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S路易斯对天堂的渴望

 Phoenix2015 2015-04-07

微信号:铸剑为犁

『点击左上蓝字,即可免费订阅』


阿利斯特·E·麦格拉斯:路易斯察觉到人类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在指向我们存在的另一个维度,一个超越时空的维度。他提出人有一种深刻而强烈的渴望,是任何世间的存在和经历都无法满足的。路易斯把这种渴望的感觉叫做“喜乐”,它来自上帝并以上帝为目标。也就是说,它的源头在上帝,并旨在把我们引向天堂。


C.S路易斯对天堂的渴望

by 齐宏伟《目击道存:欧美文学与基督教文化》


自然使我们心中萌生“对天堂的渴望”,但它却从未满足过我们的渴望。这一主题也浸透在C.S路易斯的作品里。路易斯1898 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生于北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他的父亲是一位法律顾问,1905年事业有成之后携家人搬进位于贝尔法斯特一所大宅院(昵称为“小小草地”)。此后不久,路易斯的母亲去世,留下父亲一个人照顾路易斯和哥哥沃伦。两兄弟经常独自躲在这所旧房子空旷的阁楼里,沉浸在想象世界里。


路易斯曾于“一战”期间在英国陆军服役,之后北上去了牛津。1919年至1923年这段时间他就读于牛津大学,1922年获古典哲学一级优等学位,第二年获英文一级优等学位。1925 年春,他被录取为莫德林学院院士。本来他会一直在那里待到1954年的,但这时剑桥大学邀请他去讲授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他便离开去了剑桥。


20世纪20年代,路易斯有时间重新考虑他对基督教的态度。在自传《惊喜》(Surprised by Joy)中,路易斯详细讲到他是如何重新拾起了孩子时代所丢弃的信仰。路易斯在人类的理性和经验里发现了上帝的诸多痕迹。与这些线索进行了激烈的斗争之后,他最终决定,忠实于自己的智力判断,他不得不承认和信赖上帝。他感觉自己主观上并不十分情愿,但别无他法。《惊喜》中有一章题为《将军》,这一章的最后一段对我们的研究很有帮助:


你必须想象一下这幅情景,我独自在莫德林那间屋子里,一夜又一夜。尽管我极力想避开,但只要思绪从工作中逃选出来哪怕一秒钟,我就会感觉到他(上帝)的靠近,既坚定又毫不留情。害怕已久的终于还是降临在我身上了,1929年在三位一体学院的那个学期,我投降了,我承认了上帝是真的上帝,我跪下祈祷:那个晚上所见证的,也许是全英国最灰心丧气也最不情愿的归信。


归信之后,路易斯开始确立他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文学领域的权威地位。发表于1936 年的《爱的寓言》(The Allegory of Love)至今仍和他的《失乐园序》(Preface to Paradise Lost)一样被看为经典杰作。除了学术作品,C.S路易斯还从事一种风格迥异的写作。为了使其作品简明且有说服力,路易斯写了一系列旨在向同时代人展示基督教合理性的书。这些作品给他带来了很高的呼声,但在有些人看来也似乎毁了他的学术名声。


尤其是《地狱来鸿》,更使学术界同仁们认为是哗众取宠,论调庸俗,许多人因此疏远了他。1946 年,他在牛津的默顿(Merton)英国文学教授评选中落选了。


路易斯的第一本面向大众的书是《天路回归》,该书大体上是基于班扬的《天路历程》写就的。这本书的出版情况并不好,但却包含了人类渴望天堂这一主题的真知灼见。就像路易斯在该书第三版的“序言”中写到:


这是一次体验强烈渴望的过程……然而这种饥饿却好过任何饱满;这种贫穷胜过所有富足。假如这种渴望长久消失,那么这种渴望感就成了新的渴望的对象,而新的渴望便成了最初渴望的范伪……人的灵魂注定要从他从未完全拥有过的东西中得到快乐——不仅如此,以他此时此地的主观感受,他甚至无法想象有朝一日拥有了它时的情景。


商业上的失利并没有阻止路易斯,他继续着自己的大众型创作。1940年面世的《痛苦的奥秘》,读者反应很好。由于这本书思路清晰,睿智机敏,路易斯得到英国广播公司( BBC)的邀请参加了一系列电台的谈话节目。1942年,这些谈话结集出版了,题为《广播谈话》。这本书的大获成功使得路易斯把它与另两部作品《基督徒的行为》(1943)和《位格之上》(1944)合并起来,汇成《纯粹基督教》(又译为《返璞归真》)。他的另一本书《地狱来鸿》也在同年出版,这本书的智慧和洞察力奠定了C.S路易斯作为基督教信仰护教学领袖的地位。为此他付出的代价是疏远了许多他在牛津的学术同仁。


随着更多作品,包括《奇迹》 (Miracles,1947)和《四种爱》(the Four Loves,1960)的面世,路易斯的名气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他的七卷书《纳尼亚传奇》使他的思想开始被更广泛的读者群所了解,特别是新一代的读者们。他明确批判“基督教兑水”(他对自由派的称呼),这引起了读者的深切共鸣。神学家们对路易斯的成功很是恼火,并指责他把事情简单化了;对此,路易斯的反应是,如果神学家们已经做好了自己该做的,人们就不再需要像他这样的外行神学者了。1963年,路易斯因病离世,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人们对他的作品不断增长的兴趣。1980年四月份的《时代周刊》报道,路易斯毫无争议是“本世纪拥有读者最多的护教学家”


路易斯深刻意识到了人类想象力的力量以及这种力量对于我们理解现实的意义。也许他的作品最独特的一面正是对宗教想象力坚定有力的追求。路易斯察觉到人类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在指向我们存在的另一个维度,一个超越时空的维度。他提出人有一种深刻而强烈的渴望,是任何世间的存在和经历都无法满足的。路易斯把这种渴望的感觉叫做“喜乐”,它来自上帝并以上帝为目标。也就是说,它的源头在上帝,并旨在把我们引向天堂。路易斯在自传《惊喜》里非常清晰的阐述了这些观点;该自传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喜乐”这一主题(按照路易斯对该词的理解)的延伸性思考,


路易斯向他的读者解释了自己是如何在跌跌撞撞中发现了自然和人类经验其实就是指向永恒的路标。他说:“现在,我第一次明白,在我们身上也许有真正的奇妙之处,而可见的现实世界也许只不过是遮盖一个巨大领域的帘幕,这领域是我那简单的神学理论所不能参透的。”小时候在家里空旷的阁楼里玩耍时,路易斯就想到了位于经验之外并由经验所指示的一个领域。在这一较早时期,他发现瓦格纳(Wagner)笔下那幽冷而清晰的瓦尔哈拉殿堂刺激了他的思考。而这些思考转变为基督教观念却是很久以后的事了。


纯粹的“北方”将我吞没了:清晰而巨大的空间悬挂在大西洋上,在北欧夏天无际的曙光中,遥远而静谧……几乎与此同时,我意识到自己很久以前曾有过相同的经历……当我像经历心碎一样沉浸在过去时,那欢乐的记忆浮现了。我开始知道,现在所拥有的过去就已经拥有多年;并且知道我终于从流放中、从荒漠里回到了自己的家园;那难以跨越的与诸神之间的距离,与自己过去的欢乐之间的距离,汇聚到一起,流成了无法忍受的渴求和失落。渴求和失落之后所有的体验却突然消失了,于是现在我望着积满灰尘的教室,就像一个失去知觉的人苏醒了过来。渴求与失落不见了,不等我说出“就是它”的时候,它却又逃离了我。在这个时刻,我终于彻底醒悟:人生中最最重要的目标和渴望就是“再次拥有”。


显然,路易斯不愿去揣测天堂的具体样子。尽管在《梦幻巴士》一书中体现了对天堂的些许描述,但对这一主题更具启发性的阐释却是出现在于1938年至1945年期间出版的科幻三部曲——《来自寂静的星球》,《太白金星》 ,《狰狞暴力》(又译作《那可怕的势力》),尤其是《纳尼亚传奇》(1950-1956)中。在这里,我们发现对天堂的探讨主要使用了两种比喻。在《太白金星》中,路易斯让我们想象一个没有堕落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天堂”与“人间”没有根本的分别。这里没有失乐园,因此也就无所谓复乐园。天堂也因此被描述成一个纯洁无邪的世界:


更重要的也许是路易斯的第二个比喻。这个比喻源自柏拉图《理想国》中的一段对话,中间提到了一个关于洞穴的著名类比。在《纳尼亚传奇)第四卷《银椅子》中,路易斯形成了这样的想法:有一个地下王国,那里的居民从未见过有光的日子,也没体会过自然界的新鲜空气和明艳色彩。路易斯描述了两个孩子——吉尔和尤斯塔斯,如何从晦暗的地下世界重回美丽的大自然,以此作为人类从地上到天堂的范例。孩子们“深吸一口午夜里自由的空气”,他们便体会到自己境遇由此转变了。而对于路易斯而言,这种感觉已经是人力所及的对天堂最负责任的描述了——它代表一个改变了的世界,一个超越了现实的世界。在题为《如此沉重的荣耀》的布道中,路易斯这样说到:


现在,我们在世界的外面,站在错误的那扇门旁边……我们所见的一切荣耀辉煌,我们都不能与之融合。但是,《新约》的书页的沙沙作响,告诉我们不会总是这样。有一天,应着上帝的意愿,我们终会走进去:


路易斯树立的这种盼望非常能够吸引人和安慰人。


本文由阿利斯特·E·麦格拉斯所著,齐宏伟收编在《目击道存:欧美文学与基督教文化》里。


铸剑为犁

微信号:linjian0903

这里会定期更新书摘、书评、讲章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