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鄂温克 正在消逝的自然之子(3)

 水共山华 2015-04-07


\


勇士的故事:玛利亚和她的丈夫
    玛利亚·索当时七十多岁,当我们在白茫茫的大兴安岭密林中深一脚浅一脚地徒步了数个小时后,终于在积雪满挂的林子中找到了山上仅有的几顶帐篷,向导径直把我们引进了她的“撮罗子”。撮罗子”是游牧民族跟着牧群转移随走随建的,这样的撮罗子一般包含了人们生活起居的大部分功能。大家鱼贯进入,颌首向主人微笑致意后,各自分别找床铺坐下。
    仔细打量眼前的一位老太太,虽然已是鹤颜银丝,沟渠纵横,且可能患有白内障,一只眼睛的晶体已经有些混浊,不过整体给人的感觉还是颇有气质。
    根据老太太长辈们的口口相传,鄂温克人原来是居住在现俄罗斯境内的原始森林里,三百年前因为战争,一部分鄂温克人带着世代放养的驯鹿渡过额尔古纳河,迁徙到现在的居住地,也就是离漠河仅100多公里的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行政区。因此鄂温克人的名字带有典型的俄罗斯风格,比如玛利亚·索这样的名字,据老太太介绍,现在俄罗斯远东靠近中国部分的崇山峻岭中还生活着少数鄂温克人。鄂温克的祖先其实发源于额尔古纳河左岸,但现在那里已经是俄罗斯境内,他们不能回去。
    鄂温克人信奉萨满教,萨满教的巫师职位常在本部落氏族中靠口传身授世代传承。所以尽管我看见在帐篷里正对老太太床铺的篷壁上挂着萨满教巫师的衣装及道具,却被老太太告知这个族群的最后一任萨满通灵巫师死后,已经没有人传承他的衣钵了。
    接下来的絮叨带给我的印象尤其深刻,今天想起来还像是一段绝版“豪情与悲情”的故事:老太太年轻时貌美如花,嫁给了当时鄂温克最勇敢的猎人,也就是后来纵横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几十年的老首领。
    鄂温克选拔部落首领的规则是这样的:在通常为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甚至更寒冷的大兴安岭冬季,想竞选首领位置的男人只能从部落长老那获得一支长猎枪和50发子弹,只有50发。除此之外除了随身衣服和木制踏雪板外净身出门,不可携带任何面饼、干肉等食物,也不允许携带火柴、动物脂肪等燃烧取暖物件;整个冬季不能投靠任何人家的帐篷睡觉、休息。因为想成为新一代的部落首领,你不仅要靠自己强健的体魄在深山老林里挨过酷寒,还要具有聪明的头脑为自己找到合适的洞穴作为安身之处,而且只能使用可怜的几发子弹和就地取材的武器,利用陷阱为自己猎取到足够维持生命体能的猎物。
    最后,最重要的是来年的春天,你必须带着一头被自己猎杀的熊或狼回到部落。这样整个部落都会臣服于你。玛利亚·索的丈夫就是通过这个地狱般的考验获得了至尊荣耀的部落首领位置。
    玛利亚的丈夫与玛利亚携手恩爱几十年,直到这个老首领在六十多岁的时候戛然而止。那也是一个酷冷的大冬天,老首领独自出去打猎后杳无踪影,在过后长久的寻山过程中终于发现了老首领的尸体。老首领残存的身体僵直地躺在雪地里,脑袋已经被抓得稀烂了,在他十几米开外横着一头同样僵硬的黑熊,身上发现了枪眼,并且已经开膛。经过同族猎人的分析,老首领与黑熊双双毙命的惨烈一役是这样演绎的:老首领发现了熊迹,跟踪瞄准以后对熊发射了子弹,可惜黑熊没有当即断气,反而恼羞成怒地恶扑过来,由于双方距离太近,老首领来不及再用长枪,只能拔出随身匕首与之搏斗。最后的结果,就是如今这样的画面。
    在叙述这个故事的时候,玛利亚的语调平缓,表情平静。她望着屋外的风雪说,它们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看老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