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客地怀古(4)

 水共山华 2015-04-07

\


芷水长流酒飘香
        如同培田和四堡,芷溪也是一座古村,但在这里,却让我看到了古建、民俗与文化保护的另一种可能。
        这个有诗意的名字因古时村边溪流两岸长满芷草而得名,而我与芷溪的渊源也是从一个名为“芷水长流”的芷溪本地论坛开始,如今在村口迎接我们的,正是网站的创建与管理者杨天鑫。
        如果不是亲自到此一游,很难相信,这个位于连城最南边的小村,以大于培田村数倍的面积,容纳着比培田更为种类繁多且数量巨大的古建和宗祠,这也是小杨在路上反复和我们提及的,芷溪的“客家大宅门”美誉的由来。至今仍于芷溪伫立的74座古宗祠与139栋古民居,便是这种文化传承的最直接证据。
        我在iPad上翻动着从芷溪网下载的《印象·芷溪》电子书,与眼前一座座精美如画的古建对照着欣赏,制作者小杨在书里清晰地标明了芷溪比较有特色的37栋古民居与15座古宗祠,以及它们的建筑艺术和细部之美。与清末逐渐衰落的四堡不同,芷溪在彼时已发展成为号称“千烟之家”的大村落,建筑规制更为华丽宏大,但又各具特征。在堪称芷溪村地标景点的黄氏家庙前,高高翘起的檐角和两边镇守的石狮象征了黄氏家族曾经的殷实,集鳣堂门楼上,由清书法家何绍基题字的“南离辉映”,采用减笔以小心翼翼地避讳和“制化”,培兰堂的门楼至今能看到色彩斑斓的砖雕,以及各种刀法细腻的神兽雕饰。
        日已西斜,相比于暮色中的古建,热腾腾的美食才是最令旅人心动的,小杨带我们去当地一户旅店住下,老板与小杨自幼相识,好客地捧出一桌子当地美味。热腾腾的客家芋子包有着完全不同于北方饺子的细腻口感,客家酿豆腐鲜嫩香滑堪比淮安名菜平桥豆腐,当然,最具特色的要属涮九品,以客家米酒涮上好牛肉,待酒开后从汤中捞取三分之二牛肉另起一盘配料爆炒,以汤酒配九品,汤香肉嫩,方是客家人喜好的“熟、陈、香”那一口。
        米酒文化也是芷溪的特色之一,但令我和摄影师惊讶的是,一瓶瓶用青花瓷图案设计的修长米酒瓶包装时尚,在一桌子乡土野味中格外鹤立鸡群。于是,循着米酒的源头,又牵引出一段并不算漫长但仍令人慨叹的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