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背后的故事】当孔子与老子相遇

 余近山 2015-04-07

在民国期间,老子和孔子究竟谁先谁后有过一段公案。梁启超、钱穆、冯友兰等文化大家确信无疑地表示老子是战国末期人。如果真如他们所确信的,那老子与孔子相见的故事就是一出穿越剧了。还好,后来的考古发现证明老子确实要比孔子年纪大一点。所以,再严谨的学者都会有看走眼的时候。但是,这些严谨的学者为什么那么肯定老子晚于孔子出现呢?那是因为古籍中对老子的记载都是模棱两可的,老子究竟是李耳、或者是稍晚一些的道家名宿老莱子还是孔子死后一百多年的太史儋,这一点就连司马迁都搞不清楚,更也许,这三个人都是老子,只是他在不同时期的化身,因为有人说老子活了100多岁,更有人说他活了200多岁。于是司马迁就只能把老子和战国时期最后一位名家韩非子放在了一起写(《史记·老子 韩非子列传》)。老子就像是一条见首不见尾的神龙,成仙了啊。

老子的著作现经考古发现有竹简本,帛本和今本三种,最早的竹简本由春秋楚人记载,与汉代出现的帛本和魏晋以后出现的今本《道德经》有很大区别,应该就是老子属于春秋的最好证明。我们现在就来讲讲孔子与老子的故事。本来,孔子在人口稠密的北方鲁国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张积极入世,老子在地广人稀的南方楚国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崇清静无为;孔子讲究敬天法祖,积极进取,老子讲究敬畏自然,消极避让;孔子讲在顺境中怎么做,老子讲在逆境中怎么活。一个在自己家里办私学,一个在国立图书馆做馆长,二人不在一起评职称,也不在一起搞课题,住得还相差千里之外,见一次得花好几个月,那时也没有互联网让他们相互切磋,好像没什么理由有交集。但是,除了司马迁的《史记》以外,《礼记》、《孔子家语》、《庄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古籍都记载了作为同一时期的二个最伟大的圣人,在2500年前,有一场火星撞地球般的思想碰撞。

老子比孔子年纪大,在周王室担任史官,掌管书库30多年,看的书多。孔子的学识以礼为基础,于是就千里迢迢去向老子学习周礼。但是老子多年来几经官场的浮沉,他看懂了周礼的实质其实是某些人谋取功名利禄的手段,也看透了在文质彬彬、温情脉脉的礼仪背后,隐藏着的阴险、狡诈和丑恶。看到年轻气盛雄心勃勃的孔子,老子旁敲侧击的提醒他说:聪明的人好议论别人的长短,懂得知识多的人也总爱揭别人的短,但真正聪明的人应该懂得言多必失的道理。他应该表现得愚笨一些。真正的有钱人总是看起来像个穷光蛋;而真正的君子也总是看起来像一个傻瓜。希望你能去掉身上的骄气,去掉过多的功名欲,克服爱自我表现的毛病。冰雪聪明的孔子如醍醐灌顶,回去后一边专心办学,一边刻苦专研周礼,十几年后他带着参透的“仁义”二字再次兴冲冲地去拜访老子,没想到老子已经与周礼决裂了,他悟出了更为高深的道法自然,以无为本,有无统一的宇宙观。当孔子引经据典,高谈阔论时,老子把脸一板:说人话!孔子只得直截了当的说他觉得可以用仁义的标准来衡量一切。老子继续追问到:什么叫仁义?孔子恭恭敬敬的回答说:仁义的大概就是心中有正义,爱任何事物和人,公平又无私。老子翻了翻白眼说:无论是历史经验还是现实生活,都证明了所有讲无私的目的恰恰都是为了自私。你应该去寻求天道。

孔子问:怎么去寻求天道啊?看着虚心求教的孔子,平素一向寡言少语的老子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一番关于道的对话云里雾里,说得孔子一愣一愣的,老子微笑着说:听不懂是吧?那就对了。道是不可以通过传授就能理解的东西,必须自己去领悟,回去好好想想吧。孔子回去以后三天都恍恍惚惚的,弟子们非常奇怪,来问师父,孔子回答说:老子所讲的道,就像是龙驾着云彩翱翔于宇宙阴阳之间。这些道理,我一辈子都摸不透啊!但是,我觉得他讲得非常有意思!你们只要记住一句话:道于心中求,自悟才可得。

孔子后来也应该参透了道的玄机,因为他说自己五十知天命,七十从心所欲不愈矩了。孔子也明白自己只能做个圣人,于是他就老老实实地回去继续传播他的儒学。而老子这条神龙,直到如今,我们依然只能看到他的形而无法充分理解他的神。

南怀瑾说:“细读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会发现一个秘密。每一个朝代,在其鼎盛的时候,在政事的治理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秘诀,简言之,就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讲的是一套,做的又另外是一套。”原来,当老子骑着青牛西去,而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列国的时候,他们二个早就以“仁义道德”四字为中国以后几千年的历史定下了基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