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州的老当铺

 中思网祥哥 2015-04-08


广州的故事 

 

典当,初名质库,是以衣饰等实物作为抵押品,在物主赎回时收取利息的古老信用机构。在清代以前,广州已出现典当业。19世纪下半叶开始,广州典当业迅速发展,出现当、按、押、小押几种典当铺,成为旧广州历史上典当业全盛时期。这个行业有400多。那时市区面积尚未扩展,以400多间的押店来说,差不多每隔几条街便有一间当铺。百年风雨,尽管当年数百家的古当铺如今大部分都已灰飞烟灭,但穿行于闹市中,仍可寻得几处零星分布的古当铺旧址。它们仿佛是广州这座古城遗留下来的一块块时光“碎片”,虽已千疮百孔,破败不堪,但仍顽强地守护着那段过往的记忆,记载着一段广州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

荔湾区梯云东路与珠玑路是广州西关的两条古老街道,至今仍保存着不少富有岭南特色的古建筑,其中,位于两路交界处的“迪吉大押”便是典型的清末民初古当铺建筑。除了迪吉大押外,荔湾区还有两处较为完整的古当铺旧址:位于华贵路的“旧当铺”和位于光复中路的“梅麦氏当铺”。梅麦氏当铺建于清末民初,坐东朝西,深三进。头进建筑高三层,西式建筑风格,水刷石米外墙,楼顶砌女儿墙,首层前墙上有回纹饰,大门凹入,设有木趟栊和板门。二进为两坡硬山顶,青砖砌筑,前墙与头进建筑紧靠一起。三进是青砖砌筑的仓库,高三层,平面呈方形,里面也是木楼梯,四周墙壁开10厘米×30厘米的石框窗口。如今“旧当铺”已成为普通民居。

   中山四路大东门路段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一幢碉堡式的旧青砖楼,在马路中间孤单地矗立,旁边是道路和新式的楼房。这里是广州的“中山四路1号”。这栋建筑是清代典当楼,俗称为“大东门当铺”,位于明代东城门内,紧邻当年的城门楼。如今仅存当铺的仓库楼,四面都有开窗,窗口都是内大外小,花岗石窗套。屋顶建有女儿墙,使得整幢建筑外观上呈现出碉堡状。经历了百年风雨的洗礼,如今的“大东门当铺”已残破不堪,外墙的灰砖斑斑驳驳,浮满铁锈的排水管露在墙外。与“大东门当铺” 遥相呼应的是中山七路西门口附近也矗立着一座古当铺仓库的旧址。据称,这座位于中山七路22号,始建于民国初年,为三层碉楼式建筑,是当时广州市的第三大当铺,原名宝生大押。中山七路和中山四路两座当铺旧址分别位于明代东城门和西城门外,紧邻城门楼,这个地理位置正体现出广州城市发展的历史区域范围。

   广东的当铺在民国初年便已经没落,待到国民党统治后期,由于通货恶性膨胀,货币贬值,当押店也先后关闭停业。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曾经对自己的一段辛酸生活作了这样的回忆:“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 鲁迅所说的“质铺”,也就是当铺。

   旧中国的当铺,绝大多数是贫苦人家。他们借贷无门,走投无路,不得已跨进典当的黑漆大门,把仅有的衣物伸向高高的柜台。现代的人对它的认识大多来自影视剧小说,门前一个巨大的繁体“押”字,光线暗淡的大门,还有拉长声调的店伙计和令外人摸不着头脑的行话,给人以神秘莫测之感。清代的广州“当铺多过米铺”,1938年统计的广州米店数量为508家(《广州之米业》),两者相较,虽不能说“当铺多过米铺”,数量却十分接近。旧广州最能吸引眼球的就是那六座矗立市区各处,高出城区天际一大截的老式大当铺了。自西而东顺次排列为:西关大押(西关)、宝德大押(宝庆中约)、迪吉大押(梯云路)、昌兴大押(龙津西)、宝生大押(西门口)和东平大押(大东门)。当年是中华名城广州风光。

当铺赚钱有大押和小押之分,通常是押本九折、取赎十足还需加利,最终九出十三归,此谓明取,典当大件家私重物还要加收一定保管费。若有携来金器典押者,企柜(当班专职员工)此时取出黑色“试金石”,让金器在其上擦一两下,留下划痕与样本对照,透过放大镜仔细察看判断其成色,稍有怀疑,当即抹于硝酸划痕上,使杂质熔蚀,所剩便是纯金了,以此判定金器成色和确定押价。对于手镯、金锭、金条等大件金器,更慎之又慎,还摇动专门锥钻钻一细孔,直透内层,取出放大镜透视里面,以防其中裹夹铅、锡,防伪防骗,处处做足。经此钻孔和试金石上擦痕两道程序,物品主人的损耗虽然微不足道,但集腋成裘,店铺日积月累,其利可观。到了进上世纪三十年代后,广州与时俱进,已有新式银行现身市面,传统典当生意不断受到挤压,加之政局动荡,当铺经营举步维艰,最终由盛转衰,一批批潦倒“执笠”,典当业连同曾经辉煌一时的许多当铺遂成旧广州风貌一道远去的背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