,积极营造民主、平等、协商的合作原则,培育团队精神。加强学校管理、学校文化、教育教学研究、教师评估考核等方面的合作;

2、竞争性原则:要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通过各种教学比武、教师培训、质量调研等手段,不断提高校际间、教师间、学生间的竞争力;

3、择长性原则:在协调员的分工下,根据学校的各自特点优势将具体的工作分工负责(如:校本教材的编写、教研活动的组织、教师培训、网络备课等分别由有优势的学校或个人具体落实负责);

4、计划性原则:以学期为一个阶段制订合作计划,通盘组织各类合作活动,使协作体活动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

5、开放性原则:实验中坚持开放办学、相互交流,通过协作体主页等平台加强合作与交流,能通过师资相互流动达到均衡;

6、个性化原则:在合作中均衡发展,同时,又要防止学校间千篇一律,要加强学校个性特色的发展。

九、预期研究成果 

1、解决了农村学校的诸多弊端,农村教育得到均衡发展:本着合作、竞争、共赢的指导思想,打破各自为政的教学体制,初步摸索了一套区域合作运作方式。本课题研究创导合作、竞争、共赢,极大整合了五校的师资、设备,解决了过去缺乏竞争、缺乏合作、资金支出困难、教师培训困难等问题,协作体成为了农村学校各竞争的有效载体。学校管理、校园文化、教师培训、教学研究等诸多方面得到了共享。一年来,开展校际协作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由组织机构负责编辑《成长的历程》.每校两个小课题研究报告,编辑成《研究的历程》、把每次活动的有关讲座、说课、研课、教案、评课记录等编辑成《合作的历程》,每学期各一册。

提倡建立教师个人成长博客、教育论坛来记录教学生涯的点点滴滴,如教学个案、教学故事、反思教学等为参与教师提供一种广泛交流的机会,把教师自己的记录和思考真实的链接于网络和大家一起分享,打破了空间和环境的限制,缩短了教师间的距离,更多的是它所带来的冲击,引领着一种方向,一种多向互动,真实平等,以人为本的对话。

2.坚持循序渐进,步步深入的工作方法。由各成员校领导之间的交流到学科教研组长之间的学习交流,再到其他教师之间的交流,由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主的研讨交流,延伸到其他方面的经验交流与协作。力求使每一次学习研究交流活动都能把理论应用到实践再总结经验,上升到各高层次的理论.能够促进每一所成员校的提高和发展。

3.开展课堂教学开放日活动或课堂教学指导活动

课堂开放日是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的有效途径,通过看别人的课堂,说别人的课堂;看别人的课堂,想自己的课堂;走进别人的课堂,改进自己的课堂。各成员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开展每学期一次的课堂教学开放日活动,要确定出时间、学科或教研组。其他学校派出教师听课并开展课例研究活动。使学校的课堂开放日从活动走向制度化,规范化,从形式走向内涵,教师们相互开放教室的大门,互相评论,实实在在地改进教学,增长实践智慧。

4.教师的研修工作经常化.规律化。

经常化是指校本教研在每所学校内相对独立完成,从不间断;规律化指确定活动日,每一个活动日都立会交流.中学协作体已被评为县级先进协作体,片长李校长代表全县在市级大会上做交流。

2、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合作竞争中得到提升:

通过协作体这一抓手,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氛围逐步形成,教研组校本教研行动研究法得到实践,这种专业引领、同伴互助的教研大组教研模式逐步形成;合作为主,先研后导的教学模式以在全县范围内推广,这些工作,对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校本教研水平,深化新课程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 

3、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得到了推广,全县以五校协作体提供的研究经验,中学协作体五个,小学协作体五个。一在全县各区域范围内初步实现了各校教育资源共享、教育智慧共享的良好格局,成为全县教育改革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目前,协作体借助外力,让上述协作体、共同体一起参与区域性教育教学合作,有望打造农村教育大集团模式,前景广阔。

十、研究步骤及进度

1.准备阶段:2009年12月到2010年9月

开展动员及培训,调查搜集筛选中学协作体一年来的工作中的问题,作为小课题进行研究,调查搜集筛选中、小学,初中、高中在学生教育教学衔接中所遇到的问题,形成小课题进行研究,加强和改进中学协作体的管理工作,成立中小学学科协作体,中学学科协作体,初中高中学科协作体,制定协作体活动方案,总课体组根据以上方案,写出课题实施方案。

2.实施阶段: 2010年9月到2011年9月各协作体有研究制度,按时搞好研究,课题组调查、总结,请专家引领,进一步深化,组织课堂教学瑞现场会,班主任工作论坛,学科 经验效流会,教学管理讲座等,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研究深化要。

3.总结阶段:2011年9月到2011年12月,测评总结并结题。

研究成果形式:实验报告。

十一、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和专长:

李伟、陈秀芝、宋冬梅

2006年《研训结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导式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被评为教育部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新课程师资培训策略与有效模式研究与实验”课题结题成果一等奖。

2007年《以有效教学设计的研究促进有效教师队伍的培养》团队成果,被评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二等奖。

张铭:2007年《以问题为突破口,促进教师校本研修》团队成果,被评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生点课题“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三等奖。

十二、现有基础

一年来,开展校际协作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由组织机构负责编辑《成长的历程》.每校两个小课题研究报告,编辑成《研究的历程》、把每次活动的有关讲座、说课、研课、教案、评课记录等编辑成《合作的历程》,每学期各一册。

提倡建立教师个人成长博客、教育论坛来记录教学生涯的点点滴滴,如教学个案、教学故事、反思教学等为参与教师提供一种广泛交流的机会,把教师自己的记录和思考真实的链接于网络和大家一起分享,打破了空间和环境的限制,缩短了教师间的距离,更多的是它所带来的冲击,引领着一种方向,一种多向互动,真实平等,以人为本的对话。

2.坚持循序渐进,步步深入的工作方法。由各成员校领导之间的交流到学科教研组长之间的学习交流,再到其他教师之间的交流,由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主的研讨交流,延伸到其他方面的经验交流与协作。力求使每一次学习研究交流活动都能把理论应用到实践再总结经验,上升到各高层次的理论.能够促进每一所成员校的提高和发展。

3.开展课堂教学开放日活动或课堂教学指导活动

课堂开放日是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的有效途径,通过看别人的课堂,说别人的课堂;看别人的课堂,想自己的课堂;走进别人的课堂,改进自己的课堂。各成员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开展每学期一次的课堂教学开放日活动,要确定出时间、学科或教研组。其他学校派出教师听课并开展课例研究活动。使学校的课堂开放日从活动走向制度化,规范化,从形式走向内涵,教师们相互开放教室的大门,互相评论,实实在在地改进教学,增长实践智慧。

4.教师的研修工作经常化.规律化。

经常化是指校本教研在每所学校内相对独立完成,从不间断;规律化指确定活动日,每一个活动日都立会交流.中学协作体已被评为县级先进协作体,片长李校长代表全县在市级大会上做交流。

5.中小学有协作愿景,初中和高中协作体正在中筹划中。

十三、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中学协作体

1.组织机构

组  长:李  伟   魏国金  

副组长:王化义   赵福政  李  刚   李玉森

成  员:各校业务副校长 教务主任 教研主任

2.活动思路

(1)抓沟通协调:

我们新华中学、和平中学、大榆树中学、黑龙中学、麦新中学组成西片教研协作体,协作体组长和副组长每学期的开学时要召开会议,审议协作体本学期的活动内容 、计划,明示活动的意义、任务、目标,为今后开展各项活动确定方向。抓好“学科协作体” 中每学科的组织机构的管理工作。

(2)抓组织落实。

在沟通协调的基础上,抓好每一项工作的落实,如校际间学习的检查评比、教学现场活动的计划、实施、后勤保障工作、会后的总结表彰等工作、“学科协作体”的管理和总结评比等工作。扎扎实实做好协作体的学习研究活动,充分发挥团队作用,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同时将教学工作,校本教研,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互相交流融为一体

3.教学现场会安排:

时间:五月的第三周的周五或周六;

十月的第三周的周五或周六.

地点:西片五校轮流进行.

10上半年新华中学承办;10下半年大榆树中学承办, 11上半年麦新中学承办;11下半年和平中学承办

如此顺延. 承办校在五校轮流进行。

意义:

(1)给每校一次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

(2)给各校一个全面学习的机会

(3)加深了解、增进友谊

(4)减轻承办校的压力

承办校的责任:

安排教学现场会的有关事宜

后期编辑《合作的历程》、《成长的历程》、《研究的历程》

学期末写好协作体工作总结,交到领导小组

在下学期的五月(或十月)的第二周召开领导小组的预备会议,把承办工作传递给下一所学校

领导小组责任

年初定出协作体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

指导、参与、检查、评价各项工作

年终审议工作总结。

现场会承办校必须安排好现场会的主题、活动程序、活动内容,要把各方面工作做到位,把本校的教研成果积极展现,把本校遇到的问题主动暴露,其他成员校也要积极参与,出谋划策,积极研究,从而发挥共同体的优势和作用。所有成员校要齐心协力,力求使每次现场会取得应有的效果。

各项教研活动,以有效教学策略为主题,把新理论转化为日常的教学行为和研究目标,开展同伴共创;共同参与研讨的互动教研活动,构成互动互促优势互补的教研模式,围绕“备课、说课、上课、反思会诊、再创”五个环节展开。

对问题较多的课,进行重新设计,吸取教训,修正完善,提高预设的可行性与操作性,再次互动上课,以求在认识上有新的飞跃。对成果较大的课,可作必要的修改,作为汇报课录像并下发各校,以推广互动教研课的成果。

各成员校及时总结参加协作体活动的经验、收获,及时反思工作中的不足,及时调整工作方法、思路,以使校际间各项活动开展的更好。同时作好各项活动材料的收集工作,如图片、录象等影象和文字资料,为后续研究提供方便。

5、成立西片语文协作体、数学协作体、外语协作体、政史地协作体、理化生协作体。

西片教研协作体学科教研协作体组织机构

活动内容:

(1)教案的设计、书写;课堂教学的教法、学法;课件的制作;课外活动的安排方法等,要逐步形成有效教学的模式。

(2)培养西片的学科带头人,树立典型,以点带面。

(3)搞好课堂教学开放日活动,有想听其它学校本学科课的教师,可以和组长协商,组长有权安排听课任务。

(4)组织两校以上学校教研,以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这研究对象,共同研究一个小课题。

(5)搞校际间学科竟赛。

中小学协作体

组长:李伟  张名

副组长:陈秀芝  宋冬梅  闰玉飞  李秀杰

组员:语数外各科教师,班主任,教务主任,教研主任,政教主任

高中初中协作体

组长:李伟  黄成文

副组长:陈秀芝  宋冬梅  王 勇  韩立杰

组员:语数外各科教师,班主任,教务主任,教研主任,政教主任

十四、课题研究的保证措施

1、建立共同体各成员校之间经常的联系制度,就各项工作进行经常性的沟通。

2、在实践过程中,结合我们共同体的特点,做到有重点、有目的的开展活动。注重发挥自身学习、研究的主体作用,以点带面,围绕主题内容,结合理论学习收获,针对教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困惑进行实践、探索、研究,发挥骨干引领作用。

3、各校要建立促进学习、研究的激励机制,建立科学、客观的评价机制、成果展示机制,健全完善学校原有的校本教研制度。

4、各成员校要搞好各项活动的资金、物资保障,使活动保质保量的完成。

2010年3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