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在“世界人文联合总会2014年会”发表报告

 山茶的流芳地 2015-04-07


2014年6月5-8日,世界人文联合总会(The Consortium of Humanities Centers and Institutes, CHCI) 2014年会在香港中文大学召开,这是CHCI自1988年成立以来首次在亚洲举行年会。这次以“展演人文”为主题的CHCI年会由香港中文大学人文学科研究所主办,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深圳大学、中山大学、澳门大学协办。会议围绕新的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并将其转化为区域性或全球性的学术实践和人文景观。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在年会上作了题为“守护敦煌艺术宝藏,传承人类文化遗产——敦煌研究院七十年”的报告。


本次年会有多场学术报告,报告人分别来自五大洲的CHCI人文项目参与者。报告主题包括环境与信仰、世俗主义、政治归属等方面的相关项目。这些正在进行中的先锋项目展示了如何利用CHCI组织的力量来开拓激动人心的多组织合作,项目由梅隆基金会给予了慷慨赞助。会议的目的就是为未来以CHCI会员为导向的项目创建新的合作形式。



6月6日下午,CHCI年会举行了“数字档案、数字人文和展示”主题讨论会。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执行长朱云汉先生、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中研院史语所石守谦院士和台湾大学洪一平教授分别做了“全球化时代基金会的使命和视野”、“守护敦煌艺术宝藏,传承人类文化遗产——敦煌研究院七十年”、“i-Cave:莫高窟虚拟漫游的互动多媒体系统”的报告。其中,樊锦诗院长的报告分为三个时期简单介绍了敦煌研究院七十年来保护、研究和弘扬敦煌文物所做的主要工作,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敦煌研究院担负的职能随之不断扩大,科学保护和敦煌学研究的任务日显繁重,又增加了敦煌文物研究所时期所没有的敦煌石窟旅游开放,以及石窟管理的繁重任务。这个时期正值莫高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敦煌研究院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全方位探索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的科学保护、研究、传承和管理问题,并采取了与敦煌石窟职能相应的法律法规、科学技术、人文学科研究、合理利用、科学管理等综合措施。阐明了敦煌研究院是保护、研究、弘扬和管理的综合性科研和保管机构。樊锦诗院长同时表示今后的敦煌研究院将继续面向未来,继承发扬老一辈创造的“莫高精神”,持续加强人才培养以及国际和国内合作,充分学习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先进理念、先进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更有效地发挥敦煌研究院在人类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传承方面的积极作用。


石守谦院士和洪一平教授的报告展示了中研院史语所、台湾大学和敦煌研究院的合作项目“敦煌石窟艺术与数位科技整合研究计划”的成果。成果之一是对莫高窟第61窟马蹄形佛坛上缺失的文殊及眷属群像和壁画中残损的四身供养人像进行虚拟复原。这些复原结果以学术界既有的认识为基准,并参照了其他现存的同时代塑像和壁画,其成果为学者拓展第61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基础。成果之二是对第61窟的空间虚拟复原。借助增强现实技术,洪教授在会议现场通过平板电脑带领与会者一同“漫步”在莫高窟第61窟中,引起了与会者的一致惊叹。


世界人文联合总会(The Consortium of Humanities Centers and Institutes, CHCI)创立于1988年,为世界性人文中心与研究机构的国际性联盟,以推广全球人文学科研究为宗旨。世界人文联合总会(CHCI) 2014年会邀请了世界范围内的著名学者和电影制片人(包括知名导演蔡明亮)以及来自亚洲和其他地区的多个机构的领导人。多场研讨会为CHCI会员同行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而且,选择拥有中西方文化交融特质的香港作为年会举办地,也是年会的一大特色,与会代表们可以在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地点、音乐表演、诗歌朗诵中切身感受这个城市独特的人文情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